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不信你問問秦始皇,為什么要起個“始皇帝”的名號,就得到答案了。
然而,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鐵打的河山,流水的王朝,改朝換代是歷史規律,誰都無法抗拒。
即使是被史學界公認的強盛王朝——大唐,也不過只有289年壽命,在歷史長河中,是一朵不大不小的浪花。
不過唐太宗李世民當初可不是這樣想的,他也像秦始皇那樣,希望江山永固,子子孫孫無窮盡,江山永遠姓李,無限傳承下去。
歷史上最希望江山長久的,莫過于開國皇帝,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是對唐王朝的貢獻一點都不比唐高祖李淵小,遠超他的這個父皇。
中國歷史上最沒有爭議的盛世——貞觀之治,就是李世民親手開創的。
貞觀年間,中國經濟最繁榮,國際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大,現在國外為什么會有唐人街,沒有明人街,清人街?
正是有了貞觀之治,才有了后面唐明皇李隆基時期的開元盛世,正是他的開明的統治,才為大唐的盛世夯實了基礎。
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不是吹出來的,不是像乾隆那樣通過官宣打造的,甩其它盛世幾條街。
李世民是實至名歸的明君,是毫無爭議的千古一帝,《資治通鑒》的作者,宋朝歷史學家司馬光對他不吝贊美之詞——“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就連自我感覺良好,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也由衷地說:
“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于至治。”
由于歷史的局限,這樣一位明君也不可能有“天下為公”的理念,而是跟所有封建帝王一樣,把天下當做李家的私有財產,為了江山能永遠姓李而處心積慮。
為了能讓江山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唐太宗李世民除了重視接班人培養接班人,還煞費苦心,作出了不少努力。為了保證權力順利交接,為了不讓外人篡奪江山,唐太宗晚年,更是處心積慮,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李世民晚年,一個神秘的預言在都城長安不脛而走:“女主昌”、“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聽了之后,起初很是不以為然,并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女人地位一直很低,不能上學,不能參加科舉,更不能當官,從秦漢到隋唐,封建社會將近千年,連個女縣令都沒有,怎么會有女人當皇帝,篡奪政權,純屬瞎掰。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前后,金星多次在大白天出現,對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來說,可是個不祥預兆。
李世民不敢怠慢,立刻請史官占卜,看看到底是什么征兆。
史官搖頭晃腦占卜了一番,言之鑿鑿地說:“女主將興起。”唐太宗聽了就有點走心了,心里產生了疑慮,難道這事兒是真的?
這時候,民間又出現了一個手抄本——《秘記》,里面也談到了政權更迭的事,而且說得更加具體:“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
這幾乎就是把謎底完全揭開了,時間和人物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唐太宗已經是第二代,唐朝三代之后,就是唐太宗兒子之后,政變就會發生,江山就要易主,李家將退出歷史舞臺。
換言之,危險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李家父子和無數大征戰四方打下的江山,就要變色,等于為他人作嫁衣裳了。
這些留言全都戳中了唐太宗敏感而脆弱的神經,成了他的一個心病。
這時候,唐太宗不得不重視起來,開始百倍警惕。
不過李世民還是對女人奪權這事兒有些不相信,而是懷疑是不是某個男子有個什么女性化的外號。
果然,有個人對上號了。
此人不是別人,是大唐將領李君羨。
李君羨早年跟著李世民作戰,出生入死立了不少戰功,比如勝宋金剛、敗王世充、虐竇建德和劉黑闥、與尉遲敬德一起大破突厥等等。
唐太宗賞罰分明,登基之后也給了他相應的榮譽和地位。讓他擔任左武候中郎將,封武連縣公爵位,還把保衛京城的重任交給他,讓他駐防玄武門。
但是在一次宮廷晚宴上,李世民突然聽到有人喊李君羨“五娘”。李世民先是啞然失笑,琢磨過味兒來則大驚失色,趕緊打聽,原來李君羨竟然有個小名叫“五娘”!
古人生了男孩如果非常嬌慣,害怕不能長大成人,都會當女孩養著,讓他穿女孩衣服,叫女人名字,不過是小名,或者說是乳名,長大就不叫了。
偏偏晚宴上,李君羨遇到了小時候的朋友,喊出了他的小名。這一喊不要緊,可就害苦了李君羨,把他送上了斷頭臺。
唐太宗無意中得知了這個信息后,開始不淡定了,心下忐忑不安。
這個外號觸動了他心中那根脆弱的神經:這個李君羨,官職帶武(左武衛將軍)、爵位帶武(武連縣公)、籍貫帶武(武安縣人)、防地帶武(駐防玄武門)、小名帶五(五娘),竟然連著五個武!還暗合是女性的所指!莫非此人就是讖言中的“女主武王”?!
更重要的是,這個李君羨政治上不清白,跟呂布類似,是三姓家奴、倒戈將軍。他先是效忠魏公李密,李密兵敗后,又跟了鄭王王世充,最后才投奔我們李家。
李君羨啊李君羨,不是寡人心狠,誰讓你這么多巧合都碰上了?為了大唐江山千秋萬代,朕也只能這樣做了。
不久,唐太宗就找了個茬,先是剝奪了他禁軍職務降職到外地擔任刺史,后來又找個借口把李君羨殺了,并抄了他的家。
殺了李君羨,唐太宗并沒有高枕無憂,抱著“寧可錯殺三千,決不放過一人”的打算,他計劃來一場大清洗。
唐太宗就把太史令李淳風悄悄召到身邊問:“《秘記》上所說的傳言,真有其事嗎?”
