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8所優質中學開分校被叫停。
最嚴重的問題其實就是會擾亂整個地方的教育生態。
名校開分校,質量到底有多高?
點擊音頻,聽新聞名校
近年來,優質中小學開辦分校作為一種全新的辦學模式受到熱捧。憑借著名校的金字招牌,也許一定程度上能夠擴大招生規模,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可是,在實踐當中,這種名校辦分校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顯。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批復同意終止武漢市8所優質高中分校高中辦學資格。名校辦分校的模式被叫停,再度引發關注。名校熱衷辦分校真的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了嗎?還是反而加劇了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武漢三中。 武漢三中官網 資料圖
10月26日,武漢市教育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同意終止武漢市第十六中學翔宇分校等8所優質高中分校高中辦學資格的批復。
武漢市教育局官網的批復
批復中明確,同意終止武漢市第十六中學翔宇分校、武漢市第一中學分校、武漢市第三中學四新分校等6所學校的辦學資格。同意終止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六中上智中學等兩所學校的高中辦學資格。兩校變更為民辦初級中學,由江岸區教育局作為其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其行政審批和日常管理工作。
武漢市第十六中學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此前為了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高中教育資源,部分優質高中曾開設分校,擴大學校整體招生規模。分校錄取分數線一般會低于本校指令線,學費高于本校學生。大部分分校開設在本校內,與本校共享教學環境和師資。據了解,武漢“改制高中”在2002年開始設立,此前,武漢已經對7所辦學體制不規范的公辦參與民辦的民辦普通高中進行了清理。此次叫停8所優質高中分校辦學資格,是進一步清理規范普通高中改制學校的結果。
名校辦分校
近年來,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各地不少名校都熱衷于開辦分校。但這些名校分校是不是能夠真正意義上解決教育資源均衡的問題也隨之引發關注。
在江蘇南京,某名校直屬分校校長表示,分校與母校之間資源可以共享:
校長:影響學生的更多的還是課程的設置,我們兩個學校之間的資源是共享的,都有相當一批老師是從本部過來的。
據了解,除了名校直屬分校,還存在著托管辦學和合作辦學等性質的分校,正是由于一些缺乏規范的分校設立,隨之而來對于教學質量以及辦學模式的質疑聲也不斷出現。
今年4月,江蘇南京發布了《加強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舉辦分校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分校要納入母體學校統一管理,未達標準的新建中小學幼兒園不得辦分校,同時對中小學幼兒園的分校還將進行督導評估,促進分校規范辦學,對分校辦學質量不能達到標準要求的,要建立退出機制。南京市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
負責人:政策的出臺,使教育的這種公共服務屬性更加鮮明,避免原先的學校有一些東西還沒到位,為了他的一些目的,夸大了對教育、對名校等東西的宣傳。
南京市政府官網的通知
早在2011年11月,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就曾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
實踐表明,這項改革有效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探索了多元發展模式,增強了學校辦學活力,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不過,在辦學體制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有些地方未能切實履行政府舉辦普通高中教育的責任;有的學校高收費、亂收費,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有的學校存在“一校兩制”和“校中校”等不規范的辦學行為。而且,名校的擴張也會對其他學校造成沖擊,產生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面。
對于目前的創辦分校熱潮,究竟該如何讓這些分校真正起到促進教育均衡的作用?
在《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清理規范的對象包括按民辦學校機制運行的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公辦普通高中參與舉辦的不符合《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辦學要求的民辦普通高中學校。
針對此次武漢叫停8所分校辦學資格,有業內人士表示,開分校對其他學校造成了沖擊,反而加劇了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影響了教育公平,叫停優質高中開分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大量的辦學體制不規范的分校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教育管理秩序。
“熊丙奇:按理講,作為一個獨立舉辦的民辦學校,他應該堅持獨立校園獨立師資,法人獨立,財務獨立、證書獨立等等。但是這些公辦學校所舉辦的名校呢,它實際上就是依靠公辦學校的資源。依托于公辦學校,完全不獨立的,辦學來招攬生源,也就是講他既躲過了國家對公辦學校的規范,也影響到《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實施,因此這類公辦名校所舉辦的民辦學校,實際上影響了整體教育管理上的秩序,也影響到了整體高中的辦學秩序。在熊丙奇看來,公辦名校辦民辦分校的做法雖然在各地都較為普遍,在一定的時間內,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起到了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管理弱化、名師虛化、特色淡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熊丙奇:最嚴重的問題其實就是會擾亂整個地方的教育生態,現在有的公辦學校,借著辦民辦學校的名義跨區域去招生,這樣一來,國家規范高中辦學的管理規定完全變成了一紙空文!對于民辦學校而言,公辦學校去辦的民辦分校,實際上也帶來了對真正的民辦學校的沖擊。熊丙奇認為,要讓名校辦分校真正起到促進教育均衡的作用,對于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的教育還應區別對待。
“熊丙奇:第一就是必須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來舉辦民辦學校,一定要理清楚,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也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基礎教育階段,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強調教育均衡,按照國家的義務教育法,它實際上是禁止在義務教育階段舉辦重點校和重點班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提高薄弱學校的辦學標準,改善辦學條件。否則強調名校的建設,強調利用名校的資源去輻射,或者說是名校去幫扶薄弱學校,最終可能凸顯的是名校,而不是整體的義務教育均衡。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