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為分數服務(完和好的關系)
有的同學做題的首要目標是做完,然后才是做好。當做完和做好發生矛盾時往往選擇做完,而輕視了做好,這是很不明智的。
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和一般的水平性考試大有不同。從題目的數量和難度上高考都有嚴格的要求,可能要讓一部分同學做不完或做不出,能做完并做對做好的考生就是所要選拔的對象。
在時間上,對于我們會做并且有十分把握做對的題目,我們不妨多用些時間,以保證其完好無損,做到得高分甚至是得滿分。我們平時所說的考試中的遺憾,其實就是對會做題出現的失誤。
時間的分配
對于每一道題目的時間分配,要注意合理、科學。對于一般性的題目一般不會超過3--5分鐘,如果3--5分鐘沒有思路,就要想到放棄或暫時放棄。不能因為一道自己的難題而耽誤了后面相對容易題目的得分機會。
速度和效益誰能更好地服務分數
有的考生,為了能做完題目,不顧自己的學業水平,盲目地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而忽視了做題的質量,題目都做了,而成績可能不如別人沒有做完的分數高。高考(任何一種考試)考察的是考生的質量,而不單純是速度。
當然如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適當的提高速度是可以的,也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但就我們當前的學習水平,還大不到這種要求,所以我們應該適當的放慢速度而追求好質量。
寄希望于檢查的利與弊
如果時間允許,做完試卷后檢查是無可厚非的,但有些考生為了給檢查留有充足的時間,而犧牲了做題時間,結果是舍本逐末。
檢查是為了彌補做題時的疏忽,為了檢查而節省做題的時間恰恰是增加了疏忽的可能性,是得不償失之舉。
另外,高考需要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和頭腦清醒。大腦在經歷了一個多小時的工作后,往往比較疲憊,反應有些遲鈍,可能還會出現故障,我們用混沌的大腦去檢查清醒時得出的結果,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我們不能寄希望于檢查,而是在做題時就要集中精力,把題做好、做對。
由此,也建議考生特別注意第一印象,在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不要改動已經得出的結論。如果對任何選項都不能準確把握,選任何項正確和錯誤的幾率都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我們發現了十分明顯的錯誤還是要改正的。
我們更應該清楚,我們之所以改正不把握的選項,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不知道正確和錯誤的標準,即基礎知識有問題。
規范(字跡 格式)對分數有什么影響
字跡我們答題的目的是為了讓閱卷人看到我們的答題點,認識并肯定我們的觀點。而有些考生,為了追求“量”的“完”和“多”,而忽視了“質”的“好”,尤其是文科的政史地的問答題目,揚揚沙沙寫了很多,對和錯姑且不論,字別人一個也不認識,即便是標準答案,也是枉然,因為閱卷人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就好比一個啞巴和一個不懂啞語的人交流一樣,別人不會肯定你的觀點,反映到試卷上就不會有高分。我們工整的字跡可能不會給我們帶來額外的分數,起碼不會讓我們多失分,尤其是不應該失去的分數。所以,工整的字跡是我們卷面的保證,是我們取悅于閱卷人的法寶。
格式答題要點明確,序號化、段落化,能讓閱卷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我們的答題點,讓我們能得到我們應該得到的成績,不至于少得分或不得分。
請比較以下試卷在視覺上給我們的不同
心理暗示(平淡 自信和氣餒)對成績的影響
有些同學在考試時,尤其是自己的弱勢學科,總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考試。我們應該認識到,弱勢每個人都有,弱勢并不意味著自己的一無所知,只是知之較少而已,所以我們對待弱勢學科的態度應該是只要做好自己會的,爭取自己不太會的。對自己一無所知的,能得就是收獲,不能得也沒遺憾。
因此,對待考試我們的心情是適當緊張,以利用調動大腦的興奮點。不能氣餒,因為即便是氣餒對考試也是于事無補,倒不如積極地去對待。
對待難題,我們應該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做一點,哪怕做是一步,寫一句話,就可能得一點。即便是自己一點不會,別人也未必會,高考試題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會,否則就失去了競爭的意義。能考上大學的人并不是所有學科都優秀的人,而是每門學科都沒遺憾的人。
