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話——
人喂貓,擼貓,曬貓圖,以為懂貓,其實神秘的貓很難懂,就像反過來貓覺得奇怪的人很難懂一樣。彼此不懂除了語言不通,更關鍵是理念不同:人的理念形形色色,貓的理念是本性先行。譬如人以為給貓玩佛珠,戴佛珠,貓兒從此就有了佛性和慈悲心。而貓卻把佛珠當成練手工具,練得出手穩準狠,逮魚兒手到擒來,時常改善伙食。圖中故事:主人炒股發了財,把過去養的大路貨孔雀魚淘汰了,換養超貴的珍珠鱗金魚(有過10萬元一條的拍賣紀錄)。這沒什么,花錢買愉悅一向是人的理念。以金魚為媒,難以溝通的人與貓居然有了共識:金魚可帶來愉悅!只是愉悅方式大相徑庭:主人的愉悅是欣賞魚兒身上珍珠般閃亮的鱗片及妙曼游姿,而貓的愉悅是嘗鮮。畢竟有了貓糧這玩意后嘗鮮機會是越來越少了。故事結尾大家猜到了:趁主人不在家,貓根據本性先行理念果斷出手,把一對珍珠鱗金魚當作下午茶。
這是局部處理,供好友參考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