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去上班乘電梯時,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場面。因為早高峰的人太多了,我被推上了電梯,然后一對母子和一個小女孩走了上來。我一上來,孩子就開始抱怨:“媽媽和孩子太多了。他們討厭它。他媽媽回答說:“我們也要出去工作,所以才會有更多的才能,而我媽媽也忍不住要去看《媽媽》太擁擠了。”。他們不乘電梯。真煩人!”終于到了一樓,我走到后面,聽到媽媽小聲說:“真煩人!每天早上都有這么多人乘電梯。”
孩子的習慣和父母平時的行為息息相關,其實孩子的行為完全是父母身上的映射。想讓孩子做一個懂文明講禮貌的人,就需要家長先樹立一個榜樣。如果家長沒有做好榜樣,那么孩子也沒辦法有禮貌。
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源在家長
小明特別不喜歡和爸爸獨自相處,因為每次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他只能吃外賣或者吃泡面。爸爸從來都不會給他做飯吃,如果家里沒有飯,爸爸只會從外賣給他點。這天小明想吃自家做的紅燒肉,于是對爸爸說:“爸爸我想吃紅燒肉,你給我做吧。”
爸爸看了看小明,遞給了他紅燒肉的做法,對小明說:“你都上四年級了,應該學著自己做飯了,紅燒肉冰箱里有,你自己做吧。”小明很無奈,回答說:“可是我還小不會做,還是你做吧。”“我小時候就不愛做飯,再說了,我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學什么做飯啊?我給你定外賣吧,兒子。”
有些家長即便是孩子已經(jīng)很大了,他仍然不明白自己的責任所在。甚至有些家長連飯都不會做,還總是和年少的時候一樣吃外賣。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如果家長一直排斥做飯,那么孩子將來也學不會做飯或者懶得做飯。這就需要父母成熟一些,明白自己應該有一個作為父母的樣子,不要讓自己的內(nèi)心年齡老是停留在小時候。
父母自己長不大,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毛病。
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而且生活很不規(guī)律。
這樣的孩子肯定有父母一方是不會打理自己生活的,孩子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例如:家里的爸爸不愛洗衣服,總是把衣服脫完扔到盆子里讓媽媽洗。孩子在觀察中就會學會爸爸的行為,即便是成年了,也會把自己的衣服扔到家里,讓媽媽幫著洗。這樣做會影響到以后的獨立生活,甚至會影響以后自己的婚姻生活。
孩子內(nèi)心沒有安全感,家長不會給孩子作為父母的愛。
有些家長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年輕時候一樣羞澀。當孩子說:“我愛你!”“我想你了”這樣的話是父母都會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也不會回應孩子的愛。
很顯然父母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這樣就會給孩子造成一些困擾。而且長時間沒有接受到父母給他足夠的愛,孩子就會很沒有安全感。成長中缺愛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會很渴望別人給他的愛,只要別人對他有一點好他就會很開心。
行為舉止過于散漫,待人接物沒有禮貌。
一個沒有長大的家長,不可能教育出知書達理的孩子。沒有長大的家長對于自己的定位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更加茫然了。會松懈對孩子行為舉止的培養(yǎng),難免孩子會出現(xiàn)不會用禮貌用語或者行為舉止過于隨意。
孩子沒有自信心,會有自卑的心理。
如果家長,不過成熟的話就沒辦法當孩子后面堅強的后盾。孩子心中對父母的概念就會有所缺失,做事沒有底氣,自然也不會有自信。每次面對困難的時候,總會想要退縮,而且也會出現(xiàn)自卑的心理。
想要教育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必須自己先成長起來。家長需要知道如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有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去愛孩子。讓孩子在一個更適合成長的環(huán)境中無憂無慮的長大,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更多優(yōu)良的品德。
重視孩子的教育,不要忽視老師為給你提的建議。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交給學校自己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樣的觀點完全錯誤。孩子的成長中父母沒辦法缺席,而且父母的存在很重要。孩子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才能發(fā)展的更好,特別是在十歲之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
所以,即便是孩子在學校也要及時的和老師溝通,明白孩子最近的缺點,達到家園共育最好的效果。
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還需更注重他的情商。
我們在社會生存的時候,其實情商是最重要的。情商高的人一般能夠有比較廣闊的交際圈,在自己遇到難題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生活中與伴偶和平相處。為人處世的時候冷靜應對,交談的時候更應該講究情商和智慧,遇到困難理智的解決問題。
父母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才能把這種習慣傳遞給孩子。
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在讀書的時候,孩子沒有別的時間可以出去旅游,所以閱讀能夠擴寬他的眼界,還能夠擴大他的知識面。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匯,無形中還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書籍中有很多道理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確立人生目標,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教育孩子還是應該從培養(yǎng)他良好習慣開始,父母需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負責的父母可以讓孩子有自信、更勇敢,對他未來也是一種無形的支持。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呢?你是否有童心未泯的行為?可以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