李淳風回答說:“我仰觀天象,俯察歷數,這個人怕是已經在陛下宮中了,而且還是陛下親屬,從今往后不超過三十年,這個人就會登上皇帝寶座,并對大唐皇室子孫進行大屠殺,殺得不剩幾個,其征兆已經基本上形成了。”
唐太宗一聽急了:“那我把有嫌疑的統統殺掉,是不是就能讓大唐躲過這一劫了?”
李淳風答道:“此乃天命,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哪怕你真的搞大清洗,殺的也只能是無辜,真正應該稱王的人,命大著呢。”
李淳風接著說:“而且現在距離那人登上皇位還有三十多年的時間,到時候那人年紀也大了,做事也不會那么過分,對大唐江山不至于造成太大危害。”
“假如皇上真的殺了那個人,上天會很生氣,到時候還會再派一個人過來,那人肯定年輕力壯,那樣的話,恐怕陛下的子孫會死得更慘。”
唐太宗一聽,覺得也有一定道理,也只好把清除禍患的事放到一邊,暫時不再惦念《秘記》里所說的事。
李世民除了依靠李淳風來預測唐王朝的未來走向,還有一個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跟李淳風齊名的袁天罡。此人是相術大師,眼光獨到,看人非常準。
因此李世民也多次召見袁天罡,讓他給預測一下自己百年之后的大唐政治走向。
在談到“大唐能維持多久”時,袁天罡說了這樣一句話:
豬上樹時。
可是,李世民聽了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去世,也沒有參透弄懂這句話的含義。
其實袁天罡這樣做,不排除也是見風使舵,是機會主義。
有個笑話說,皇上冊封太子,人們都說太子萬壽無疆,唯獨有個大臣幽幽來了一句:“太子活不過一百歲。”
聽到這話,皇上立刻將這位大臣問斬,大臣不過是說了句實話而已,卻遭遇無妄之災。而李世民問袁天罡大唐壽命時,如果實話實說,肯定不得好死,起碼不會有好果子吃。
因此,袁天罡就長了個心眼,心說我不能實話實說,而是耍了個滑頭,說:等豬上樹。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不排除豬的祖先可能是會上樹的,但后來經過人類多年的馴養,它已經成為家畜,早已經失去了爬樹的功能了呀。
豬蹄根本沒有抓力,樹上即便是長滿鮮嫩可口的白菜,豬也望樹興嘆,上不了樹嘛。
網上不是有句話嗎?男人靠得住,豬都會上樹,這句話的意思說男人的話不可信,當然這是對我們男同胞的偏見,但是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豬是不能上樹的,這是幼兒園孩子也知道的常識。
袁大師說那話的意思,是大唐根本就沒有亡的一天,會長盛不衰,江山永固。
說白了,是討皇上開心的,好話誰都愛聽。
據說袁天罡此言一出,滿朝文武歡欣鼓舞,報以雷鳴般掌聲,唐太宗聽了也樂得合不攏嘴,不住夸贊袁天罡:“袁先生,你在學術上的態度,簡直是太認真了。”
當然,如果據此責備袁天罡大師不實話實說,沒有專家的風骨,沒有職業素養的話,袁天罡絕對不服,會大聲喊冤。
袁天罡說,我不是在拍馬屁,不是在褻瀆大師這個光榮稱號,因為我們這一行還有個行規,就是“天機不可泄露”。
看看,人家說的多義正詞嚴、理直氣壯。
相術為天地之道,袁天罡看相入神,有口皆碑,但是他同時還有一個底線:那就是天機不可泄露。
如果讓誰都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么事,時間的意義又何在?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你說天機不可泄露,在關鍵問題上三緘其口,那你還是什么預言大師?豈不是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如果你在大街上擺攤看相,人家給錢后,你搖搖頭:“天機不可泄露”,人家非砸了你攤子不可。
其實縱觀袁天罡的看相歷史,也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他當見到襁褓之中的武則天時就驚嘆不已,預測說:“如果是女子,那這孩子以后可為天子。"
又比如,袁天罡曾經給杜淹、王珪、韋挺三人看相,說他們日后能當五品大官,但是將來還會遭到貶職。
難道袁天罡說這話的時候,就忘記了“天機不可泄露”的道理了嗎?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袁天罡怕實話實說會讓唐太宗發怒,砍了他的腦袋。
你袁天罡會看相會預測,就不能預測一下自己會不會死在李世民手里?看來他還是心中沒譜,不知道李世民會不會殺他,他更不會知道自己是陽壽多少,要不然就不用拍馬屁、說假話了。
袁天罡到底會不會預測,有沒有預測到唐朝的壽命?
支持者說預測到了,這里的“豬”說的是若干年后唐僖宗時期的節度使——朱溫。
正是朱溫利用黃巢起義天下大亂的機會,奪取了兵權,控制了皇帝,最后滅亡唐朝取而代之,建立后梁。
亂世出英雄,黃巢起義爆發后,朱溫組織軍隊鎮壓起義,立下汗馬功勞,維護了搖搖欲墜的大唐統治。因此受到皇帝重用,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
朱溫從此步步高升,控制了大唐軍隊,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進一步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將皇帝變成傀儡。
天佑元年(904年),朱溫用槍桿子逼著唐昭宗遷都洛陽,不久將昭宗謀殺,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撕下僅存的遮羞布,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統治289年的唐王朝壽終正寢。
這樣說來,袁天罡不是蒙事的“磚家”,是貨真價實、料事如神的專家。
但既然袁天罡看得那么準,當李世民問他的時候,為什么不直接說出實情,還搞一個怪異拗口的“豬會上樹”概念作甚?這種似是而非的預兆,也難怪唐太宗會永遠猜不透。
袁天罡算不出來自己的陽壽有多少,因為他不知道李世民會不會要他的命。
俗話說:醫不自治,卦不自算,算卦的只能給別人算,算不出自己的吉兇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