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爸爸媽媽一直當成自己的寶,希望給孩子提供理想的生活環境和教育平臺,等孩子長大了卻發現孩子愈來愈讓自己難以接受和認識,特別是在平時的咨詢中,很多父母在哭訴,一直聽話順從的孩子,在升入初中后總是與家長對著做,當父母與孩子難以溝通相處時,當初對孩子寵愛有加,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發現身邊的孩子變得陌生,不可理喻。
在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后都會或多或少發現一個問題家庭存在,或者說是問題爸爸媽媽在給以問題孩子支撐,就像咨詢中很多父母在訴說,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兩人早就離婚了,當初兩人是勉強走到一起的,在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就有了孩子,認為把心思放在孩子這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好起來,沒有想到會出現今天的結局,孩子不聽話,對方不能理解,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冤大頭,自己付出青春和心血最終什么沒有換回來,讓自己內心深處極端心痛和憤怒,但心底深處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孩子能夠懂得和理解自己的苦衷。
婚姻家庭中,當兩人的感情都難以支撐,或者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忙生意離不開然后就把孩子丟在一邊,作為孩子的內心有誰會體諒和懂得呢?就像很多孩子在咨詢中直接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既然你們不愛我,不喜歡我為什么到處要生下我”;“我為什么要成為你們的機器,成為你們在外人面前賺取面子的工具,既然你們愿意你們做好了,我不喜歡偏不去做”;“沒有誰會理解自己的心情,爸爸媽媽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管制,想讓孩子成為他們的附屬,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想做回自己”--------很多父母會在心理咨詢工作室中愕然,怎么不能相信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自己忙里忙外還不是想讓孩子有一個舒適幸福的家,想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環境,只要孩子開口有什么需要,都會盡可能滿足,自己在盡可能送孩子去最好的私立學校,找最好的家教,希望孩子日后能夠成人成才,為什么自己的努力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自己坐車了什么,過去自己的父母什么也沒有給,自己不愿意孩子再重復自己的苦,希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為了孩子自己等于把自己這一生都作為賭注,只要孩子開心,自己怎么樣都愿意,但現在呢-----
咨詢中也會聽到很多父母間的糾結和隔閡,反復在說兩人勉強在一起就是為了孩子,但他們不會想到如此的生活方式會給孩子內心帶來什么,回頭看看自己身邊很多單親孩子一樣生活的很陽光很開心,但看似很完整的家的孩子呢又有多少壓抑和委屈,經常吵架和指責的家庭究竟給孩子帶來什么,也許是很多父母不能預料的,問題是在打著愛的謊言說為了孩子在維系這個家,在這種糾結情感的背后最終受傷的又是誰呢?
咨詢中很多問題家庭的孩子會對父母排斥甚至動手,因為孩子的動手讓爸爸媽媽寒心絕望,用爸爸媽媽的話說,沒有想到自己付出這么多最終換回孩子的打罵和呵斥,俗話說“老子打小的應該,棍棒之下出孝子,哪里有動手打父母的”,當孩子抬手打父母時,自己內心深處僅留的希望也被孩子給打沒了,就像咨詢中當事人在說,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思,還有什么希望,還不如死了好----
當孩子抬手對父母相向時,在家庭中出現這樣那樣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問題時,不要只是看到孩子做了什么,也不要只是用自己的感覺和眼光審視孩子,是否能夠給自己時間沉下心回頭想想,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讓自己曾經深愛的孩子對父母動手的,過去聽話可人的孩子為什么會變得如此不近人情,自己的孩子哪里去了?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時,要的不是獨自一個人折磨,需要盡快走出自己的怪圈,向自己的親戚朋友求助,當然為了維護自己的隱私還有給孩子留存最后的一點自尊,還是建議能夠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工作室幫助,相信在自己如此糾結困惑的關系中一定有自己深層的原因,需要當事人自己去重新梳理和認識,而不是一個人想當然認為和用自己的所謂感覺去面對。
孩子是無辜的,學會放手才能真正讓孩子成長,給孩子空間和自由,作為父母只要適時給以引導和陪伴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回歸自己的家庭,當孩子對自己瞪眼憤怒時,要的不是懷疑和愧疚,重要的是能夠在自身覺醒和自省,愛孩子也是需要睿智的,一味在說為了孩子,在深愛自己的孩子時,回頭想想,自己的這份愛究竟是自己需要的還是孩子需要的呢?
http://blog.china.com.cn/lyxl/art/754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