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年),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周武帝宇文邕立為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楊堅就成了太子的岳父,成了北周的皇親國戚。
五年后,即宣政元年(578年),周武帝去世,太子宇文赟即位,是為周宣帝,太子妃楊麗華自然而然地成了皇后,而楊堅也就做了國丈。
由于周宣帝不學(xué)無術(shù),即位后也是荒淫過度,在位僅兩年就突然病得說不出話來,甚至來不及交代后事就暴斃了,周宣帝年僅8歲的兒子周靜帝即位,因其年幼無法處理政事,急需確立輔佐大臣。
此時,周宣帝的紅人鄭譯、劉昉力主楊堅來輔政,并偽造好遺詔。同時,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皇后也幫父親說話,下旨“令其父隋公為大丞相,總軍國事”(《隋書·天文志》)。
這樣,有了先帝的遺詔,又有了皇后的旨意,楊堅順利總覽朝政,成為了北周政權(quán)實際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
楊堅又經(jīng)過一番打擊鎮(zhèn)壓北周的皇族,消除了政敵后,于580年12月,楊堅被封為隋王,次年2月,楊堅又逼迫周靜帝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
楊堅改國號為隋,正式建立了隋朝,并改元為開皇,做了皇帝的楊堅自然是躊躇滿志,但是,有兩位杰出的烈性女子對此卻做出了激烈的反應(yīng)。
第一個就是他的長女楊麗華,楊麗華本來是周宣帝的皇后,在周宣帝病亡后,她升級成為皇太后,在輔佐大臣的選擇中,她怕權(quán)力落入他人之手,于己不利,所以支持父親輔政,為楊堅的奪權(quán)立下了大功。
然而,楊麗華后來看到父親有代周之心,她憤憤不平,言語中常有表露。嫁出去的女兒,感情自然向著夫家,楊堅也拿她沒辦法。
后來隋朝建立,做了皇帝的父親又封她為樂平公主,同時勸她改嫁,可是楊麗華不從,并誓志為北周的宇文氏守節(jié),丈夫再壞,楊麗華的心里還是向著他的。
大業(yè)五年(609年),弟弟已經(jīng)是隋煬帝的楊廣到西北巡視,楊麗華也跟著出去散心,等到了甘肅張掖,病死在了此地,享年49歲。隋煬帝把她的遺體運回后,安葬在了北周宣帝陵附近。
另外一位烈性女子便是北周上柱國竇毅與北周襄陽長公主的女兒,當(dāng)楊堅代周建隋后,時年僅12歲左右的竇氏大哭地說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竇毅與襄陽長公主聽后忙掩其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后來,這位烈性的竇氏嫁給了李淵,并生下四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而正是她的夫君與她的兒子們實現(xiàn)了她亡隋的志向。李世民即位后,曾鄙視隋文帝“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貞觀政要》卷一《政體第二》),李世民這樣說,有可能也是受到母親竇氏的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