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是伴隨孩子在校生活的一大部分,每個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家人老師都是比較關心他們的成績。以孩子的成績作為評判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孩子的成績好了,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學識,還能讓父母覺得有面子;當孩子的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往往不和別人提自己家孩子的學習。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想讓孩子成績好,家長也必須配合學校來檢查和輔導孩子的作業。而家長要怎么樣去檢查孩子的作業也是非常關鍵的!
現在學校老師給孩子布置作業的時候,讓孩子寫完作業的時候,讓父母在作業本上簽名。這到底為什么呢?老師主要希望父母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檢查孩子是不是有認真在做作業或者學習!但是有些父母就敷衍了事,隨便簽個名上去就相當于給孩子檢查作業了,這是為人父母的自己不負責任,更是對正走在成長路上的孩子不負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要有一個正確的輔導態度。不能只是單純的檢查孩子的作業,而是有根據的進行檢查并進行輔導。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思維和習慣,家長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要根據孩子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的時候進行檢查。
當小孩還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對于孩子的作業不要有太大的要求,當孩子做錯的時候要有耐心,千萬不能罵小孩或者感到不耐煩,細心的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當孩子做對的時候要表揚他,稱贊他,讓他對學習更加有興趣。等到孩子更大一點的時候,就要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重點是培養他做題的思維和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會更高。
在孩子們做作業之前,先問他們有多少作業,然后讓他們自己做,而不是盯著他們的作業。教育專員聽到一些家長說,有些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他們發現他們的孩子做了家庭作業,他們會說:“我記不得我說了多少遍了。我很生氣,“我們能想象,當一個孩子處在如此緊張和焦慮的氣氛中時,他對學習和精力的興趣之門還能打開嗎?這時候,不管父母怎么說教,他連聽都聽不進去,也不想學!所以這樣的教育模式是不可取的。
無論孩子的成績怎么樣,父母都不要否定孩子的優秀。人各有異,也許孩子在成績這一方不是很突出,會讓家長感到著急;但如果家長換個角度想,肯定能發現孩子優秀的那一方面的!雖然成績很重要,但絕對不是衡量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標準,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想到這一點,切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