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然,意和氣可以解釋,意有意識和意境,都是人大腦對外界客觀存在產生的主觀感受,比如人在大自然中看到美景就會產生很有意境的感覺。當人在跳遠或是打乒乓球時的判斷,這類意識可以判定為意,十分有經驗的運動員因為判斷力等都很強因此表現出來的就是熟練動作。
氣息,有如呼吸又像是一種感覺,比如我們看到好看的事物第一感覺是美,那我們記住這個美在自然的表達出來就有一種自然的感覺,便是氣息很足,綿長。
明白了這些之后再看劉洪彪書法你會發現其氣是很足的,那他的書法為什么會讓人覺得是丑書呢,因為他們已經過了學習傳統的時期,劉洪彪早期的傳統功力深厚。目前是在找突破,尋找自己風格的階段,任何不成熟的東西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只是暫時的并不是長期如此。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一線書法家們在思考書法的發展,一味的還原古人和已經存在的藝術意義不大。如王鏞先生的“大、野、拙、率”觀念的提出,支撐他的書法創作。曾翔先生的“美到極致和丑到極致是一樣的,丑不可怕,可怕的是俗”觀念,支撐他的書法創作。因此劉洪彪書法肯定的不是丑書,是具有深厚傳統功力的新探索。
草書因其具有難辨認性且符號化,使得藝術的表達更加的自由,歷代書家都在草書上尋找到了突破。王獻之變其父王羲之法有一筆草書傳世,張旭草書的張狂,懷素草書參篆書筆法,黃庭堅的點線組合,都是書法家本人天才的創作。故而書法初學因復古學傳統,再而知運用,后期應擔當起發展開拓的責任,劉洪彪先生便是這類有藝術責任感的書法家,因此他的書法并不是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