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教導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秘訣是,不看股票看公司。
格雷厄姆的一句名言是:用公司經營的態度來投資股票是最明智的。
大家想一下,股票到底是什么呢?股票是你持有這家公司的股權證明。我們買套房子,我們就會拿到一個房產證,房產證就代表我們擁有這套房子的產權證明。
我們對這家公司投資的時候,我們就會拿到一個出資的股權證明,這就是股票。你購買房子的時候,其實你購買的不是房產證,你真正想要的是房產證后面代表的那套房子。
當你投資股票時,你真正購買的不僅僅是一張股票,你真正想得到的是股票后面代表的那個公司。正如巴菲特所說:"你購買的是公司,而不僅僅是公司的股票。"先有房子,后有房產證,因此我們買房子時,先看房子,后看房產證,。先有公司,后有股票,所以我們到股市買股票時,也應該先看公司,后看股票,因為其實我們是在通過股票投資公司。
公司價值多少錢,決定了股票值多少錢。
買股票,其實就是你拿出一筆錢,也其他股東一起來投資入股這家公司。就像你和家里人一起湊錢買房子一樣。
因此巴菲特強調投資過程中應該分析的不是股票而是公司:"在投資中,我們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甚至也不是證券分析師。??最終,我們投資者的經濟命運將取決于我們所擁有的公司的經濟命運"①第一章心中無股:如何看股市15 ① Warren Buffett: the Chairman's Letterto the Shareholders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1987我們不應該想盡方法去分析股價走勢,而應該努力分析這家公司的經營。正如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教導他的那樣,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來分析股票、投資股票是最為明智的。這正是為什么巴菲特平時很少看股票行情,卻把絕大部分精力用來看公司基本面。
有人問:巴菲特先生,你每天大部分時間干什么?
巴菲特說:我的工作是閱讀,閱讀很多關于上市公司的資料,尤其這家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巴菲特的辦公室沒有別的東西,最多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年報,巴菲特保存了幾乎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報。
有個記者問巴菲特:"我應該怎么學習股票投資呢?"巴菲特說:"看上市公司的年報"。
這個記者說:"美國有好幾千家上市公司,又過了這么多年,上市公司的年報太多太多了。"巴菲特就告訴他:"很簡單,按照字母順序,從第一家公司的年報開始看起。"巴菲特每天幾乎把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閱讀上市公司年報這個行業資料等這些基本面的分析上。巴菲特閱讀大量資料,并且會打很多電話,主要是為了弄清這家公司的業務和財務等基本面情況。這正是導師格雷厄姆傳授給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秘訣,不看股票看公司。
巴菲特如此用功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估計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為了專心研究公司,巴菲特沒有把辦公室放在最接近市場前沿的華爾街,而是隱居偏僻的中部小城市。
為了專門研究公司,巴菲特故意把自己與整個股市進行隔絕。他根本不看股價,甚至他想方設法讓自己看不到股價,也不想股價,這樣能夠讓自己避開市場的喧鬧,安安靜靜地來分析公司的基本面。
巴菲特告訴我們,把自己與"市"隔絕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投資者,你要想盡方法,把自己與這個市場的喧鬧情緒隔絕開來,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冷靜地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里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臺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手表,啪的一下,表帶甩斷了,手表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里了。
當時手表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么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著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家伙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找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
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準備睡覺了。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哎!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表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么多大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表,你怎么能找到的呢?"第一章心中無股:如何看股市17 小孩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干活了,這院子里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著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表了。
在非常喧鬧的環境下,我們無法聽到手表指針走動的聲音。平時的股市也非常喧鬧,小道消息滿天飛,什么股票要漲了,什么股票要跌了,讓人非常興奮,很難集中注意力。
巴菲特牢記他老師的教誨,想盡方法,把自己與"市"隔絕,根本不看股價行情,讓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傾聽公司的聲音,而不是市場的聲音,傾聽價值的聲音,而不是價格的聲音,因為他知道最終決定股價的不是過去的歷史走勢,而是這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價值才是價格的最終決定者。
大部分股民天天看股票走勢,只是想預測未來股價會是什么走勢。
而巴菲特天天研究公司的業務、管理、財務等基本面情況,他只想弄清楚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這正是導師格雷厄姆傳授給巴菲特的第二個投資秘訣,不想價格想價值。為什么不想價格呢?原因很簡單:股價是根本無法預測的。
格雷厄姆給巴菲特講了一個市場先生的故事,讓原來執迷于技術分析妄想預測股價走勢的巴菲特大徹大悟。
在股票市場上,你知道你的交易對手是誰嗎?誰都不知道。
其實,你的交易對手是成千上萬個其他投資者。通過交易所,把無數互相之間根本不知道對方是誰的交易雙方進行買賣撮合成交。
盡管你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你可以想象,除你之外的所有交易者,集合在一起,成為單獨的一個人,這就是你買賣股票的唯一交易對手。
這樣市場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你,另一個人,格雷厄姆稱其為"市場先生"。
你可以這樣想像,在你電話委托的另一頭,在你電腦交易的另一端,和你做交易的都是同一個對手,他看不見,摸不著,卻不斷報出買入賣出價格,隨時準備和你做交易,這個人就是市場先生。
對于任何一只股票,你都可以這樣認為,這一家公司,有兩個股東,一個是你,一個是"市場先生"。
和市場先生相比你只是一個小小股東,小得無所謂,大部分股票都在市場先學習巴菲特18 生手里,市場先生是唯一的主力,是唯一的莊家,市場先生完全決定了股價。市場先生有個優點:任何時候,只要你想買賣股票,他都會和你做買賣。他每天都會報出買價和賣價,但是否交易、何時交易完全都是你說了算。不管你理不理他,他從不介意。今天你不想交易,沒關系,第二天市場先生還會準時上班,繼續報出買價與賣價,隨時準備跟你進行交易,但是市場先生這個家伙有個永遠改不掉的缺點,那就是情緒非常敏感多變,比任何一個女人的感情都要不穩定。盡管你們兩個一起持股的這家上市公司非常穩定,但市場先生的股票買賣報價卻是非常不穩定。
有些時候,他心情愉快,只看得見利好因素,他會覺得公司未來前途一片光明燦爛,他很想買走你手里的股票,不斷提高買入價格,快賣給我吧,上漲5%,賣不賣?漲停板,10%,賣不賣?
