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語言學與邏輯學的結合


     【摘要】語言學與邏輯學的結合有其歷史的淵源。從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起,人們或結合語言來研究邏輯,或從哲學、邏輯學的角度來研究語言。18世紀以來,語言學與邏輯學出現了相互融合的趨勢。本世紀以來,這兩門學科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語言學為邏輯學提供語言素材,邏輯學為語言學提供分析方法,并產生了交叉性的新學科——邏輯語言學、語言邏輯學。中國的新老語言學家在語言學與邏輯學相結合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可以斷言,用現代語言學與現代邏輯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漢語,必然使漢語研究出現新局面。

   

   從本世紀50年代以來,許多學科出現相互影響、密切結合、以致相互融合的現象,語言學與邏輯學也是如此,估計這一趨勢到90年代以至下一世紀會進一步加強。

   這種結合應該說有其歷史的淵源。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般都承認,亞里士多德是西方邏輯學的始祖,其經典著作是《工具論》,但是,如果翻開《工具論》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其中大量涉及的是語言問題。如《范疇篇》一開始就討論“同名異義”、“同名同義”與“引伸詞”的問題,以及“簡單詞”與“復合詞”的問題,這些既有其重要的邏輯學意義,也有其語言學意義。在《解釋篇》中,則重點討論了“名詞”與“動詞”的定義、“句”的定義,以及“簡單命題”與“復合命題”的問題。在《詩學》一書中,亞里士多德認為:“言語作為一個整體,包括下列各部分:單音、音綴、連詞、冠詞、名詞、動詞、格、語句。”(1456[b]20-23)即使是亞里士多德在《工具論》中所重點討論的推理式(當時主要是三段論式),也無一不是自然語言分析概括的結果。

   古希臘的斯多噶學派在邏輯發展史上也占有比較突出的地位。他們將邏輯分成兩門科學:論辯術與修辭學,在其論辯術中,包含著相當一部分我們稱之為語言的東西(包括語法學與語義學)。斯多噶學派特別強調思維與語言的密切聯系,強調它們的不可分割性。他們對“邏各斯”(這里有‘話語’的意思)進行了分類,認為邏各斯有五種成分:名詞、稱呼(相當于后來所謂的“專有名詞”)、動詞、代名詞或冠詞、連接詞。有人認為,斯多噶學派看來是第一次系統地研究了我們現在所說的語法的學派。斯多噶學派還創立了一個專門術語,叫“萊克通”(Lekton),這個詞在希臘術語中有“意謂”和“說”的意思,也含有“所意謂的東西”的意思。根據古代文獻,“他們說‘萊克通’是按照理性的表述而存在的東西,一個理性的表述是這樣一種表述,其中所表述的東西在話語中是可以傳達的。”(參閱[英]涅爾(W.Kneale和M.kneale)著:《邏輯學的發展》,英文版第140頁,中文版第181頁)按照他們的理論,在話語中被表示物、表示物和對象三者是相互聯系的。由此可見,“萊克通”是語義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古羅馬時期許多邏輯學家都是結合語言與修辭來探索邏輯問題的。羅馬時期有一個廣為流行的觀點,即認為只有拉丁語才是“合乎邏輯”的語言,是真正典范的語言,而其余的語言都被看作是不合規范的,相應的拉丁語法也被認為是典范的語法。邏輯學家們就依據拉丁語來制訂確切的邏輯術語,許多術語流傳至今。羅馬時期最后一位著名的哲學家與邏輯學家叫波埃修斯(Boethius)。他在翻譯、注釋與闡述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著作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認為邏輯與語言有關。他寫道:“所有的邏輯方法都是關于話語的。”這是因為邏輯研究三段論(即推理),三段論是由命題組成的,命題又是由簡單的記號組成的。

