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我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還是有很多人無法離開煙草。2017年《中國煙草調查報告統計》顯示,中國約有3.12億傳統香煙吸食者。隨著目前社會各界對禁煙措施的嚴厲推進,以及吸煙對人體造成的巨大傷害,作為傳統香煙的替代者,電子煙越來越受歡迎。
一般情況下,電子煙利用電加熱將包含尼古丁、香味組織的混合液體霧化,供吸食者吸入肺部。電子煙之所以能夠產生“霧”,主要是通過產生小于300℃的熱量來加熱而非傳統香煙的燃燒。
抽煙之所以會讓人上癮,主要是尼古丁作祟。盡管電子煙不完全認為是煙草,但其中同樣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香味劑。尼古丁吸入呼吸道,被肺吸收后,在幾秒鐘內激活大腦腹側被蓋區的a4b2受體釋放多巴胺,多巴胺使人的大腦產生放松、愉快的感覺。
但是,尼古丁很快被分解而失去激活受體作用,多巴胺分泌水平迅速下降,吸煙者會感到煩躁、不適、惡心、頭痛等,并渴望立即補充尼古丁,這就是尼古丁使人成癮的機理。
近日,來自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普通吸煙者、電子煙吸食者和沒有長期使用煙草或尼古丁設備的人肺部的氧化應激,發現僅僅吸一次電子煙就會導致壓力,造成肺部損傷,并使人面臨心臟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增加的風險。
研究人員收集了32名21-33歲的參與者,根據吸煙史或尼古丁使用史,將他們分為三組:9名經常吸煙的人,12名電子煙使用者和11名不吸煙的人。發現在30分鐘電子煙吸食前后,所有參與者身上都有一種叫做CD45的免疫細胞。
雖然那些幾乎沒有吸煙史的人的氧化應激水平低于常規吸煙者,但他們的CD45免疫細胞氧化應激檢測呈陽性,速度增加了2-4倍。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傾向于氧化,導致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蛋白酶分泌增加,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盡管很多人認為電子煙比煙草更安全,但該發現表明電子煙或許也沒有安全水平。但究竟是子煙中的尼古丁成分還是其他成分刺激體內應激氧化水平的改變,還有待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