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他們以武力手段控制住了前來西安視察的蔣介石,以此來脅迫其放棄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發生以后,在全國范圍內都引起了震動,堂堂一國元首被軍隊挾持,這樣的場面,恐怕千百年來都難以見到一次。
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訴求十分簡單,不為權也不為財,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蔣介石放棄圍剿紅軍部隊,驅逐日寇,復我河山。
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這一舉動,無異于是拿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做賭注,為了能夠達成國共雙方的合作,在控制蔣介石的第一時間,張學良便向延安發出邀請,請延安方面派人來進行協商,一起共商大計。
當延安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立馬做出了回應:派派周恩來、葉劍英、秦邦憲等人火速前往西安,力爭用和平手段解決事變危機,團結抗日。
一時間,全國的目光聚集于西安城這座千年古都,人人都知道,在這里即將要發生的事件,將影響整個抗戰的走向。
此次談判事關重大,此時的西安城內,張學良和楊虎城雖然已經控制住了蔣介石,但是二人所能控制的區域也僅僅只包括關押蔣介石的院子和本部的兵營,在西安城內,仍然有著大批的國民黨官僚,特務機構正在四處尋找機會,想要“勤王護駕”。
除了國民黨人以外,就連當時身處東北的日本人也宛如嗅到腐肉味的禿鷲,密切的關注著西安城的一舉一動,對于日本人而言,他們一面渴望能夠破壞國共合作,一面渴望能夠伺機殺死蔣介石,這樣中國勢必大亂,日本人好趁此機會,進軍中原。
所以,在周恩來一行人前往西安城的同一時間,有大批的日本間諜也進入了城內,四下潛伏起來。
考慮到各方勢力的暗中較量,為了保證談判順利進行,當時的黨中央還派出了一位保衛經驗豐富的干將隨行前往,那就是日后成為新中國開國大將的羅瑞卿。
這一年的羅瑞卿只有30歲,名義上的職務是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教育長、副校長,甚至連軍職都算不上,雖然羅瑞卿看似不起眼,但在此之前,他已經有著長達數年的地下工作經驗,深諳情報與反間諜工作,曾經被稱之為“中國捷爾任斯基”,由他來隨同前往最為合適。
于是,羅瑞卿也火速被派往西安,擔任我方代表團的保衛工作。
中央代表團進入西安城的這一過程,整體上來看還是相當順利的,為了能夠促使談判如期進行,張學良給予了絕對的配合。他不但還派出了一支精銳小隊,通過自己的專機,接周恩來一行人抵達西安,還特地選出了自己名下的一處公館,用于接待。
在這座公館四周,張學良布置了數千人的兵力,這些人全都是來自東北軍的嫡系,對于張學良絕對忠誠,以此來保證中共代表團的安全,沒有代表團成員的批準,無論是來自軍統還是政府,任何級別的官員,都不得入內。
單從表象上來看,這番防御還是十分嚴密的,幾乎不可能出現危險,然而,當羅瑞卿第一次抵達公館之時,就不禁皺了眉頭,原來,公館固然固若金湯,但是公館所處的位置,實在不利于保衛——這座公館居然位于西安鬧市中央。
每天早上天沒亮,屋外就已然人來人往,一片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處處都是商販的叫賣聲,如果有人想要潛伏于側,簡直不要太容易。
而且負責保衛的東北軍官兵對此也習以為常,羅瑞卿幾次找他們商量,對方都表示沒辦法,總不至于把所有路人都抓起來吧?
為此,羅瑞卿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可一點都不輕,代表團的安全,最終還是要靠自己,不能寄托到張學良的頭上。
羅瑞卿是臨危受命的,身邊人手有限,想要對整個街道和市場進行嚴密監視,是根本不可能的,思來想去之后,羅瑞卿做出了一個決定,反正自己不是代表團成員,不需要跟著談判,那干脆就化妝成小販,臥底幾天。
想到這里,羅瑞卿托人找來了一身行頭,租了一個小攤,開始了自己的臥底生涯,每天清晨就早早守在公館門口,尋找可疑人員。
在臥底的前幾天,羅瑞卿并沒有任何收獲,市場上雖然也有一些特務,但一眼便能看出是國民黨方面用來監視的,對方沒舉動,自己也沒必要招惹,除此之外,市場上人來人往,但都沒有可疑對象。
然而,在代表團入駐公館的幾天之后,羅瑞卿突然發現,在公館的對面,不知何時突然開張了一家看牙醫的新店,這讓羅瑞卿猛然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
通常情況下,鬧市區房價高,牙醫又不是飯館茶樓,是不需要開在這里的,其次,這家店的開張格外的冷清,既沒有放鞭炮,也沒有搞大酬賓,招牌也很小,似乎特意不想讓旁人知道一般。
出來做生意的哪有不讓旁人知道的道理,如果非要有,那就說明對方的目的,根本不在于錢,這讓羅瑞卿的心里,浮現出了一絲不好的預感,他意識到,這家牙醫店似乎并不尋常。
在之后的幾天里,羅瑞卿調整了自己的攤位,開始日夜觀察這家牙醫診所。
他發現,診所平日里沒有店員,只有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醫生,客人不多,老板似乎也沒有到周邊店鋪串門的打算,每天準時一開張,準時收攤。
為了摸清對方的虛實,羅瑞卿找了一個同志假裝牙疼,去找對方看病,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位同志看病回來的時候,居然還真的拿了一包專治牙疼的藥,還盛贊這個大夫醫術不錯。
即便是看到這一幕,羅瑞卿還是不放心,決定自己親自去看看,刨個究竟。
為了防止對方察覺,這一次,羅瑞卿沒有用牙疼作為理由,居然找來一塊石頭用力砸在了自己的門牙上,流著滿嘴的鮮血,沖進了店鋪。
看到他的這番模樣,那名老大夫嚇了一跳,連忙安排他坐下,為他醫治。
在對方忙碌期間,羅瑞卿開始對店鋪進行打量,他發現,這里的設備并不多,整體上來看十分簡單干凈,大夫手藝也是相當專業,不但人麻利,動作更是干凈果斷,沒一會便給他處理好了傷口。
雖然對方手法專業,但是,羅瑞卿還是從他的身上看出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那便是他的氣質,雖然對方已經相當年邁,但是,他的身上沒有一絲的老態,反而精神矍鑠,行動靈敏,這在其他這個年齡的老人身上是很難看出來的,或者可以說,這是只有軍人才會擁有的特質,作為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老兵,這一點,羅瑞卿絕對不會看走眼。
因此在敷好了傷口,羅瑞卿并沒有著急走,而是坐了下來假裝熱情和他聊了起來,試圖從對方的話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這位大夫操著一口東北方言,自稱是來自東北,為了躲避日本人才跟著少帥張學良一起逃到了西安,在當時,西安城里的確有著不少東北難民,老大夫的這一番話確實也沒問題。
但就在這個時候,羅瑞卿看見診所墻上有張畫像,上面掛著的正是一代名醫孫思邈。
看到這里,羅瑞卿靈機一動,笑瞇瞇的詢問道:“老先生,這上面掛的是誰啊?”
