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二胎家庭里,老大狀況百出
這幾天,一個6歲女孩癔癥眼盲的視頻,在網上刷屏。有網友留言,生一個二胎竟然對老大有這么大傷害。
正常6歲孩子視力是0.8左右,梁女士的女兒去醫院醫院檢查視力只有0.15。在路上行走時很大的一個東西他都看不見,會被絆倒。可是這之前孩子的視力都很正常,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眼睛的狀況都很正常,沒有發生器質性的病變。醫生得出的結論是孩子的問題出在心理上。通過溝通才知道原來楊女士生下二胎之后,大女兒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不再悲哀,所以出現“癔癥性眼盲”。
癔癥性眼盲就是眼睛本身沒問題,而是因為心理出現了問題,所以自己潛意識里讓自己看不見,自己就真的看不見。小女孩可能是不想面對自己的小弟弟,所以才會不知不覺中出現了癔癥性眼盲。
同樣,網上有一位13歲男孩,賭氣離家出走,四處求人收留,后來孩子被帶到警察局,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小男孩家里還有一個小弟弟,因為自己在家受到了冷落,所以不想回到那個家。
二胎的到來都滿臉幸福,可對于老大來說,心里卻充滿不安。擔心新到來的這個小生命會搶走父母的愛,會奪取自己的地位,而如果父母偏心的話,那么老大將受到更大的傷害。
02.父母偏心對孩子傷害大
老二的到來會讓父母手忙腳亂,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老二身上,尤其是媽媽,對老大就會出現冷落和照顧不周的情況,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么老大的心里就會非常的難過,出現很大的落差。
往往父母都會更偏愛老二,因為孩子越小越可愛。如果父母偏心的話,對兩個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一.心里傷害,不被偏愛感覺自己不被愛,自卑難過。
不被偏愛的孩子,會感覺自己不被父母所喜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而出現自卑。就像電影《松子被毀掉的一生》中,因為從小,爸爸就是照顧生病的妹妹,忽略了自己,所以松子從小就沒有得到父親的愛。
長大以后,松子在男朋友身上去尋找所謂的愛,他的每任男朋友對她都有暴力傾向,可是無論他們怎么虐待她,只要男朋友愛她,她都能忍受下去。
小S也曾表示過,三個孩子中對二女兒關心的最少,導致二女兒有點自卑,她總是最懂事乖巧的那個。因為她想得到媽媽的愛就得自己“懂事”,可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是值得被自己的父母所喜愛的。
二,父母偏心,被偏愛的那個孩子容易自私,不獨立。
對于被偏愛的那個孩子,由于從小就被偏愛,老大總是讓著老二,就容易讓孩子養成自私的習慣,難以有獨立的人格。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蘇明玉的二哥,就是因為他從小就被母親偏愛,所以性格自私,經常欺負蘇明玉,而且長大之后變成了啃老一族,獨立能力最差。
三,父母偏心易使感情不好,關系不和。
前幾年有一個新聞,一個13歲的姐姐,晚上偷看手機被弟弟發現,因為害怕弟弟告訴父母,所以晚上竟然起了殺心,親手將自己的弟弟殺死。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是瞠目結舌,一個親姐姐竟然會如此殘忍的傷害自己的弟弟,而僅僅是因為怕被自己的媽媽罵。
在法院開庭的時候,14歲的姐姐很坦然的說,承認自己殺害了弟弟,因為父母對弟弟很偏心,而對自己和妹妹,卻不關心。所以姐姐對弟弟根本沒有多少感情,而且從新聞中也看的出來,姐姐應該經常因為弟弟告狀而被挨罵或者挨打。所以才會如此恐懼。
父母的偏心會讓兩個孩子的關系失和。老大不愛老二,老二不敬老大。同樣是孩子,必須同等對待。生二胎原本是幸福,別讓它成為不幸的源泉。
03.父母要關注老大,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要做到平衡。
家有老二的家長,都應該注意,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寶貝,即使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也要做到平衡,不能讓其中一個孩子受到太大的委屈。父母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做法:
一, 關注老大的感受,關注他的情感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情感需要,不管他有多大。所以有了二胎之后,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并沒有因為有了老二而拋棄他。
曾經看過一期超級育兒師,里面有一個家庭姐姐十幾歲,弟弟才一歲多,他的母親總是叫姐姐干這干那,但是孩子并不愿意,而且總是悶悶不樂,媽媽請來超級育兒師蘭海來幫忙。
蘭海通過觀察之后直接問了一句,:“你有抱過你的大女兒嗎”。她的媽媽直接反問一句:“這么大了還需要抱嗎”。蘭海老師直接回了一句:“這么大了她也只是個孩子啊,她也需要媽媽的愛,怎么不需要抱呢?”