   波埃修斯的邏輯與語言關系的理論對中世紀邏輯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世紀初期流行所謂“七藝”(Septem Artes Liberales)教育,它來源于古希臘、羅馬,正式定名于波埃修斯時期。如與波埃修斯基本同時的另一位邏輯學家卡西奧多努(Cassiodorus)寫過一本《論神圣藝術方法論》,他依據比他較早的卡佩拉(M.Capella)的模式闡述了“七藝”。他將“七藝”分成兩部分,前“三藝”(trivium)包括語法、論辯術(dialectics)與修辭學,后“四藝”(quadrivium)包括算術、幾何、音樂與天文學。這里“論辯術”也就是“邏輯學。”卡西奧多努將前“三藝”還一起歸于“語言藝術”。卡佩拉還將“七藝”一起比喻為墨丘利(Mercury,羅馬的信使之神)與語文學(Philologia)結婚的七位“女儐相”。這種重視語言學與邏輯學密切結合的傳統為中世紀的經院邏輯所繼承。例如,中世紀第一部邏輯著作是由阿爾琴(Alcuin)所著,書名仍叫《論辯術》,里面仍包括語法、論辯術、修辭學三方面的內容。又如,威廉·奧卡姆的《邏輯大全》中的“詞項指代”問題,就具有豐富的語義學方面的意義。

   文藝復興以后,17世紀出版了兩本很有影響的著作,一本叫《普遍唯理語法》,也叫《波爾·羅瓦雅爾語法》,出版于1660年,由阿爾諾(A.Arnauld)與蘭斯洛(C.lancelot)合著;另一本叫《邏輯學或思維術》,也叫《波爾·羅瓦雅爾邏輯》,出版于1662年,由阿爾諾與尼柯(P.Nicole)合著。可以說這兩本書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明顯地都貫徹笛卡兒理性主義的哲學原則。在《波爾·羅瓦雅爾邏輯》中,雖名曰研究“思維的藝術”,實際上卻隨時注意結合對自然語言的分析,特別注意對語義的分析。在《波爾·羅瓦雅爾語法》中,則認為語言的結構是理性的產物,語法范疇應該看作邏輯范疇的表現。羅賓斯在其《語言學簡史》一書中說:“波爾·羅瓦雅爾將邏輯學的作者們看作它們的伙件,而在他們的語法中,邏輯對語言學的影響是最強的。”(英文版第123頁)這種觀點曾受到批評,因為邏輯范疇與語法范疇確有相當大的差別,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二者又存在某些相通或者共同之處。例如,“時態”過去被看作語法特有的范疇,現在隨著時態邏輯的發展,“時態”同樣成為邏輯的重要范疇。特別在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出現以后,所謂“普遍語法”也并非純屬謬誤。

   從18世紀、特別是19世紀以來,由于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實驗方法的日益精密化,人們對自然,對人類社會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各門學科也就要求越分越細,科學發展具有明顯的以分析為主的趨勢,各種專業的科學家也強調各自專業與其它專業特別是相鄰專業的區別。這樣,科學家不僅區分物理學與化學各自所研究的特殊現象及其運動規律,而且區分物理學與化學內部的各門分支科學。如物理學又分為力學、聲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分子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等部門。化學又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部門。但不容忽視的是,自20世紀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情況又發生變化,科學發展出現了以綜合為主的趨勢,各種交叉性、邊緣性的學科不斷創立。例如:有化學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原子化學,以至經濟地理、社會心理學等等。語言學與邏輯學,自18世紀以來,逐漸形成兩門具有各自特定的研究對象及特殊規律的精密科學,現在又出現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現象,這從兩門科學的各自方面都表現出來。

   從邏輯學方面看,一方面是由本世紀20年代以來,數理邏輯取代了傳統邏輯而得到迅速發展,為分析語言提供了極為有用的工具,而且數理邏輯對人工語言的分析也為對自然語言的分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由于哲學出現“語言學轉向”,哲學更為注重對自然語言的邏輯分析。這里首先要提的是弗雷格(G·Frege)關于涵義(Sinn)與指稱(Bedeutung)的區分,和羅素關于摹狀詞(description)的理論,以及他關于語義悖論的分析,隨后維特根斯坦的語義“圖象論”與他后期的“語言游戲論”、“意義即使用”的理論,都為邏輯轉向研究自然語言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50年代英國哲學家與邏輯學家斯特勞森(P.F.Strawson)正式提出與研究了“日常語言的邏輯”與“預設”(Presupposition,語言學界有人譯為“前提”,但這容易與推理中的“前提”(Premise)相混淆)的概念,而“預設”是自然語言的語義學或語用學問題。數理邏輯是邏輯學發展的一個全新階段,但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又在經典邏輯的基礎上發展了各種非經典邏輯,例如模態邏輯、時態邏輯、道義邏輯、問句邏輯、祈使句邏輯、模糊邏輯等等,這可以說都是自然語言的某些邏輯性質的抽象。

