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培養
池州市實驗幼兒園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幼兒教師所面臨工作的復雜性、特殊性很容易使她們身心疲憊,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感。為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讓她們感到工作的幸福與快樂,我園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與措施培養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指導教師養成“換個角度看問題
[關鍵詞]幼兒教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會唱、會跳、會彈、會畫、會寫、會說;還要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會創設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并賦予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功能;會設計優質的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水平要高,能力要強;會與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針對不同的孩子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有病了要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孩子身上弄臟了要及時更換和清洗;還要時時刻刻防止孩子磕著、碰著及其他意外事故發生。真的是要求幼兒教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日常工作中,除保質保量的完成日常保教工作任務外,還有永遠也寫不盡的種類繁多的案頭工作;永遠也參加不完的演出任務;永遠也開展不盡的各類活動展示;還要經常性的向全園教師公開教學、向家長開放保教活動;辛苦忙碌自不必說,在工作中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素質較低的家長的無理要求、無端指責。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要求之高,施加的工作任務之繁重,工作壓力之大,很容易使幼兒教師對職業產生倦怠感。作為每天要面對幾十位家長和幼小孩子的幼兒教師,一旦失去對工作的熱情,肯定會情緒糟糕,悶悶不樂,帶著不良的情緒去工作不僅難以出色完成保教工作任務,甚至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公辦園的教師因編制的限制,即使教師工作不順心,但離開單位另謀職業的情況不多,因此而造成教師隊伍的流動可能還較少。但像我們這樣的社會力量辦園和民辦園僅靠一紙合同來維系教師的去留,一旦教師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樂,一紙合同如同廢紙一張,是留不住人的。教師隊伍的不穩定,不僅會讓家長不滿,更不利于幼兒園的發展。所以,如何消除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培養她們的職業幸福感,讓她們愛業愛幼,是每個幼兒園管理者應該研究的課題之一。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是其職業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關注這一課題,不僅有助于提升幼兒教師工作生活質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指導年輕教師養成“換個角度看問題
一、換個角度看問題,工作任務不再是負擔
對現代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高要求,迫使幼兒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及時充電。為營造書香校園,提高教師素質,每學期我們都會開展“以書籍為伴,與智者同行”的讀書交流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月讀一本好書,交流一次讀書心得。剛開始開展這項活動時有許多教師不解和不滿,認為自己只要照管好班級孩子就行,沒必要學習那么多的知識。還認為自己的時間都不夠忙工作和家務,哪有時間來看那么多的書。為此,我們召開了多次的動員大會,闡明幼兒教師多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抓住幼兒教師愛美的心理,常用一句名言來激勵她們“女人三十歲以前的美麗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以后的美麗是書本給的。”同時啟發她們清楚的認識到多閱讀書籍,不僅僅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腦子更靈活,從書中學到的許多方法能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更高,真是“磨刀不耽誤砍柴工”。另外自己的綜合素質高不僅便于工作,影響一班孩子,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大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在一個家庭中,母親的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優秀的孩子多數有一位優秀的母親給予了他們良好的教育。古代的“孟母三遷”造就了儒家學派的亞圣孟子,“岳母刺字”使得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流芳千古。正如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所言,“贏得的一切都歸功于親愛的母親。”通過激發她們做一位出色的母親的愿望而激勵她們不斷的讀書、學習、充電。及時引導教師避免消極的情緒蒙蔽自己的雙眼,換個角度去看待這項活動和工作任務,深刻領會了活動的積極意義。現在,在我們園讀書交流已蔚然成風,大家都把讀書看成是一項快樂、幸福和享受,不再認為是繁重的工作任務和負擔。
幼兒教師多才多藝,能唱會跳,有時難免會接受上級單位或本園安排的一些大型演出任務。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參加一次演出,排練一個舞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況且幼兒教師在正常上班時間內是無法進行排練的,只有利用晚上或周末休息時間來排練,忙完工作再排練是異常辛苦的,沒有良好的心態就難以堅持。這時,我們會引導教師這樣想:一是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才可以參加演出,能借此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是多么的榮耀和自豪。二是許多人為了追求身材的美要花大量的金錢去學習形體訓練,我們每參加一次演出,學習一個舞蹈就是接受一次免費的培訓,既鍛煉了形體又練就了良好的氣質,何樂而不為。三是趁現在年輕,精力旺盛,外形俊美時多一些登臺的機會,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待年老之時回憶起來一定會非常甜蜜。心態決定心情,心情決定情緒,有了良好的情緒,再苦再累,也不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狀態。現在每有演出任務,我們園的教師都爭先恐后,自告奮勇的要參加。多次排練的大型舞蹈非常出色,贏得各級領導的叫好聲一片。而且從沒有因忙于演出而影響正常的保教工作。一片落葉,你也許會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悲慘命運,但是只要換個角度想,你便會發現它“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節操;一根蠟燭,不久便會“蠟炬成灰”但它卻為人們照亮了前面的路;一支粉筆,只需三筆兩畫,生命便會結束,但它卻在孩子們心中撒下了知識的種子。
二、
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幼小的孩子,這些孩子天真活潑,調皮淘氣是他們的天性,有時難免會因此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令教師頭痛;有的因嬌生慣養而不會吃飯或大小便拉在身上,讓教師著急。每當這些時候,有的教師可能會忍不住去批評、責怪甚至懲罰孩子。在我們園當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的老師會這樣想: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出現這些狀況,我愿意他的老師去責罰他嗎?如果我是孩子,在我幼小的時候肯定也會有這些情況發生,我愿意我的老師責罰我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這樣的換位思考,讓幼兒教師更理解了孩子的一些出格的和令人不滿意的行為,從而尊重孩子,和風細雨的去教育孩子和處理問題,避免了許多對孩子的大聲指責和懲罰。當然不會因孩子的調皮搗蛋而頭痛和氣憤,只會把它當成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的、可愛的小錯誤。許多幼兒教師都是因為孩子太調皮、難管教,而認為幼教工作太難做,也因此對孩子看不順眼,心存不滿,對職業產生倦怠的。如果都能與孩子換位思考,充分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我相信大家就一定會因自己生活在這群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孩子之中而快樂、幸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于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么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么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
幼兒園的孩子每天需要家長接送,這就使幼兒教師每天必須與各種各樣的家長打交道,正常情況下,大家都能相處友好,客客氣氣。但有時活潑好動的孩子難免會磕磕碰碰,頭上撞個包或臉上擦破一點皮,家長來接的時候,老師都會主動說明原因并致歉,遇到講理的家長還好,會理解教師管教這么多的孩子不容易,磕磕碰碰是難免的。若是遇到對孩子特別溺愛的家長有時會對老師橫加指責,甚至出言不遜,老師可能會感到非常委屈。我們告誡老師這時一定要情緒冷靜,不能與正在氣頭上的家長去爭執。應與家長換位思考,若自己是這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傷害,也會心疼不已的,甚至情緒失控,說一些氣話。站在家長的立場上看問題,就會理解家長,也就沒有委屈了,還會因此而吸取經驗教訓,今后更加細心的照料孩子。把家長的指責當成是對自己的一次警示和提醒,更有利于自己工作的進步。因為換位思考,避免了與家長的爭執,仍一如既往地熱情接待家長和孩子,一如既往地細心呵護關愛孩子,有時反到促使這些情緒容易激動的家長主動向老師道歉,對老師的這種以德報怨,不計較家長的不理智言行倍加欣賞,因而對老師也更加尊敬。
“換個角度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