精神勝利法在考試中對于穩定情緒有一定的作用。
做題順序調整的技巧
高考作為國家重要的一次選拔性考試,體現的的是國家意志,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所以,高考試題一定要適應不同層次高等院校的選拔需要,試題的難易程度會有所不同,既要有基礎性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素質,也有中等難度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更要有一部分高難度的題目(壓軸題),以適應選拔高級人才的需要。
壓軸題,對我們來說有點困難。隨著考試改革的發展,壓軸題的位置也在發生變化,由原來的以答題的形式出現,到可能以任何形式出現(選擇、填空,大題),這樣既能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又能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可謂一箭雙雕。
所以,我們做題不能機械地依次進行,應該有所取舍,并且要敢于舍棄自己不會的,以便保證自己所能做對的。
草紙的使用技巧
有些考生對待草紙的確很草率,使用草紙既沒計劃,也不規范。
草紙,顧名思義,就是起草或打草,準備運算。但草紙的作用絕不僅僅是這些,如果我們能規范地使用草紙,會使草紙的作用更大效能地為我們考試服務。
第一,對待草紙不能草率,要充分利用反復利用。
草紙應該進行分區,分為四區(列),依次使用。在演算時,我們就像做作業一樣,注明題號,詳細規范作答,以備檢查使用。
第二,對于數理化的大題,我們在草紙上演算后,不能直接抄謄到試卷上。應該把草紙放到一邊,根據草紙的答題思路進行整理。
因為,我們不能完全保證,我們草紙上的演算完全正確,經過兩次計算我們可以對照結果和過程的差異,以發現我們可能出現的問題。
有些同學可能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但我認為這種浪費是值得的,因為只要是我們在草紙上能做出來的題目,應該是我們有把握的題目,在這樣的題目上失分是十分遺憾的,也是十分愚蠢的。這樣我們就能保證會做的題目一分不失,要比在不會做的題目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不得分更合算。
考前對知識的復習
1、不要面面俱到:學會嘗試回憶、重點回憶和結構回憶
2、不要加班加點:防止精神壓力過大,精力不足
3、不要過分注重新知識學習,重視舊知識的歸攏和梳理
其他細節
1、涂卡:
(1)考號要準確:考號表明了試卷的主人,否則就是勞而無功
(2)科目代號試卷類型不可或缺:讀卡機不識別,則是零分
(3)涂卡時間:做完選擇題馬上涂卡,解決后顧之憂或防止忘涂或因時間不再忙中出錯或根本就沒時間涂(高考是不會延長考試時間的)
(4)涂卡力度:適度且飽滿,防止一條線和涂半個
2、鉛筆:削成三菱形,使用任何一面都和答題卡的選項框一致
3、答題筆:下水流利且清晰,不要選擇顏色太淺的筆
4、用好考前10分鐘
從下方答題卡、試卷到開考有十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除了填涂姓名和準考證號等以外,是不允許動筆答題的。所以我們應養成瀏覽試卷的習慣,目的是了解試卷容量,大致了解試卷的難易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數。也可以把重要的知識寫在草紙上,以免因緊張遺忘。
5、高考修改不允許用修正液和膠帶
考生平時應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不要用修正液和膠帶修改我們的答案,如果出現問題應用雙十線劃掉,不要涂鴉式劃掉,否則會影響試卷卷面整潔。為避免或盡量少出錯,尤其是文科知識,標準答題紙的區域是有限的,最好能在打草后書寫,以做到語言的準確、精煉、無誤。
結束語
在知識容量一定的情況下,在競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非知識性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對于高考來說,知識水平的差異是有限的,因為每一位同學都在努力。形成差距的原因就是誰能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運用得更充分、更靈活、更恰當;誰能在考試中更好地調動自己的考試興奮點;誰能在考試中把自己的情緒穩定得更好;誰能在考試中不留任何遺憾。
http://www.jxteacher.com/xucg/column30646/6e457042-61e0-425f-9c09-befdf5f79c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