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涓
夏季氣溫升高,人體氣血旺盛,經絡通達,腠理開泄,氣血充沛。中醫(yī)主張“春夏養(yǎng)陽”“冬病夏治”,夏季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用艾灸療法調節(jié)體內陽氣效果最理想,藥力更易直達臟腑。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艾灸,作用會很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艾是一種中藥材,灸就是把艾絨點燃,利用它的煙、味、溫、熱來熏烤穴位以達到治病健身的一種方法。艾灸人體的穴位,可以調節(jié)臟腑功能,使人元氣充足、促進新陳代謝。艾灸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最忌諱喝冷水,吃冷飲,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療。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水溫略高于體溫。艾灸后做好補充一杯熱水。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fā)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及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癥狀就會消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