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們在平時總會聽到一些關于懷孕的問題,比如有的夫妻在準備要孩子的時候,備孕了好久都沒能懷上,而有的媽媽在懷孕的期間因為各種的問題而導致胎兒發育的異常,而這些歸根結底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做好充足的備孕工作,媽媽的身體并不適合胎兒的成長。
為了能夠更好的懷上寶寶,并且給予寶寶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的空間,很多媽媽準備懷孕的時候,都會先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以便于更好的懷孕和生產,那么我們在日常中需要補充什么營養元素,備孕前應該要吃什么來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呢?
一、葉酸
葉酸也被稱為維生素B9,是水溶性的一類維生素,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幫助胎兒的腦部發育,并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媽媽在懷孕的前3月體內的葉酸供應不足,就很可能會導致胎兒神經管的畸形發育,出現某些方面的缺陷,影響胎兒的智力發展。
因此,在備孕的時候,媽媽就需要提前補充好足夠的葉酸,而補充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食物攝取,比如一些萵苣、菠菜、花椰菜,以及橘子、草莓、櫻桃、葡萄、獼猴桃、梨等蔬菜水果上都含有豐富的葉酸;第二種就是直接服用葉酸片。
二、鈣質
胎兒的成長和發育是需要非常多的鈣質供給的,這主要是用于胎兒身體骨骼以及大腦的發育發展,而這些鈣質唯一的攝取方式就是通過母親的供給,在懷孕的期間,孕婦每日的鈣質所需量高達1100-1500毫克,能夠很好的緩解孕期各種的抽筋、關節痛、水腫等癥狀。
在備孕期間,并不用刻意補充鈣片,正常的體質情況下,我們以采取食補的方式即可。平時多吃一些高鈣的產品,如牛羊等動物的奶及奶制品,或者蝦、紫菜、蛤蜊等海類產品,同時保證足量的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三、蛋白質
孕初期正是胎兒內臟生成和分化的時期,同時胎兒的腦部也會開始發育。如果母親體內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就會影響到胎兒正常的發育速度,對于內臟和大腦的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備孕期間也要做好充足的蛋白攝入。
蛋白質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需要通過飲食來攝取蛋白質,主要有動物和植物兩類,動物蛋白質的氨基酸組合成分構造上接近人體蛋白質,如奶類、蛋類、肉類、魚類等都是好吸收的優質蛋白。而豆制品一類的植物蛋白,其蛋白質的含量不低于各種肉類,可以多吃。
四、鐵質
懷孕期間,胎兒發育會吸收母體的鐵合蛋白質來制造血液,所以孕期20%的準媽媽易患缺鐵性貧血,嚴重貧血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因此備孕的時候就要開始補充鐵元素,尤其是有過貧血經歷的女性,把體內的鐵質補充完善,才能為胎兒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豆制品、動物肝臟和血制品、紅棗、桂圓肉、阿膠等都富含優質的鐵元素,媽媽們在備孕的時候可以多吃一些,以提升身體的造血功能和血紅蛋白含量。但要注意動物內臟類膽固醇含量高,要控制量。
重要提示:備孕是一件耗時長、涉及到日常生活和飲食的工作,而媽媽們想要擁有更好的身體來迎接寶寶,那么就需要提前補充好葉酸、鈣質、蛋白質和鐵質這些營養成分,以此來調理好自己的身體,提升身體的健康素質。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在懷孕前有做備孕的工作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