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時間20時40分,飛機飛臨印度洋上空時,意外發生了。
只見飛機機翼下突然冒出一股藍色的火焰,頃刻間,四個引擎相繼停轉。
引擎停止工作后,飛機迅速從萬米高空下降,死神一步步向263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一步步逼近。

等待他們的,將是什么樣的命運?
1982年6月24日,英國航空9號(BA009)航班飛越印尼上空,再過數小時,飛機上的263人(乘客248人,機組人員15人)將平安抵達澳洲中轉機場。
9號航班是一架波音747-236B型客機,注冊編號G-BDXH。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遠航,途中要在4個國家的機場中轉停留,它們分別是印度的孟買、泰國的清萊、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澳洲的珀斯和墨爾本。
正因為如此,6月24日晚上7點,9號航班在吉隆坡機場降落的時候,換上了“替補”飛行員。
英國航空9號航班的機組成員是機長艾瑞克?穆迪(Eric Moody),41歲。
副駕駛是羅杰·凱文斯(Roger Greaves),32歲。
飛行工程師巴里·特里福瑞門(BarryTownley-Freeman),40歲 。
穆迪機長的履歷讓他看起來簡直就是為航空而生的,從16歲就開始玩滑翔機,他還是首批接受波音747駕駛訓練的飛行員之一,飛行經驗極為豐富,名副其實的元老級飛行員。
副駕駛凱文斯也已擔任副駕駛有6年時間,飛行時長5800小時,也是資深飛行員了,他是首次和穆迪機長同機飛行。
9號航班飛越雅加達后,穆迪機長仔細檢查了氣象雷達,雷達顯示接下來400公里的航程中天氣晴好,走完這段航程,就要到達下一站澳大利亞了。
看到沒有異常,穆迪機長起身走進洗手間。

飛機上大多數乘客已坐了20多小時的飛機,顯得非常疲倦,有的閉目養神,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已經鼾聲如雷。沒有人會想到,一場災難正一步步向他們走來。
幾分鐘之后,機長從洗手間里走了出來,他隱約聞到機艙的空氣中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莫非是哪個乘客不小心點燃了易燃物?抑或是哪位乘客在抽煙?
他當即開始警覺,四處搜尋起來。
要知道飛機是在空中,沒有應急通道,任何一個小小的事故,都會讓人面臨滅頂之災。尤其是當時飛機上還沒有命令禁止抽煙,飛機上由抽煙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
就在那個時代,一個乘客在中國蘭州管理局的一架伊爾18客機上抽煙,煙頭扔在了易燃物上,結果飛機在廣州白云機場著陸時起火,機上69人中25人死亡,37人受傷。

因此,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機長,他總是格外小心。
機長在四周找來找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最后當他無意中抬起頭,看到飛機的天花板的時候,腦袋嗡的一下立刻就大了:就在天花板的西北角,繚繞著一股煙霧。
沒有人抽煙,這煙霧從何而來?
與此同時,身處于駕駛艙中的副駕駛羅杰,也發現了這一詭異的現象,并且他在駕駛艙的擋風玻璃上,發現藍色的光點。
一時間他驚慌失措,吃驚地向機長投去詢問的目光。

穆迪機長畢竟見多識廣,他似乎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鎮定地對羅杰說:“這是圣艾爾摩之火,是一種冠狀放電現象,經常發生在雷雨交加的惡劣氣候環境中,在船只桅桿頂端、甚至草原上牛羊的犄角上。”
“當然,飛行器從雷電中通過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羅杰睜大眼睛道:“可是,機長,現在天氣晴好,萬里無云,怎么回事?”
穆迪機長一時語塞:“是呀,真奇怪,見鬼了。”
就在他們交談的時候,藍色光點迅速蔓延,從四面八方將整個飛機團團包圍。

