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般在懷孕前三個月,孕媽的肚子并沒有很明顯的變化,看著就跟平常一樣。但是隨著懷孕周期越來越長,胎兒會越來越大,而孕媽的肚子也會隨之變得更大了。
如果有認真觀察過會發現,有些人懷孕時候孕肚是偏下的,有些就偏上,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上懷和下懷了。那么孕婦下懷有什么癥狀呢?下懷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孕婦下懷有什么癥狀?
有句俗話說:“上懷吐,下懷尿”,的確是如此,上懷的孕婦會有比較厲害的嘔吐反應,而下懷的一個很明顯的癥狀就是尿頻。因為下懷通常是孕婦的骨盆較大或者是胎兒過小,使得胎兒的頭能夠下降入骨盆,這樣子宮底部會下降,不過不會和其他孕婦一樣經常覺得胸悶氣喘,基本上也沒有其他不適的癥狀。
下懷的孕婦尿頻是受到子宮偏下壓倒膀胱影響,因為受到子宮的擠壓,所以很多下懷孕媽從懷孕開始孕婦就會出現尿頻的現象,而且隨著胎兒發育周期越長,子宮也會更大更加近的壓迫到膀胱。
膀胱就像裝了水的氣球受到擠壓容量縮小了水就會不斷流出;另外膀胱還會移位,所以膀胱也慢慢地很難兜住尿,所以會隨時都有尿意,也就是出現尿頻。
還有,下懷的孕媽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便秘,因為下懷子宮壓還會迫到腸道,腸道就像下水道被大石擋住一樣難以運作,導致腸道蠕動不能正常進行,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會出現便秘。
此外,下懷的孕媽因為孕肚偏下在行動方面會比較不方便,懷孕周期越長越接近產期,孕媽行動就越不便,如果你看到有孕媽走路搖搖晃晃的樣子,那很可能就是因為孕肚偏下影響的。
不過另一方面,同樣是因為下懷,孕媽的胃口就比上懷的孕媽好很多!因為下懷的孕媽因為子宮更靠下所以胃部空間相對更大一點,特別是到了孕后期下懷孕媽的子宮越靠下了,胃部空間也更大一點了,胎兒成長又需要更多的營養,所以孕婦會嘗嘗感覺到饑餓,吃得比較多。
二、下懷需要注意些什么?
下懷的的孕媽需要注意不能憋尿、多運動。因為下懷經常會有尿意,而孕媽們上廁所也比較辛苦,但是也不應該因為麻煩而憋尿,避免不慎造成宮頸口感染。
另外下懷的孕媽雖然行動不方便,還是建議進行合理的運動,比如多走動散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也有利于胎兒發育。
還有就是要均衡飲食,因為下懷孕媽胃口大容易餓吃得多,一不注意就容易饑不擇食,但不要忘了下懷的孕媽同時也存在便秘的困擾。
所以在孕期不要無節制、無選擇地進食,有的孕婦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每天進補各種補品,有的則是管不住嘴巴,懷孕了還是什么都想吃,這樣都是不行的。建議多吃粗糧類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或者不吃辛辣油膩的,健康的飲食更利于孕媽自身健康和胎兒發育。
重要提示:無論是上懷還是下懷都是正常的、健康的懷孕狀態,只是在懷孕過程中,孕婦的肚子形狀在視覺上會有所不同。下懷的媽媽孕肚靠下,形狀就有點像一個梨子,看著有點笨重的感覺;而上懷媽媽的孕婦是偏上的、比較圓,看上去上懷的媽媽體態比較輕盈。
今日話題:還記得你懷孕的時候是下懷還是上懷嗎?有什么癥狀?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