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暫時離開家庭、離開父母去到幼兒園等專門為兒童而設置的專業看護結構,可以到更大的“熔爐”里去生活,感受更多不一樣的生活,遇到更多的性格不一、各有特點的小朋友們。
可是說著要孩子去幼兒園了,孩子大了總會是要獨立的,離開父母、家人是必然的事。如果真是要到了孩子真的要離開了自己的全部視線,到了一個完全陌生、不甚熟悉的環境里待上一整天的時間,這也不是說不惦記就不惦記的事。想必經歷過孩子頭一回去上幼兒園的家長們都會有很深刻的體會吧。
這不自己這也有一個關于孩子上幼兒園的故事,講述的也是孩子要上學了,家里的老人會產生分離焦慮的情況。現在,咱們就來一起看看吧,孫女上幼兒園后,爺爺就每天做在陽臺上,得知真相的媽媽很感動。
01、隔代親的感情無法擋
很多時候就會聽到有蠻多的老人說著隔代親的事,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好多的老人帶著孫輩會很溺愛的原因吧。不過這些愛的方式先不管是否很合適,老人對晚輩所表達的愛總是那么的真誠、摯愛。
像吳琨所表述的家里的公公對待自己的女兒時的態度就足以表達了隔代親的程度。吳琨在孩子可以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選擇了也上班了。一來是給女兒選擇的是就近的幼兒園,女兒自己是蠻喜歡的;二來是吳琨和婆婆公公同住,哪怕孩子放學早了,自己沒辦法先趕回來去接孩子放學,家里的老人也能夠幫著去接接孩子,自己做媽媽的也放心了很多。
可是,孩子還沒上學幾天,吳琨就發現了家里有什么不太對勁。原來是自己家的涼臺處多了一把藤椅,并且在收納柜中還多了一個望遠鏡的東西。剛開始,吳琨也琢磨不明白,后來問了婆婆后才知道,原來雖然幼兒園里有攝像頭,可是當孫女到戶外活動時,爺爺是看不到孫女的,于是爺爺想著孫女,又有些擔心孫女在幼兒園玩得開心不?就想了這么一招,沒事時就來看看孫女的情況。
聽到婆婆這么一說,做媽媽的吳琨是心里很受感動,覺得老人為了后代總是放不下心來,也讓自己徹底地感受到了隔代親的含義。
02、幼兒園是為真正的上學做準備
·在這里,會把幼兒園等托管孩子的專業機構都視為是正式上學的前奏,也并不是把我們的孩子送到這些兒童機構里后,就是需要接受算術和識字的知識性的教育了,而是讓這些剛剛到了可以上幼兒園的孩子們(即2~3歲期間)去逐漸地適應每天會離開家一段時間的生活,并且去接受到容易集體中開始學習的觀念。
·這里要提醒各位寶媽寶爸的是,如果托兒所(是為上幼兒園做準備的)的日常安排會與您家的寶寶的身體發育水平相符合,又有利于孩子情感的發育,那么在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非常自然地接受了。
重點提示: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可以去嘗試更多新鮮的事物了,做父母的朋友們就要對于孩子的各個階段的成長有所準備才好。
今日話題:在寶寶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您會焦慮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