羅杰叫道:“糟糕,我的眼睛被蒙住了,什么都看不見了?”飛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變得模糊一片。
飛行工程師巴里·特里福瑞門驚呼說:“哦,我的上帝,莫非是傳說中的UFO、外星人來了?”
穆迪機長笑笑:“真要是外星人對付我們,怎么會用這種老套的方式?直接讓我們雷達、引擎失靈不就完了,可現在雷達顯示正常。”
就在他們猜測的時候,空氣中的異味越來越濃,所有人都嗅出了它的成分——那是硫磺發出的氣味。
此時,客艙里已經彌漫著這種味道,所有乘客驚恐萬狀,亂作一團,乘務員也想安慰他們,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因為在此之前,乘務員已經編造了一個理由安慰乘客,說現在飛機在大氣中跟空氣摩擦產生了一些電火花,過幾分鐘之后,火花自然會消失。
可是幾分鐘過后,氣味依舊存在,而且越來越濃烈,乘務員再也無法自圓其說。
就在乘務員心急如焚,在想有什么理由安慰乘客的時候,飛機就像一個癲癇癥患者,開始劇烈抖動起來。
接著一個乘客指著外面尖叫道:“快看,飛機起火了!”
乘客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發現機翼上果然開始起火。
駕駛員羅杰向機長高聲喊道:“機長,引擎失常,轉速太快。”
穆迪機長趕緊進行調整,這樣一來,引擎轉速下來了。
過了幾十秒,駕駛員羅杰又喊起來:“機長,儀表太慢了,不,完全停止了!”
機組人員頭皮發麻,機艙里的空氣簡直都要凝固了。
緊接著,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其中一個引擎開始燃燒起來。幾分鐘之后,另外的三個引擎也出現火光。

失去動力的飛機,再也不能保持合適的高度,跟一架滑翔機沒有任何區別。
飛機尾部拖著長長的火焰,恐怖、絕望的情緒在乘客中蔓延,所有人都明白,飛機遭遇了滅頂之災,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們走來,生命進入倒計時。
駕駛員羅杰告訴機長:“機長,根據儀表顯示的數據,飛機每滑行14公里,高度就要下降900米左右,照這樣下去,我們再滑翔140公里,飛機就會墜入海洋,怎么辦?”說這話的時候,他聲音顫抖,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

機長穆迪不慌不忙,冷靜得出奇,好像眼前的一切與自己無關。
他告訴自己,飛機和乘客的命攥在他手上,自己不亂方寸,大家還有希望;自己一亂,大家就全完了。
于是他鎮定自若,戴上耳機,調整話筒,一遍又一遍與地面的空管中心聯絡。
這時候因為引擎熄火,通訊系統早已全部停電,靠著飛機上的應急電源,機長終于和雅加達地面的塔臺取得聯系。
雅加達地面塔臺得知消息之后,立即進行了緊急磋商,決定對起降飛機進行安排,讓009號班機在雅加達機場降落。
片刻后,駕駛員羅杰對機長搖頭說:“不行,按照現在的滑翔速度,到不了機場,飛機就會觸地。”
機長心里咯噔一下,但是他還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他做了個手勢,示意羅杰起身,自己坐在了駕駛座位上。
穆迪機長冷靜地將飛機掉頭,并且試圖重啟引擎,只要飛機恢復動力,大家就能轉危為安。
然而,經過幾次嘗試,他的努力失敗了,引擎沒有任何反應。與此同時,飛機的高度不斷地下降,更可怕的是由于失去動力,飛行速度也在減慢。
此時的穆迪機長表面上依舊保持著鎮定,但是手心開始冒汗,全身在微微顫抖。他努力調整著飛機的角度,維持著飛機的平衡,企圖將機頭拉起來,但是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

飛機的引擎停轉之后,機艙內的供電系統也已經停止運作,空速表已經完全失靈。
機長憑借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速度到底是多少,顯然是不靠譜的。
這時候的飛機,成為斷線的風箏,飛機隨著氣流而不停波動,機長額頭上不斷冒出冷汗。
機艙中的情況更糟,兒童的哭聲和婦女老人的驚叫聲此起彼伏。
由于引擎停轉,系統沒電,氧氣面罩無法從客艙頂部彈出,空乘人員只好讓大家立即動手,人工取下來。
接著,乘務員又耐心地告訴大家,如何佩戴氧氣面罩。
其實乘務員心里明白,由于飛機已經斷電,制氧系統失靈,氧氣面罩已經完全成為擺設。
但現在教大家戴上氧氣面罩,至少能給乘客心理安慰,穩定大家的情緒,讓大家少一點恐懼。

