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尤其是互動關系頻繁的親子之間,常會因父母的一時情緒問題,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此時,父母親一定要勇于向孩子說對不起,撫平他們不滿的情緒,讓他們在良好的互動關系中,學會如何寬容待人。
家是一個孩子人格養成最重要的場所,良好的家庭環境,可讓一個孩子擁有健全的人生。良好的家庭環境,首重家庭教育,尤其父母以身做則的正面行為,更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范。
何時該說 「對不起」
人與人互動,難免會有摩擦,尤其親子之間,由于生活密切地接觸,有時候父母親一時的情緒不穩,容易使親子氣氛陷入低潮。
師大教育系高強華教授提到:『當父母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態度過分氣憤、嚴厲時,或者從孩子的言行中,明顯感覺到他自尊心受傷時,就該向孩子道歉,補償孩子心靈的創傷。』
說 「對不起」的態度
說話是一種藝術,說對不起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尤其面對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孩,跟他們道歉時,態度更應溫和委婉。
高華強教授表示:『當父母向孩子說對不起時,要抱持一個誠懇的態度,用接納、關懷的眼神面對孩子,坦誠地和他們溝通,也溫柔地摸摸他們的頭或給他們擁抱。』
每個家庭與孩子互動的模式都不盡相同,每個小孩接受道歉的方式也因人而異,不過,不論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讓家中寶貝清楚明白你發自內心的善意及關愛。
不說與說的差別
高強華強調:『我們對孩子情緒感受的處理態度,會影響他的性格和認知。如果孩子內心受創時,大人誠懇地向他們說聲對不起,將來孩子長大后,性格會比較溫和、民主,妥協性較高。倘若大人們沒有適時地向孩子說對不起,他的內心會不斷累積不滿情緒,對將來的語言、人格發展都會有負面影響,日后的親子關系也不好。』
我們都想跟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更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快樂、自信、獨立成長,只要我們和家中寶貝相處時,多用點心,就能讓家中氣氛更和諧,更溫馨,使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下,走向屬于他們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