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是三國牛人曹操的發明。三國時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經濟遭受重創,軍隊的日子也不好過。
為了彌補軍費不足,曹操從董卓盜墓事件中受到啟發,專門成立一個兵種,當然這個兵種是地下組織,對外是保密的,所以這個組織只有一個代號,啟幕大隊。啟就是開啟,幕是墓的諧音代指"墓",在啟幕大隊里上班的叫摸金校尉,他們一般不用上前線打仗,待遇也比較高。因此,能到被分配到那里上班的人很叫人羨慕。
但并不是有力氣就可以當摸金校尉的,必須是高學歷的人才能勝任那份工作。
因為古人埋葬講究陰陽五行什么的,需要精通易經八卦,還需要了解風土人情,具備一定的歷史和考古學知識,才能多快好省地了解墓穴結構,挖到有價值的寶貝。
為什么要具備蘇聯衛國戰爭的歷史知識呢?因為這跟他們的工作性質有關。
因為二戰時候蘇德戰爭是歐洲戰場的重頭戲,蘇聯的歐洲部分是衛國戰爭的主戰場,是兩國軍隊較量的地方。
在那場戰爭中,蘇德雙方有超過千萬軍人死在戰場上,軍人死后就化作一副枯骨、或一片黃土,沒有什么價值,但兩國軍人隨身攜帶的物品有可能就是寶貝,因此挖土黨也就應運而生。
其實在當時,那些犧牲在戰場的軍人以及他們攜帶的東西并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因為那些軍人大多是死在了激烈的戰斗中,有的被炮火掀起的土石掩埋,有的是死于碉堡暗道,還有的死在了戰車上,戰斗結束后被戰友或者當地人草草掩埋。
盡管那些陣亡者帶有隨身物品,但他們一不是貴族,二不是土豪,又是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他們帶的東西莫非是水壺,彈夾和食品袋,沒有多大價值,蘇聯人不缺這個,最多只能賣給破爛王,賣不了幾個錢,跟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不值得。
舉個例子,一枚當年的二級鐵十字勛章在歐洲市場可以買到五千歐元,這還是七八十年代的行情。如果擱到現在賣一萬歐元應該不成問題。而一支德國造的MG42機槍至少也能買一千歐元,如果能僥幸挖到哪位德國軍人寫給老婆的情書或者是從德國下來的一封普通家書,價值就難以估量,賣幾萬歐元都沒有問題。哪怕是在當年戰場上挖到了蘇軍女護士的一個發夾、一個梳妝鏡子,都能賣個千兒八百的。
說到這里有人就會質疑,蘇德戰爭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那些槍支彈藥還沒有大大的變化,戰士們當時的生活用品掩埋在土里??峙略缇兔婺咳橇税?,怎么還能拿去賣錢?如果那樣,我國為什么沒有挖土黨?
因為俄羅斯跟我國不同,我國人多地少,當年的戰場不是被高樓大廈占據,就是種了莊稼,想去尋找寶貝是大海撈針。而且當年死在戰場上的當官的日本軍人很少很少,死在戰場上的中國軍官也不多。
而俄羅斯地廣人稀,好多戰場沒有太大變化,有的還是當初的模樣,這就為挖土黨工作帶來便利。
而且俄羅斯的土壤是弱堿性的,對金屬和其它物品的自然腐蝕也很小。如果碰巧戰場是沼澤地的話,那里滋生的氣體對遺留物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首先來說,那些遺留的軍品大多是破水壺和爛子彈袋子,有價值的東西太少,有幾個軍人能佩戴勛章的?那是非常小的概率。而且陣亡的勛章佩戴者,死后尸體大多被搶運回國了。
都說物以稀為貴,那些普通士兵的武器價值很低,有價值的勛章、佩劍和元帥使用過的手槍,數量也少得可憐。而且那些有價值的數量少得可憐的寶貝,還是分布在交戰區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下面,想找到無異于大海撈針,比買彩票中頭獎的要難多了。
咱們的盜墓賊為什么可以暴富,一是因為墓中的文物集中,好風水的地方一般都會有大墓,不難找。雖然操作難度大了點,但都是有的放矢。
咱們的盜墓賊都是大盜,鋌而走險的家伙,他們幾乎個個身價不菲。而那些俄羅斯的挖土黨則是社會底層,打著軍迷的旗號,其實是一幫好吃懶做的家伙,他們也是俄羅斯經濟不景氣的受害者,他們的收入不比上班高多少。而且,他們的工作危險系數可不低,挖出個地雷炸彈什么的,不算特別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