對方看到這,驕傲的回答道:“這可是我們行醫人的祖師爺,孫思邈!”
然而,羅瑞卿并沒有就此停止詢問:“咦,您說這孫思邈究竟是哪個朝代的人呢?”
聽到這個問題,大夫明顯一愣,在思考一番以后,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大概是秦朝的吧?”
聽到對方這樣回答,羅瑞卿不動聲色,反而繼續追問:“喲,那他還是秦始皇的臣民呢,該不是也是陜西的鄉黨吧?”
看到羅瑞卿的這番反應,這位大夫以為自己答對了,一面就坡下驢,一面還賣弄起了自己的見識:“是啊,他的老家就在韓城縣,那里現在還有他的墓。”
孫思邈的墓地的確是在韓城縣,但是,他可不是韓城縣本地人,孫思邈的老家來自陜西銅川,是唐朝人,與秦朝相差十萬八千里,對方看著也不像是糊涂人,居然連這個問題都能打錯,還說得信誓旦旦,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
此時此刻,羅瑞卿已經確定,這位大夫絕對不是中國人,很有可能是日諜假扮的!
想到這里,羅瑞卿表面不動聲色,笑呵呵的結賬走人,結果剛一離開,他就交了幾位負責安保的東北軍戰士,下達命令:“我看過了,這屋里的牙醫是個日本特務,馬上抓起來。”
聽到這里,東北軍士兵一愣神,雖然懷疑,但還是按照羅瑞卿的吩咐行動,令人想不到的是,看到士兵闖進來,這個老頭的身手瞬間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沒等東北軍問話,他便立馬推翻桌子試圖逃跑,行動之敏捷宛如一個大小伙子,看到這里,幾個東北軍不再對其身份有所懷疑,幾個人立馬沖了上前去,廢了大力氣才算抓住了他。
后來經過一番審訊之后,對方還是咬死自己是東北人。
羅瑞卿倒也不廢話,直接命人搜查牙醫診所,結果,人們果然從中發現了一座間諜電臺和特務工具,現如今人贓并獲,老頭也無從抵賴,交代了自己的身份,承認自己是一位來自關東軍的特務。
羅瑞卿究竟是如何識破這位特務的身份呢?難道他真的可以靠著三言兩語就套出情報來嗎?
多年以后,有人曾經問過羅瑞卿本人,羅瑞卿坦言道,其實自己當時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確定對方的身份。
可誰知,就在羅瑞卿快要走的時候,牙醫轉身忙碌時,對方突然無意間輕聲嘟囔出了一句日語,盡管對方的聲音很低,但是當這句話一出口,羅瑞卿還是渾身一激靈,原本羅瑞卿此時已經十拿九穩了,聽見這句話,他已經可以百分百確定,對方正是一名日本特務!
由此可見,想要搞好反特這條路,不單單要有豐富的經驗,有時候耳力也是相當重要的。
就這樣,在羅瑞卿的保駕護航之下,西安談判順利結束,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通常來說,后人聽到羅瑞卿這個名字時,會不由自主的認為他是一位戰將,而非情報工作者,但是,從這件事情上來看,我們不難看出,羅瑞卿的能力絕非運籌帷幄這么簡單。
或者可以說,正是他對于情報工作的嫻熟,才造就了多年后他的軍事成就,1942年5月24日,羅瑞卿參與反“掃蕩”行動,在這一過程中,他再度發揮了自己情報工作的能力,利用著遍布太行山的耳目,清晰地把握著日軍的動向。
每每日軍發起集結他都能充滿智慧的做出應對,幾番輾轉騰挪之下,奇跡般地粉碎了日軍的“鐵壁合圍”,在當時,他的這一表現還受到八路軍總部的贊揚。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正是因為看中了羅瑞卿在情報工作上的能力,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并沒有選擇讓羅瑞卿留在部隊,而是任命他擔任新中國第一任公安部部長,繼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光發熱。
在這份職務上,羅瑞卿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不但順利度過了建國初期的混亂狀態,還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經驗豐富的干警,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