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我們擔負著培養學生、塑造學生的重要職責,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既會取得成績,也會暴露出許多不足,面對學生的不足,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呢?不同的態度對于學生人格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在教育學生時有些班主任似乎多了一些急躁,面對學生的不足,常常會把他們批得體無完膚,諷刺,挖苦的話語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是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他們的逆反心理也增強,這時我們班主任教育的目的不但沒有達到,反而起到了消極作用。
我從本人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中得出,如果對學生一味的嚴格要求,對于他們出現身上的一些缺點橫加指責,而看不到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那樣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學會賞識學生。另辟一條班主任工作的蹊徑,以達到成功教育學生的目的。
一、 賞識教育理念
賞識——在詞典中的解釋為認識到別人的才能并給予重視或贊揚,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它使作用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快感,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干起事來有勁。 賞識——賞,含欣賞贊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賞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在賞識教育理論中含義為:它是一種思維視角,即用賞識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種凡是發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積極的思維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種欣賞的心態。賞識教育,就是在這種心態和思維方式指導下的一套教育理念。有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賞識”。無論是什么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賞識的時候工作或學習,效果最好,學生一旦受到了賞識,無論對于眼前的學習還是日后的長久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賞識教育的前提
所謂“賞識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對學生實施教育。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愛”的表現就是信任和贊賞,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賞識,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生命)仿佛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作為班主任,就應成為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促進者”,成為關注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欣賞者”。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堅信他們都有獲得成功的意愿。我們倡導民主平等、理解寬容、互愛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心理環境,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作為班主任要經常關注他們,了解他們,不僅在學習上,更要在生活上從心底真誠地去關愛每一個學生。
三、賞識的原則
按照尊重信任、理解激勵、提醒寬容的原則,賞識就是肯定、贊美學生的優點和特長。他能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豪感,產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他的目的是使學生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從而發展自我,超越自我。但在賞識學生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賞識要有一定的藝術性,當學生取得成績或受挫失敗時,多用肯定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進行賞識,且做到靈活多變,不死板;二是賞識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注意鼓勵孩子,但在情急生氣時就往往忘了鼓勵,隨之而出現的是大聲的指責,甚至譏諷,“這么笨”、“你真沒記性”等,從而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對自我的評價,更打擊了自信心。所以班主任要時刻提醒自己:對孩子要寬容、和善、有耐心,隨時隨處不忘去賞識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給孩子以希望。
但賞識也要做到持之有度,行之有效,注意場合,注意分寸,不可隨意濫用。賞識教育是潤而不濕的“杏花雨”,它使學生茁壯地成長,嚴格不留情面的批評則是氣勢磅礴的"疾風驟雨",它使學生堅韌剛強,勇于面對風浪。這二者結合要恰到好處,將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四、賞識,班主任工作的蹊徑
1、賞識,讓學生重樹自信,快樂成長。
周弘老師說過:“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他的女兒周婷婷年幼時又聾又啞,在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下,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種潛能都被發揮出來了,后來成為了一名殘疾人大學生。
記得有這么一句精辟的話:“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美國心理學家威譜8226;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加以賞識。”作為班主任,就更要以賞識的眼光發現學生特別是“差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加以正確引導,從而幫助他們重樹自信,激發學習潛能,使他們每天都在自信中快樂成長。
2、賞識,讓師生關系更良好和諧。
新課程倡導我們建立民主和諧、平等寬容、互愛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有的老師對于學生過于嚴厲,認為對學生要求越嚴格越好,學生一有缺點就進行嚴厲批評,甚至挖苦學生。當然這些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樣的教育方法,使得學生和班主任越走越遠,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首先應該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在指出他們不足的同時,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進步,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我們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賞識,讓班級班風更純正
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否,主要通過其所帶班級班風學風所表現。以前上班會課時,我總喜歡指出班級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批評這個,批評那個,而對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卻輕描淡寫或者只字不提。我認為:對學生要求越嚴格,學生的行為就會越完善。可是,在當了多年的班主任之后,我才發現,這樣的天天說教只會使大多數同學越來越反感,沒有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班級學風班風反而越來越差。于是,從去年接新班起,在每周班會課上,我對那些積極努力、做了好事、為班爭得榮譽的同學進行大力表揚與肯定,同時也對犯錯的同學做出恰當的批評。半期過后,我就發現這個新班學習氛圍濃,好人好事多,違紀現象極少,而且特別團結,很有凝聚力,和以前所帶的班完全不同。我想,這應該歸功于我成功運用了賞識教育,因為賞識,激發了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和信心,增強集體凝聚力,自然班風學風都好了。
4、賞識,讓學生從失敗中崛起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許多多的坎坷和失敗,而在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再忌諱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關鍵是在失敗之后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并從失敗中頑強地站起來,最終走向成功。我們的學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考驗中,逐漸開始走向堅強,并形成較強的耐挫折能力,以致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立于不敗之地。巧妙引導,幽默風趣的語言則為賞識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孩子用精彩書寫成長!
教育的手段、方法行行種種,富于變化,而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把孩子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人才和建設者。成功的運用賞識教育,我們可以擁有世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真誠的感情;擁有世上最奪目的色彩——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擁有世界上最可愛的禮物——孩子們真誠的心。賞識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條蹊徑,巧用賞識,才能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智慧型”班主任,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讓我們給學生更多的賞識吧,使他們成長得更加燦爛!更加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