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上鏡的演員,私底下看,瘦得都跟鬼一樣,就都不好看。” “女一都是小花,誰愿意看快40歲的女人,去跟個小鮮肉談戀愛?” “女生過了30歲,人生仿佛加了助跑器,明明前兩天才30,一眨眼怎么就40了。”
這些大實話,都是秦嵐在節目《女人30+》中對于自我現狀最真實的描述。
在節目中,一向被觀眾評價為少女感十足的秦嵐,毫無保留地吐露著自己38歲的煩惱。
因為年齡和行業內固有的審美,在富察容音大火之前只能演女二號; 被父母催婚但自己卻不愿意將就; 年齡越大擔心自己的戲路越來越窄。
秦嵐的肺腑之言,刺激著屏幕前的每一個中年女人。
其實,她的問題并不只屬于她一個人,而是當下中年女性正在面臨的普遍問題。
然而,秦嵐并沒有妥協,而是選擇了不將就,越活越美。
從她身上,我們真正看到了什么是“歲月從不敗于美人”。
面對中年危機,識時務
對于女明星來說,首要的問題就是,年齡帶來的衰老和國內觀眾近乎苛刻的審美。
一個鏡頭對過來,她們必須要360度無可挑剔。
年近40的秦嵐不可避免遇到皮膚松弛、皺紋漸長等問題,坐在馬桶上看自己的腿,明顯感覺不如前兩年緊實。
在她看來,有皺紋是很正常的,就像梅麗爾·斯特里普,如果一點褶都沒有,她的表演也不生動,可能也沒有那么多人愛她。
為了以最好的狀態示人,她會做一些護膚和激光,也經常在享受美食后瘋狂健身,她信奉運動是為了更好的吃。
她認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維護,是尊重觀眾的行為。同時她也相信,總有一天大家也能夠欣賞不同年齡段不同女演員的真實狀態。
她覺得,人無論到什么時候,都要“識時務”,要直面這些現實。
從16年前還珠里的“知畫”,再到去年“富察容音”再次翻火。
在這段“空檔”的時間里,秦嵐的事業其實并不順利,但她依然活得真實通透,做著能讓自己幸福的事情。
她做菜烘焙、騎車出游、救助流浪狗。
她堅持健身、跳舞,甚至還參加了《舞林大會》,強大自己的氣場。
她喜歡讀書,享受獨處的時光。
瓊瑤曾盛贊過——秦嵐一滴淚,天上一顆星。秦嵐身上似乎永遠有一股歲月靜好,溫潤如玉的氣質。
無論外界環境怎么變化,她都能坦然接受,不焦慮、不慌張,按照自己內心的節奏,過好當下。
面臨中年危機,她依舊相信歲月會沉淀出這個年齡段女人獨特的魅力。
她所詮釋的“富察容音”的爆火,也證明了這一點。
本來一個性格溫和,有點平淡的人物形象卻被她演得有血有肉,真實感人,深入人心。締造了又一個屬于她的經典角色。
每一個中年女人可能都會遇到職業瓶頸期,畢竟這個社會對中年女人的偏見始終存在。
“識時務”可能是最好的應對之策,不抵抗,不迎合,順應趨勢,不斷尋求自我成長,時刻準備著,迎接挑戰。
很多女人之所以害怕中年危機,其實是對未知的恐懼。
與其焦慮年紀增長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如坦然面對當下,化焦慮為成長的動力,只要自我在不斷成長,就擁有了掌控生活的勇氣。
面對婚姻關系,不將就
與大多數大齡女性一樣,秦嵐也面對著父母與社會的壓力。甚至因為是公眾人物,她的感情生活都為大眾所關注,更難擺脫現狀。
在父母去三亞的時候,一個人在家,甚至到了自己和自己說話的地步。
她是渴望愛情的,希望有一個人能陪她,愛她,走入她的生活。
但她卻不慌不忙,對待愛情和婚姻,她有自己的態度。
在她看來,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就算到了60歲也可以好好相愛,有愛人依然可以做一個很幸福的女人。
她的通透還在于對婚姻的不將就,“為什么要將就?因為這是我的人生,我為誰而將就?”
她相信愛情應該是心與心的碰撞,那才是真實的,你要去相信,不相信就真的沒有了。
她從排斥相親到接受相親,她骨子里還是一個傳統的女性,渴望有一個完整溫暖的家庭。
她說:“我對家庭的觀念是很保守的,我會覺得結了婚就不要離婚,就不要分開,那我將來有了孩子,我要對孩子負責。”
正是她對婚姻這種美好的愿景和慎重的態度,使得她絕不將就。
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個人感情,秦嵐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也知道自己內心真正需要什么。
秦嵐甚至覺得,如果男人可以懷孕,她可以養家,不必讓對方頂梁。
這樣一個看似天真的玩笑,其實代表了眾多女性的心思。
現代社會,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女性意識的覺醒,很多女性生活得更加獨立與自信。
秦嵐代表的,是優秀的未婚大齡女性群體,內心早已成熟,活得通透。
她們有著可以養家的本事。但身為女性,在如今社會,卻無法得到正確的評價。
她們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態度,不會為了他人失去自我,相信愛情又不愿將就。
對自我有深刻認知的女性,無論什么時候,她們都懂得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她們知道婚姻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她們擁有成熟的婚戀觀。
在婚姻關系中,她們寧缺毋濫,不將就,向著自己喜歡的一切靠近,是一種底氣,更是對自己全然的愛。
面對社會壓力,依舊活出自我
38歲的秦嵐,經由人生起伏和歲月雕琢,早已沉淀出了通透又睿智的個性思考。
不管是獨處時的怡然自得,還是面對未來的從容不迫,那種從骨子里透出的自信和強大,讓人為之著迷,溫柔且有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縱使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苛刻,機會越來越少。
但秦嵐依舊在這樣的困境下,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大齡女性在當下,可以算是被“賦予”某一種焦慮的共同體:
三四十歲的男人越來越值錢,而女人在貶值。沒有結婚的被催婚,結了婚的需要在孩子和事業里作出選擇。 日漸衰老的身體,家庭事業的瓶頸期,孩子,都可能成為焦慮的源頭。而很多時候這些焦慮是被趨同的社會價值觀放大的。 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下,一個家庭幸福、經濟獨立、子女教育得好的女人才算是人生贏家,簡而言之,就是要集好妻子,好員工及好母親于一身。
只要不滿足其中一點,似乎這個女人就是失敗的。
但女人的活法不應該是被大眾定義的,而是要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就像科學家顏寧說的:人生最大的公平是,我們每個人都“向死而生”。
“如果你選擇去做全職媽媽,或者你選擇去做文職人員,都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你經過思考,你獨立的選擇。你不是屈服于家庭的壓力,不是屈服于社會的壓力,要勇敢,要遵從你的內心,認真去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
這才是每個女性應該去深思的問題,我們不應該被外界環境裹挾著前進,而是要明白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活出自我的節奏。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活在別人的評價里,而是在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哪怕周圍充滿著各種聲音,我們依舊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自己的心之所向,才是最好的活法。
真正穿越時光的美人,不是勝在越來越美的外表,而是勝在越來越有底氣的內心,綻放著自信的內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