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孩子步入到學校階段后,做家長都會蠻擔心孩子是否在學校里適應、交到了新朋友、能夠得到老師的喜歡等等事情,其實這也是最初孩子在到了新環境、接觸到新的人事物時,會很自然產生的考慮。
在提到孩子到了學校的集體生活時,也不得不提到一個很讓眾多家長很敏感的話題,那就是孩子有可能會在學校挨欺負。其實,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是否順利、如意,也會是和平時家庭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很有必要引起眾多家長朋友的重視。現在,咱們就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個話題,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欺負,跟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家長不妨看一下。
01、家長的教育導向起到關鍵作用
一、家長對孩子的遭遇過于冷淡
有的時候,包括我們成人在內也是一樣的,會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跟不熟悉的人相處總會有些許不適應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也最需要身邊至親的人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對于年幼的孩子更加如此了。
可是,會有的家長朋友對于孩子的學校學習生活過于樂觀,在孩子表現出不想上學,有為難情緒在時,做家長的并沒有理會,而是覺得小孩子間的打打鬧鬧很正常,更為糟糕的是讓身邊渴望自己的訴求得到回應的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冷漠、漠不關心自己的。久而久之,孩子的情感就會向家長關閉,會變得更加沉默,也會更容易形成愿意忍受被欺負這件事。
二、家長委曲求全的個性所導致
我們也會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這是一種很豁達的想法、行為。可是在寬容、強忍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特別是對于不諳世事的孩子來說,就更有必要先讓孩子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并非是一味地退讓求得周全。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很怕把事情鬧的很不愉快的個性,甚至能夠自己受些委屈都可以的,就會在孩子平時遭到不公平待遇時,讓孩子做出忍受不平等的對待的想法、做法來。孩子再不明事理地按著家長的引導去行事,久而久之就會是周圍人更愿意拿來取笑、戲弄的對象。
02、家長需要給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
一、接受孩子的真實感受
當孩子出現了情緒不佳、有苦惱向家長傾述時,作為家長的朋友們首先應該試著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情感,讓孩子可以自主地表達完自己的想法。這點也是很重要的,讓孩子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情感問題是可以在父母那里得到接納、解決,今后孩子會更樂意跟家長分享更多的事情。
二、試著讓孩子自己解決
在人際交往中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孩子成長中所要經歷的必修課,做家長的可以給到孩子情感的支持,可是有什么不愉快的感受,最好是鼓勵孩子自己勇敢地向對方表達出來。或許在孩子堅決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情緒后,會得到很有力的情感成長,對他施以不公平待遇的同學因此會收斂了自己的行為。
重點提示:孩子的成長中必然會遇到人際交往的困惑,最為關鍵地是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引導孩子,使得孩子更為健康、快樂地成長。
今日話題:您在遭遇孩子被欺負時是如何處理的?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