不管孩子多大,他都是你的孩子,所以,應該給予孩子多一點關愛,一個擁抱,一句真心的夸贊,都會讓孩子充滿溫暖。
二,騰出老大的專屬時間,陪伴老大。
有了老二之后,媽媽可能很多的精力都放在老二身上,但是也應該盡量騰出時間來單獨和老大相處。單獨相處意味著此時此刻媽媽只屬于我一個人,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值得被媽媽陪伴的。
網上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寶媽有了二胎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照顧老二,而忽視了老大。直到有一次她讓阿姨把老二帶出去,而自己單獨和老大呆在房間里一起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任憑老二怎么敲門,他們都沒有開門,完完全全兩個人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那一天老大都非常的高興。
如果媽媽實在沒有時間,這個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不用太長。但必須有,要讓孩子知道,媽媽是關注到自己的,那他就會很開心。
三,讓老大一起參與照顧老二。不比較,多夸贊。
在照顧老二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讓老大也參與進來,比如讓老大幫老二穿一下衣服、換一下尿不濕等等。老大參與的更多,他對老二就有更多的感情,并且他也會覺得,老二的成長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當然,此時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當老大照顧老二時,父母應該經常夸贊老大:有責任感,是一個好姐姐或者好哥哥。
胡可帶兩個兒子參加《媽媽是超人》時,有一次弟弟小魚兒想要哥哥手中的玩具,剛開始哥哥不愿意,兩人因此吵鬧起來,胡可看見后,并沒有要求安吉給弟弟,而是征求他的意見。
并表示如果他能照顧弟弟的感受,愿意將玩具給弟弟,那媽媽會非常開心,他也是一個好哥哥。安吉想了想,自愿將玩具給了弟弟。因為他也想當一個好哥哥。
四,物質上盡量公平,甚至可以偏心一點老大。
在物質方面,父母應該同時照顧到兩個孩子,如果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的話,那么就都不買。除非老二的必需品,比如尿不濕。兩個孩子在吃穿方面應該盡量公平。
在二胎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需要父母多一份關愛。比起獨生子女,一份愛給與一個孩子;二胎家庭,父母的一份愛要給與兩個孩子。尤其是老大,因為老二的到來,老大容易被忽視。請多給老大一點溫暖。
古書記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孔融四歲就能將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我相信如果父母不偏不倚,我們的二胎同樣可以這么愛老大。
家有二寶的父母需要更加智慧的去處理兩個人的關系,不偏心不偏愛。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
外出玩耍時,哥哥姐姐總能帶著弟弟妹妹
快放學時,弟弟妹妹總是殷切的盼著哥哥姐姐回來。
弟弟妹妹哭泣時,哥哥姐姐。總能跑上去,拍拍他的小肩膀,安慰他。
哥哥姐姐獲得獎狀時,弟弟妹妹能夠發自內心的夸贊姐姐,姐姐你真棒。
......
兩個孩子關系的好壞多半取決于父母,只有孩子們關系好了,家里爭吵才會少;只有孩子健康快樂長大,父母才能幸福安康,家庭才能和諧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