在另一些時候,他心情悲觀,而且只看得見利空因素,他會覺得公司和整個世界前途一片渺茫,他想趕緊把自己手里的股票拋掉。不斷降低賣出價格,快來買呀,跌價5%,買不買?跌停板,10%,買不買?
可見,市場先生情緒非常不穩定,他報出的股價價格在短期內也非常不穩定。那么長期而言,股價是不是也這樣非常不穩定呢?
格雷厄姆說:"市場短期是一臺投票機,但市場長期是一臺稱重機。"①股市短期來看是一臺投票機,只不過他投票投的不是選票,而是鈔票。
當市場先生把他的票都投到一家上市公司上的時候,就代表著很多資金都在追逐這只股票,它的股價就會上漲。
當市場先生不投票給一家公司的時候,就意味著資金從這家公司撤離了,這家公司的股價就會下跌。
市場先生會把票投給哪些公司呢?這完全取決于他的情緒。因此,由于市場先生的情緒非常不穩定,所以說股價短期的波動也就相當的大。
但是股市長期來看是一臺稱重機。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后,市場各方就會逐步認識股票的真正價值,使股價最終回歸于價值。長期而言,公司的價值下跌得有多重,股票的價格下跌得就有多重。公司的價值上漲得有多高,最終股票的價格上漲得就會有多高。
第一章心中無股:如何看股市19 ① Warren Buffett: the Chairman's Letterto the Shareholders of Berkshire Hathaway Inc. 1987也許有些投資者會問:你憑什么相信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價格最終會回歸于價值呢?
在美國國會一次聽證會上,國會議員問格雷厄姆:是什么力量使價格最終回歸于價值呢?
格雷厄姆回答道:"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也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回歸于價值"。①那么格雷厄姆對股市波動的看法可以這樣概括,就是股市短期內是一臺投票機,但是長期內是一臺稱重機。可見,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一樣,同樣遵循價值規律,股價短期波動很劇烈,股價經常偏離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但是長期內股價最終會回歸于價值。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前面講過,巴菲特說:股價波動是根本無法預測的。其實是他們說的是短期波動,而長期波動是完全可以預測的,那就是最終會回歸于價值。
學習巴菲特20 ① [美]羅杰·洛文斯坦著:《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第70頁。
弄清楚了市場波動的規律,我們就知道如何利用這個規律來打敗市場先生了。就像我們在賭場上一樣,你的對手也就是莊家越愚蠢,你賺錢的可能性就越大,要在股市上賺錢,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場先生的愚蠢。
當市場先生過于高估一只股票的時候,你可以把你手里的股票高價賣出給市場先生。
當市場先生過于低估一只股票的時候,你可以從市場先生的手里低價買入,然后等待價格向價值回歸,獲得不錯的盈利。
正如巴菲特所說:"關鍵是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戰勝市場的前提是,你比市場先生更了解一家公司,能夠比市場先生更加準確地評估出公司的真正價值。否則的話,你就不要和市場先生玩股票投資游戲了。
就像在玩牌一樣:如果你玩了30分鐘后還不知道誰是笨蛋,那么你就是那個笨蛋。
請你記住巴菲特的名言:市場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導。
跟著市場走,預測股價走勢,來來回回做差價,期望在低位買入,在高位賣出,追尋的是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差價,這種根據價格漲跌判斷來進行股票買賣的行為根本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格雷厄姆告訴巴菲特,既然根本無法預測股價的短期波動,那么做差價的投機行為是根本不可能長期賺錢的。
格雷厄姆首次統一和明確了"投資"的定義,區分了投資與投機:"投資是一種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獲得滿意收益的行為。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行為就被稱為投機。"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價值投資的根本定義。第一章心中無股:如何看股市21 格雷厄姆教導巴菲特,不要關心股價漲跌的價差,而要專注于評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尋找那些價值明顯低于價格的股票,低價買入,長期持有,直到價格回歸于價值,這種根據價值進行決策的行為才是真正的投資,這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價值投資。
這正是格雷厄姆教給巴菲特的第三個投資秘訣:不做投機做投資。
巴菲特如此總結歸納價值投資的本質:尋找股票價格與公司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當市場先生過于低估一只股票的價值時,就給了價值投資者低價買入的獲得機會。
但是我們知道,股價波動性非常大,股價偏離價值的程度和偏離的時間都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估計,那么我們進行價值投資到底應該在股價低于價值什么程度的時候買入,才能保證我們的投資不會發生虧損并有相當盈利呢?這正是價值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