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錢的人,無論在哪,都被高看一眼,這是人性。”其實我是不大認同這句話的,畢竟無論這個詞真的太廣了,反而顯得有些極端,再則別人高看你一眼,并不是所謂的人性,反而是跟利益有關,牽扯到任性就有點過了。
當你貧窮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錢人很幸福,畢竟少了很多煩惱;當你有錢的時候,就會發覺有權利的人才是主角,決定了游戲的規則……人,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層次去看待問題。的確,很多時候,當一個有錢人帶著一大堆保鏢或者隨同,到了一個鄉村或者城鎮里,很多人都會相互爭相上前借借“光”,這可以說是高看一眼了吧?畢竟很多人的眼中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神色。但假如一個有錢人把自己的財富都隱藏起來,再只身來到同樣的地方,其他人還會這樣看他嗎?
再比如廣東地區,你認為他們那邊窮人多還是富人多呢?其實不都完全是一個樣,大家都是處在同樣的層次,誰又會高看誰一眼呢?再者說,在古代的有錢人,他們真的能被高看嗎?士農工商說的就是一個階層啊,所以不要過于絕對的說有錢人無論在哪,都會被高看一眼,只不過是金雞掉進了土雞窩里,才會顯得那么的具有特色罷了。
很多人都喜歡把一些有的沒的東西強加上“人性”兩個字,但其實很多時候也只不過是關乎“利益”二字而已。用利益來形容一個人的追求或者行為,反而會顯得更加的確切。當一個有錢人來到一個貧困縣或者貧困村,其他人為什么會高看他一眼?還不是因為他能帶來一定的利益!當一個政府招商引資時,有錢人的到來是不是也是如此?都只是關乎“利益”罷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人性太過于廣泛,不要動不動就把人性掛在嘴邊,這些都只不過是利益相關而已。人性和利益的區分是非常明顯的,正如當你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蜂擁而至,但是當你落入低谷時,卻也會有很多人視而不見,前者你可以說是利益,但是后者卻只能用人性來說明了。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性的光輝不應該被用于這些零頭小益上,它更能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善與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優與劣。當你對我好時,我也會對你好;當你幫助我時,我也會幫助你……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人性,趨利避害更多的是關乎自身的“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