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墓在陜西咸陽禮泉縣煙霞鎮昭陵博物館東邊數百米處,尋找這里有些意外,從昭陵博物館出來幾次問路,老鄉手指前方說就在那里,然而周圍都是房子,哪有古墓?忽然發現路邊的墻上鑲嵌著一塊省保碑,正是尉遲敬德墓,再看墻內還有封土。
繞到院子里面,封土殘存已不多,而且堆滿了雜物,一代名將,沒想到墓園如此凋零。
尉遲敬德也叫尉遲恭,和三國名將張遼一樣是山西朔州人,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秦瓊一起成為后世的門神。
李淵自太原起兵一路南下打到長安,后院卻失火了,朔州的劉武周也起兵自立,占了李淵的太原,并且繼續南下,尉遲敬德是劉武周的部將,作戰驍勇,一度俘虜了李世民的表舅獨孤懷恩和后來同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唐儉。
李淵失去了后方根本,情況危急,李世民領兵出征,在山西南部的柏壁之戰中擊敗宋金剛、尉遲敬德的軍隊,尉遲敬德退守介休,最終獻城投降。
李世民對投奔過來的將領的信任超乎想象,對尉遲敬德也是如此,此后尉遲敬德參加了大量唐初統一戰爭,立下許多功勞。
尉遲敬德生性勇猛,李世民打獵時遭遇王世充的大部隊,被王世充手下將領單雄信追趕,尉遲敬德突然殺出將單雄信挑落馬下,救了李世民,隨后領軍反擊,反倒取得了勝利。
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爭奪皇位繼承權,意欲收買李世民身邊親信,被尉遲敬德嚴詞拒絕,隨后尉遲敬德鼓動李世民以兵變奪權,《舊唐書》記載“敬德又與侯君集日夜進勸,然后計定”。
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敬德表現突出,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尉遲敬德射死了李元吉。
晚年尉遲敬德“篤信仙方,飛煉金石”,十六年不與外人交通,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年七十四歲,陪葬昭陵。
尉遲敬德墓經過考古發掘,墓碑、墓志以及夫人墓志收藏在旁邊的昭陵博物館
尉遲敬德的墓碑很高大,屬于昭陵陪葬墓的墓碑中最大規格的,由許敬宗撰文。
墓志蓋采用的是飛白體書寫,傳說這種字體由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所創,王羲之父子擅長飛白,李世民很喜歡,唐朝一度流行,但這種字體線條太多,難以勒石,傳世很少,現存的有太原晉祠內保存下來唐太宗《晉祠銘碑》的碑額,武則天在洛陽偃師緱山立的《升仙太子碑》的碑額
國內有許多地方的寺院、古塔傳說是由尉遲敬德建造,太原晉祠旁的十方奉圣禪寺傳說是尉遲敬德舍宅為寺。
還有一個傳說,尉遲敬德晚年到山西沁水縣尉遲村隱居,一千二百多年后村中出了位大作家趙樹理。尋訪趙樹理故居的時候曾向村民打聽村中是否有姓尉遲的人家?老鄉說從來沒有,但村名為“尉遲”,或許過去有些淵源
看到尉遲敬德墓的慘狀和程咬金墓的荒涼,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企業想把自己的品牌宣傳到每個人都知道,要花多少廣告費?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已經具備盡人皆知的條件,這得值多少錢?且不說文物保護,單從經濟角度考慮,他們的墓園一點利用價值也沒有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