   本世紀50和60年代,美國邏輯學家蒙塔古(R.Montague)發表了一系列用現代邏輯的方法分析自然語言的語形、語義和語用的論文(后由其弟子編成專集,叫《形式哲學》),其中包括《語用學》、《語用學與內涵邏輯》、《作為一種形式語言的英語》、《普遍語法》等篇。蒙塔古在這些論文中創立了一種特殊的分析語言的邏輯方法,一般稱之為“蒙塔古語法”,這種語法既受到邏輯界的重視,也受到語言學界的重視,有部分語言學家與邏輯學家在蒙塔古去世后對其理論還有所發展。

   50年代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汀(J.L.Austin)提出了一種“言語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speech act),這種理論不僅區分語言和言語,而且將言語看作人的一種行為。他認為人說出一句話語來,就同時完成了三種行為,即語謂行為(locutionary act)、語旨行為(illocutionary act)與語效行為(perlocutionary)。他的基本觀點是“說什么就是做什么”,或者“在說什么的時候,我們在做什么”,甚至可以說“通過說什么,我們在做什么”。他在《論言有所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書中對“語旨行為”作了細致的分類。他的弟子塞爾(J.R.Searle)繼承與發展了他的理論,對語旨行為作了更精確的劃分。塞爾對語旨行為給出一個一般形式,即F(p),F表示一個語句的語旨用意(如“斷定”、“請求”、“許諾”、“警告”、“詢句”等等),P則是一個命題表達式。塞爾還與另一作者建立了一套“語旨邏輯”(illocutionary logic)系統。這說明言語行為理論在分析一個或一組自然語言時,不僅注意它的語形結構,也注意它的語義結構。

   近十余年來,西方還有一些邏輯學家試圖在現有數理邏輯的基礎上建立“語言邏輯”的系統,如英國邏輯學家索莫斯(F.Sommers)于1982年出版一本《自然語言邏輯》,該書的特點在于獨創性地構造了一套新的符號以刻畫自然語言的邏輯特性,雖然還不夠成熟,但其方法仍值得我們借鑒。比利時邏輯學家佩雷爾曼(Ch.Perelman)還試圖用現代邏輯的方法重新研究修辭學,曾出版過《新修辭學——關于論辯的論文》和《修辭的王國》等著作,以圖恢復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傳統,即認為“修辭學的研究是涉及說服方式的”(1355[a]△)。

   以上是從邏輯學的發展方面說的,下面我們再從語言學方面看。本世紀5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的概念,所謂“轉換”,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把一個語句結構變成另一個語句結構,例如主動句換成被動句。所謂“生成”,就是從有限的語法規則和語言要素生成無限的句子。喬姆斯基之所以能建立這樣一種語法系統,是跟他對現代邏輯與數學的興趣分不開的,他的系統就是用類似于數理邏輯的方法即演繹的方法對語句進行語法分析。后來他又提出語句句法的“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的概念,這種深層結構是一種抽象的結構,他的弟子們有的將深層結構就解釋為邏輯結構。喬姆斯基的理論有幾個發展階段,我們現在不予詳細考察,但不管在哪一個階段,都明顯體現出現代邏輯即數理邏輯對語法分析的作用。

   由于喬姆斯基理論在語言學界的影響不斷擴大,運用現代邏輯的方法來分析語言已成為西方語言學家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而且隨著語言學從語形(syntactics,或譯句法)的分析,逐漸深入到語義的(semantic)和語用的(pragmatic)的分析,邏輯更是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有兩本邏輯教材值得介紹:一本是由瑞典著名語言學家詹斯·奧爾伍德(J.Allwood)等所著,于70年代出版的《語言學中的邏輯(李先焜等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本是由美國生成語義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麥考萊(Mc Cawley,J.)所著的《語言學家總想知道但又羞于去問的邏輯》(王維賢等譯,將出)。這兩本著作都是專為語言學家所寫的,前一本較簡煉,后一本內容較豐富,兩者都不僅介紹了象集合論、命題演算、謂詞演算等數理邏輯的基本知識,而且介紹了各種非經典的邏輯知識。除上述者外,還有不少語言學著作,如狄克森(R.Dixon)的《語言科學和邏輯》、庫坡爾(W.S.Cooper的《邏輯語言學基礎》(副題為《信息、語言和邏輯的統一理論》),涉及語言學與邏輯學的關系問題。

