心貝網
孩子在正常家庭與單親家庭中所得到的“戀”與“仇”是不一樣的,因此,孩子將來的性格特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正常家庭的孩子性格形成
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下,如果孩子能夠順利度過戀父戀母期,那么等孩子長大以后,從性格上來說,女兒可能非常像媽媽,兒子也可能非常像爸爸。正因為兒子是學著爸爸去“追”媽媽的,而女兒是學著媽媽去“追”爸爸的,最終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兒子娶的老婆性格會很像媽媽,女兒嫁的老公性格也會很像爸爸。
單親家庭孩子性格的形成
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相對于完整的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都必然會喪失充分體驗戀父戀母期這個重要人生階段的機會。在單親家庭背景下,幼兒的戀父戀母期就不可能順利地完成,而且將來的性格特征形成會有多種情況出現。
孩子在3至5歲時,無論父母是因為過世還是離異造成的單親家庭,至少都缺少了戀父戀母情結中很重要的幾個環節。缺少同性家長的孩子,依然有“戀”,但是缺少了“仇”。而缺少異性家長的孩子,沒有了“戀”,而那個“仇”字自然也無從談起。
無論是缺少同性家長還是異性家長,因為孩子已經失去了一個家長,所以會對另一個家長更加依戀。他們也會本能地向他(她)學習,然而他們的學習卻缺少了“戀”的對像或“爭”的對像,這種學習很可能是不完整的,很可能會對孩子今后的談婚論嫁以及婚后生活產生影響。
單親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后性格特征以及婚嫁情況會比較復雜,但是,有一點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就是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更注重家庭的完整性。很多時候,他們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原則來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其實,這樣做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可能會使得本就有性格缺陷的他們心理壓力更大。
家庭結構完整的戀父戀母期問題
在結構上保持完整的家庭,孩子在進入戀父戀母期的時候至少有機會去完成“戀”、“仇”、“學”這三個步驟。但是,如果這個家庭的完整性僅僅是結構上的完整,也會衍生出很多問題。比如父親整天不著家,或者父母之間整天大吵大鬧,這種情況實際上比純粹的單親家庭更糟糕。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去“戀”或如何去“學”,孩子很可能更反感某一位家長甚至是兩位家長,進而逃避他們。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也容易出現早戀,他們希望用早戀來彌補在家庭中缺失的那個環節。而這種表面上結構完整而實際上支離破碎的家庭在中國相當多。更多的中國人在潛意識里仍然以離婚追求幸福為恥,以毀了彼此的幸福和孩子的未來而保持家庭的完整性為榮。
強母弱父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在強母弱父的家庭,孩子看到的是彪悍的媽媽什么事都要做主,而父親如果可以無休止地妥協,這個家庭的生活就會保持相對安定。這個家庭如果生的是女兒,就會學習媽媽的性格,在她今后長大,會更傾向于找一個像爸爸那樣溫和的男人。當然,由于現代的女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比古時候多了,因此,女孩子在將來大了以后,雖然性格可能會稍稍強勢,但不一定就是蠻橫無理。
如果這個家庭生的是男孩子,由于向父親學習了忍讓,很可能培養出來的就是集禮讓、恭敬、謙合于一體的“陰柔派花樣美男”形象了。但是男孩子的這種性格在必要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吃虧,遇到需要拋頭露面時卻顯得唯唯諾諾,不敢擔當。
強父弱母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強父弱母家庭培養出來的男孩子由于學習了父親的性格,相對比較強悍,將來成家后可能會有家暴傾向。而這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女孩子相對來說更能忍讓一些,但是這種女孩子的性格有可能會助長家暴的發生。不過,女孩子性格懦弱有利于將來婆媳關系的相處,所以,婆媳關系矛盾比較小。
心貝網結語
對于家庭來說,完整幸福的家庭對孩子的性格影響肯定更好,而父母性格的強弱指數也不要太過分明。在戀父戀母期,強勢的一方更多的時候能讓讓弱勢的一方,同時也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的性格形成更加健康。單親家庭的家長也應該盡可能在這個關鍵時期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及時修補孩子性格的缺陷,讓孩子的性格發展更趨于平衡。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戀父戀母方面的親子育兒知識,請您關注心貝親子網《戀父戀母期》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親子育兒方面的知識,也請您繼續關注心貝親子網的其它相關文章。
http://toutiao.com/a623989076443371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