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你說,孩子的問題全部都是家長的問題;也有人說,父母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聽過之后你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過后又會后悔。正是“聽過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了自己這關”。親子關系中,父母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問題常常是最難的。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再好的育兒理念也無法順利實施,再好的教養方式和技巧,也會被自己的“無名火”打翻。家長的情緒免疫力的高低就決定著親子關系的質量如何。
1 家長的情緒保健
父母們平時過多地關注在如何養育孩子,如何教導孩子,是以孩子為中心的,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緒保健。盡管都已經是成年人,心理就一直在成長當中。尤其是每位家長的情緒免疫力的成長情況是不同的,在養育孩子的壓力下,家長們就會遇到非常多的糾結痛苦不知所措的時候。較高的情緒免疫力就可以幫助家長們度過這些糾結痛苦的時期,將自己的情緒調控在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狀態,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較高情緒免疫力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2 把控自己的情緒狀態
很多時候家長們很容易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但是對于自己的情緒狀態是很難有把控的。比如,當今社會上非常流行的一個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現象就是“脆弱兒綜合征”,孩子表現出非常容易生病,就會被貼上“體弱多病”的標簽??墒恰绑w弱多病”的并非是孩子,而是家長的焦慮擔憂。父母對孩子的焦慮情緒還會通過言語傳遞給孩子,比如經常訓斥孩子“你就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學習不好,你這輩子就完了”等等。這些傷害孩子自信心的言語往往使孩子對自己能力產生很多焦慮,卻埋藏得很深,當遇到壓力得時候會采取各種方式去逃避。
3 自察與自省
情緒免疫力相對低的家長,自己的情緒經常處于消沉或者波動當中,看問題消極,容易抱怨或者焦慮,生活內容相對單調,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要么是沉默的,要么是強勢爭吵,常常用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對待孩子。這樣孩子的情緒免疫力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損害的。家長要提高自己的情緒免疫力,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對情緒的自察與自省的能力。
4 與原生家庭的情緒互動
當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已經攜帶了從父母那里遺傳來的各種氣質類型,這些氣質就是形成情緒免疫力的最基礎的部分。而情緒免疫力其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自的不同家庭環境中,在與父母或者重要撫養人的大量的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情緒調節模式,從而也就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免疫力。所以,家長自身的情緒免疫力如何,除了天生的氣質類型之外,更多地也是來自于各自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家長們從小在自己的父母家里所逐漸形成的。自我情緒覺察的一部分就是能夠體驗出與原生家庭情緒互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