   語言學與邏輯學的這種密切結合的關系究竟表現在什么地方呢?我認為,這主要表現在語言學為邏輯學提供語言素材,邏輯學為語言學提供分析方法。例如,語詞的模糊性就促使了模糊集合論、模糊邏輯的建立與發展;語句中時態性就促使了時態邏輯的建立與發展;此外,語句不僅有陳述句,還有祈使句、疑問句等等,傳統邏輯對此是完全忽略了的,而現代邏輯則專門建立了祈使句邏輯與疑問句邏輯,言語中經常出現修辭的手法,現在有的邏輯學家就在探索修辭的邏輯。總之,有一種語言現象,就遲早會建立一種相應的邏輯系統,沒有語言現象作基礎,邏輯學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相應邏輯學的建立與發展,又為相應的語言學的建立與發展提供一定的方法。例如,模糊邏輯就為模糊語言學提供一定的方法。傳統邏輯與經典現代邏輯只是一種二值(真或假)邏輯,而模糊邏輯則是連續無窮值的邏輯,只有運用這種多值邏輯才能比較準確地刻畫語詞的模糊隸屬度。又如,預設邏輯的建立與發展對語言學中的語義與語用分析就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武器。

   語言學與邏輯學不僅是一種素材與方法的關系,它們之間逐漸形成不同的交叉性學科,一種是邏輯語言學,一種是語言邏輯學。前者不僅使用現代邏輯的方法去分析語句的表層結構,而且去分析語句的深層結構,有的語言學家(如生成語義學派)就認為這種深層結構也就是邏輯結構,這樣就將語言學與邏輯學直接掛起鉤來,這種交叉學科可以叫邏輯語言學,其主體部分仍是語言學;后者則主要研究自然語言中的推理關系,不僅有蘊涵推理,而且有預設推理,隱涵(implicature)推理,以及模糊推理等等,這種學科可以叫語言邏輯學,其主體仍是邏輯。依據我國著名邏輯學家也是語言邏輯的首創者周禮全先生的預測:“若干年后,大學中作為普遍的必修課的形式邏輯,就不再是現在的這種邏輯,而是自然語言的邏輯。”(1978年在全國邏輯討論會上的報告,題目是《形式邏輯與自然語言》)

   在我國已經有一支相當大的邏輯力量在從事語言邏輯的研究,其主體就是中國邏輯學會下屬的語言邏輯專業委員會,它的前身就是中國邏輯與語言研究會(該會成立于1979年),已出版了一些專著與譯著,具有代表性的專著有馬佩主編的《語言邏輯基礎》與王維賢、李先焜焜、陳宗明三人合著的《語言邏輯引論》,譯著除前述的《語言學中的邏輯》兩本外,還有一本叫《語用學與自然邏輯》(論文集,即出)。

   我國語言學界從傳統上也十分重視語言學與邏輯學結合的問題。王力、呂叔湘、葉圣陶、郭紹虞、張志公、朱德熙等老一輩語言學家都曾強調過語言研究中運用邏輯方法的重要性。現在中年一輩與青年一輩比過去更為強調學習與運用現代邏輯的方法。