此刻穆迪機長全身濕透,他也已經瀕臨崩潰,他看到駕駛員羅杰拿出了紙和筆,開始寫遺書。
聽了一會他抬頭問機長:“你想說點什么,我給你寫”。
機長對羅杰說:“親愛的珍妮,你要保重自己,照顧好我們的孩子。還有, 善待我那年邁的母親。”
說到母親,穆迪機長來了力量,仿佛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父親死于二戰,當時他們才結婚兩年,母親含辛茹苦將自己養大,如果沒有了他,母親的晚年將孤苦伶仃。
同時他又聯想并責備自己,飛機上這么多乘客,他們也有兒子,也有母親,他們怎么辦?
不行,我一定要活著,要拯救乘客,穆迪機長告訴自己。

他振作起來,像換了一個人一般,又開始一遍一遍地嘗試著重啟飛機引擎。
按照飛機墜地的大體時間來算,客機最多還有7次重啟的機會。
在重啟了6次之后,引擎依然紋絲不動。
機長告訴駕駛員:“告訴乘務員,給乘客發救生衣,告知乘客,讓他們不要慌,做好心理準備,飛機即將在海面迫降。”
話雖然這么說,機長卻仍舊沒有放棄,在做著最后的努力。

假如奇跡不能出現,飛機引擎不能重啟,迫降在海面這最后一點希望也會撲滅,飛機將會以高速墜海,機毀人亡,迫降?那只是美好的想象。
想到這里,穆迪機長開始最后一次重啟飛機引擎的嘗試。
機長用盡全身力氣,咬著牙按下了點火鍵,五秒鐘之后,飛機抖動了一下,駕駛員羅杰驚叫道:“機長,引擎開始運轉了。”說著他從背后抱住了機長。
很快,其它的引擎也一個個恢復了正常。
乘務員趕緊把這一消息告訴大家,她帶著哭腔,聲音顫抖著說:“女士們,先生們,飛機的引擎開始正常運轉了,給大家帶來的驚擾,我們表示道歉。”
話音未落,客艙之中隨即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乘客們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緊緊擁抱在一起。
飛機正常運轉之后,機長迅速地將飛機爬升至5000米高空,向雅加達機場飛去。降落機場時,客艙的前風擋玻璃上已經被糊上一層不知道什么東西,什么都看不清,穆迪機長只能降低速度,從邊上的一條細細的縫隙,觀察外面的情況,最終在塔臺指揮下,安全將飛機降落在跑道上。

艙門打開,乘客依次下了飛機,乘務員清點了人數,一個人也沒少,大家全都安然無恙。
過了幾分鐘之后,穆迪機長才在駕駛員羅杰的攙扶下走下舷梯,飛機降落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飛機著陸之后,他癱軟在駕駛艙里,一時竟無法起身。所有乘客站在停機坪列隊,向英勇的穆迪機長致敬。
9號航班死里逃生的新聞很快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關于事故原有的猜測也眾說紛紜。
沒有人劫機,沒有雷電,飛機四具引擎為什么會同時熄火呢?
很快,一個由波音公司工程師和航空公司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成立了,他們經過認真調查后得出一個驚人結論:
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是火山灰。
當時爪哇島西部的加隆岡火山爆發不久,在印尼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大家正在加班加點清理火山灰。

由此引起的火山灰吹到了13000米的高空四處飄蕩,火山灰和機身長時間摩擦,最終產生了放電現象。
更可怕的是,飛機的引擎也吸入了火山灰,導致內部溫度驟升。而且火山灰也見縫插針進入了油箱當中,最終導致輸油管梗阻,發動機失去動力而熄火。
引擎為什么后來又恢復工作了呢?
原來飛機失去動力之后,高度不斷下降,飛機的引擎停止工作,內部溫度自然也隨之下降,而大量附著在機身上的火山灰也被氣流吹跑,逐漸脫落。
在機長不懈的努力下,飛機引擎終于啟動,大家化險為夷。

這次事件也給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帶來了深刻教訓,大家開始提防火山灰這個隱形殺手,飛機起飛前沿途航道有沒有火山爆發以及火山灰,也成為航空公司考慮的首要問題。
那位拯救飛機和乘客的勇敢機長得到了航空公司的嘉獎,并將安全飛行的記錄一直保持到了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