   這里我特別推崇邢福義同志的語言研究工作。在呂叔湘先生為其《語法問題探討集》所寫的“序”中有這么一句話:“福義同志的長處就在于能在一般人認為沒有什么可注意的地方發掘出規律性的東西,并且巧作安排,寫成文章,令人信服。”我認為呂先生這句話真是“一語中的”。邢福義同志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跟他善于運用邏輯方法去分析語言現象分不開(當然,并不局限于這一點)。邢福義同志是專門研究過邏輯學并寫過邏輯學著作的,因此在他對語言現象的分析過程有意或無形中就使用了邏輯方法。如在《語法問題探討集》中的《試論“A,否則B”句式》、《“但”類詞對幾種復句的轉化作用》、《“但”類詞和“無論p,都q”句式》、《“越X,越Y”句式》、《“如果……就……”和“只要……就……”》、《“要不是p就q”句式及其修辭作用》,以及《語法問題發掘集》中的《漢語復句格式對復句語義關系的反制約》、《反遞句式》、《前加特定形式詞的“—X,就Y”句式》、《轉折詞和“如果說p,那么q”句式》、《現代漢語的“要么p,要么q”句式》、《“與其p,不如q”擇優推斷句式》、《現代漢語的“即使”實言句》、《讓步句的考察》等等,都體現出作者對復合命題邏輯分析方法的運用,而且,他并未受邏輯聯結詞單純從“真、假”二值來分析其語義特征的局限,而是找出自然語言中各種聯結詞之間的細微的語義差別,這又反過來豐富了邏輯學,這也正是語言邏輯所需要研究的問題。在《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兩個“三角”》一文中,作者還提出了“表、里、值”與“普、方、古”兩個三角的分析方法,后一個三角純屬語言學的,前一個三角就涉及邏輯學。這種邏輯學是廣義的邏輯學,因為它不僅包含對語形的分析,也包含對語義和語用的分析,根據現代符號學創始人之一皮爾士(Peirce,C.S.)與其弟子莫里士(Morris,C.W.)的理論,語形學、語義學、語用學綜合起來,就是符號學(semiotics),而邏輯學,只是符號學的一個別名。當然,我們要適當區分語言學的語形學、語義學、語用學與邏輯學的語形學、語義學與語用學,但其中確有不少相通之處,而其理論核心部分,可以說是基本相同的。所以,邢福義同志的《表、里、值》三角的分析,一方面是其長期對語言分析的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也包含他對廣義邏輯學即現代符號學的掌握。由此可見,邢福義同志在語言學方面的成就,跟他掌握邏輯科學方面的知識有一定聯系,而且,可以說,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進行邏輯語言學的探索。

   在我國當代語言學家中,另外還有一位值得推崇的是伍鐵平同志,他對一些語言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鉆研,并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一個是語言與思維孰先孰后的問題,一個是關于模糊語言學的問題。可以說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語言與邏輯的關系問題。前一個問題不用說,誰都知道它與邏輯有關。后一個問題,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敘述過的那樣,模糊語言學必須以模糊邏輯為其理論基礎,如果沒有模糊集合的概念(集合論也是數理邏輯的一部分)、沒有二值、多值以及連續值的概念,就很難清晰地刻畫出一個元素對于一個模糊集合的隸屬度,也就很難描述出語言的模糊性。顯然,伍鐵平同志在模糊語言學方面的成就是與他對模糊邏輯的掌握分不開的。

   我們還推崇一位語言學家王維賢同志,他對于現代語言學、現代邏輯與現代漢語都有很深的造詣,他能從比較新的角度來分析漢語中的語法與語義現象。例如,他在《論‘轉折’》一文(見《邏輯與語言研究》(2),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中除了概括了各家語法教材對轉折復句的分析外,還專門從形式邏輯的角度分析了“雖然……但是”所反映的邏輯關系,而這種細致的分析不掌握邏輯的工具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在《語言邏輯引論》的最后一章中對自然語言推理和形式語言推理進行了比較,全面探索了現代邏輯和現代語言學關于自然語言邏輯形式的研究,提出當代語言學以及當代邏輯學的一個共同的課題是對自然語句進行邏輯語義分析,并進行形式化處理。他還認為不僅可以建立邏輯語言學與語言邏輯學,還可以把語言和邏輯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研究,以建立邏輯——語言學。語言學界還有不少人在運用邏輯的方法分析語言現象取得成就的,(可以說,所有語言學家在分析語言現象時都運用了一定的邏輯方法,這里只是強調有些語言學家更自覺地運用現代邏輯的先進方法去分析語言現象),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在討論語言學與邏輯學的關系時還有幾個觀點需要加以澄清:

   一是我們這里所說的邏輯學主要是指現代邏輯,即數理邏輯,它是高度形式化的、異常精密的一種邏輯工具,是傳統邏輯發展到20世紀產生質的飛躍的一個結果,而且,正如前面所說,現代邏輯已經由經典邏輯部分發展出許多非經典邏輯的分支,其內容已比過去豐富得多。由此可見,現代邏輯是一種既精確又豐富的邏輯工具,決非過去傳統邏輯那一點三段論的知識所能比擬。有些人以對傳統邏輯那種鄙夷的態度來對待現代邏輯,是沒有根據的。瑞典語言學家奧爾伍德等在《語言學中的邏輯》一書的第一章:“供語言學家用的邏輯學”中說:“現在語言學家和邏輯學家已開始認真地把邏輯方法應用于自然語言的研究,而且已出現了對語義結構的某些非常有趣的分析。”“在形式邏輯(指現代邏輯——引者)中發展起來的研究人工語言的語義學的方法,已經有效地運用于自然語言的語義學中;并且在一般語言理論中,采用邏輯和數學的方法已經變得日益普遍。”最后作者們說:“我們還是試圖以提供邏輯分析如何能用于自然語言的例證,以探討邏輯分析和語言分析、邏輯和自然語言之間的關系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觀點:邏輯對那些主要興趣在于自然語言的人們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這幾位西方語言學家的話對我們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二是前面充分肯定了現代邏輯對分析自然語言的作用,但同時必須看到現代邏輯雖然較之傳統邏輯已經有很大的發展,內容空前豐富,但在不斷發展、無限豐富的自然語言面前,仍然顯現出其貧乏性。例如,蒙塔古語法目前并不能用來分析一切英語的語法結構,更難以分析英語以外的語言。因此以為現代邏輯是一種極其完善的萬能工具,可以用來分析一切語言現象,這種要求是不切實際的、過高的、也是極容易使人失望的。同時還要看到,人工語言與自然語言雖然都屬于語言現象,但兩者終究是有區別的,因此,將分析人工語言的方法用來分析自然語言時,必須考慮自然語言的特點,必須對這種邏輯方法自身有所改進。事實上,最近幾十年邏輯科學自身的發展,都與要求它更好地適應分析自然語言的邏輯特性有關。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邏輯工具、邏輯方法,正如機器工業迅猛發展,也要求檢驗、修理機器的工具迅速發展一樣。

   三是對語言的分析,邏輯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語言學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使采用邏輯的方法,也可以根據某種語言的特點采用不同的邏輯方法。例如,漢語就不象英語或俄語那樣,具有那么明顯的豐富多變的語形特征,如果要求分析漢語采用與分析英語或俄語相同的邏輯方法,就必然會遇到不少困難。例如,一個最簡單的英語語句:John runs fast,依據蒙塔古語法對它作語形與語義的分析(因篇幅關系,分析從略),一定不同于對相應的漢語語句:“約翰跑得快”的分析,因為英語中缺少漢語“得”這樣的結構助詞。另外,還應看到,語言學家使用邏輯的工具分析語言,與某些語言學家試圖通過分析建立邏輯語言學,或某些邏輯學家試圖建立語言邏輯學,各自的任務不同,在方法的使用上自然也有一定的差別。而且,由于對一些交叉學科理解上不盡相同(例如,對“語言邏輯”在我國邏輯學界就有十余種不同的理解),方法的使用上也會不盡相同。

   總之,語言學與邏輯學在古代是密切結合的,后來分化成兩門不同的學科,現在又越來越緊密地結合起來,甚至出現交叉性的學科,這一否定之否定過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這一否定之否定,并非簡單的重復,而是向更高階段發展的一個飛躍。跟古代相比,它們的內容與形式都產生了質的變化。面對這一新的形式、新的任務,語言學家與邏輯學家應該有一個緊密的聯盟,以促使這兩門學科的迅速發展。而且,用現代語言學與現代邏輯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我們的漢語,也必然會使漢語科學出現一個新的局面。

                                                                      ● 李先焜  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從語言到邏輯 —— 蒙太格語法研究資深專家Barbara Hall Partee訪...
自然語言形式研究的歷史演進
為什么人腦能構造或理解無窮多的語句?
第二節 現代語義學(上)
簡述普通語言學的發展歷程
為什么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是我們時代偉大的科學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青浦区| 招远市| 丹江口市| 搜索| 五大连池市| 阳西县| 电白县| 九寨沟县| 绥阳县| 崇义县| 南安市| 叙永县| 长宁区| 亳州市| 伊吾县| 香港 | 平定县| 揭阳市| 承德县| 上饶市| 阿拉善盟| 隆昌县| 通州区| 互助| 东港市| 平阴县| 鹤岗市| 文成县| 永泰县| 凤城市| 松桃| 清河县| 红安县| 普格县| 治多县| 阿荣旗| 牙克石市| 昌黎县| 呼和浩特市|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