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最佳的進補季節來了。
的確,“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冬天補得好,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抵御嚴寒的天氣,還能起到氣血充盈、增強體質和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
廣東的老百姓就常說:“唔補好易老”,主要是指身體機能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氣色狀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你有沒有發覺,給自己或家人進補時,總是虛不受補,吃了打水漂;甚至補到上火、流鼻血等。
這是因為你沒有根據自己的體質,補錯了!所以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講如何科學進補,調理體質。
民間對進補的印象,是食用一些滋補力度較強的藥材和食材,尤其是一些名貴藥材。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中醫認為,“進補”就是指通過進食一些食療藥膳來補益身體,提高自身正氣。而這里的食療藥膳,并不局限于人參、鹿茸、阿膠、燕窩等名貴藥材。進補的效果與藥品本身的價格并無關系。
很多人進補時,使用熱量較高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鹿肉等,雖然冬天食用一些脂肪含量高的肉類有助于抵御寒冬,但是從中醫的角度,這些肉類性質多偏溫熱,若加以溫補類藥材,則其性質更為溫熱,那些本身陰虛火旺的人吃了就容易引起上火、流鼻血。
其次,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上述這類畜肉(也叫“紅肉”),本身富含飽和脂肪酸,對血脂和血壓不利。
對于進補,有些人認為:吃得多就補得多,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于是經常羊肉、雞肉等不間斷,人參、鹿茸等名貴滋補中藥也沒少吃。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長時間大量食用這類補品,不易被胃腸吸收,甚至會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尤其是對于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反而會讓身體變得更虛弱。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人們千萬年來總結出的自然規律。冬藏,“藏”的不僅是收獲的食物,還有身體正氣的“儲備”。
中醫養生講究“法于自然,順時養生”,而秋冬季節陽消陰長,秋冬宜養陰,有助于護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既然要養陰,就不能過食太多助陽的東西如羊肉、鹿茸、人參等;而本身存在陽虛情況的人群,也需合理食用為宜。
此外,順應天時,可以多吃應季之品,如淮山、蘿卜、白菜等。
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中,氣候各不同。西北地區冬季寒冷,可以適當熱補或溫補;南方氣候溫和,進補則不應過多食用牛、羊肉等溫熱明顯的膳食,而該選用雞、鴨、魚類等清補甘溫的食材;而高原山區氣候偏燥,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如果蔬。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進補自然也要合乎個人體質,進行對癥調理方為上策。《黃帝內經》中就有“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養生理念,氣虛者補氣;陽虛者需助陽得當;陰虛者滋陰潤燥。
中醫依據人的陰、陽、氣、血、津液的偏頗失衡狀態將人的體質劃分為九種:
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郁質、平和質和特稟質。
而在進補的問題上,并不是所有體質都需要“補”的。按照《黃帝內經》“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實性體質所需要的是“瀉”,虛性體質才需要”補“。而上述九種體質中,只有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屬于虛性體質,是需要適當進補的,但進補方法各有不同。
【癥狀表現】總感覺疲勞乏力、動則氣喘吁吁、面色黃白、虛汗多、易感冒。
【進補法則】補臟腑之氣
【補益藥品】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當歸、茯苓、靈芝等(名單非組方,僅作列舉)。
【補益食品】肉類有雞肉、牛肉、鵪鶉、豬肚、泥鰍、黃鱔、淡水魚等;果品類有大棗、葡萄干、蘋果、龍眼肉、橙子等;蔬菜類有白扁豆、淮山、蓮子、白果、芡實、南瓜、蓮藕、土豆等。
【藥膳推薦】參芪烏雞湯(烏雞1只,人參30克,黃芪20克,生姜3片)
【癥狀表現】手腳冰涼、怕冷、常困倦嗜臥、小便清長、大便溏爛。
【進補法則】宜溫補陽氣
【補益藥品】巴戟、肉桂、鹿角膠、菟絲子、桂圓、淫羊藿、補骨脂等(名單非組方,僅作列舉)。
【補益食品】肉類有羊肉、牛肉、鹿肉、雞肉、海參、鮑魚、蝦等;果品有核桃、松子、板栗、榴蓮、荔枝、櫻桃等;蔬菜有韭菜、南瓜、山藥、黃豆芽等;調料有茴香、桂皮、花膠、姜等。
【藥膳推薦】當歸羊肉湯(羊肉300克,當歸30克,紅棗3棵,生姜5片)
【癥狀表現】體型偏瘦、面色潮紅、性急活潑、易口干咽澀、大便干燥、皮膚干燥、睡眠不好。
【進補法則】宜滋陰生津潤燥
【補益藥品】山藥、沙參、銀耳、女貞子、石斛、玉竹、阿膠、龜甲膠、地黃、麥冬等(名單非組方,僅作列舉)。
【補益食品】肉類有豬肉、兔肉、鴨肉、烏魚、龜肉、海參、牡蠣、鮑魚、淡菜等;果品類有石榴、葡萄、枸杞子、蘋果、梨子、枇杷、桑葚、西瓜等;蔬菜如冬瓜、絲瓜、黃瓜、菠菜、百合、銀耳等。
【藥膳推薦】石斛枸杞水魚湯(水魚肉[即甲魚]300克,石斛20克,枸杞子10克,姜3片)
虛性體質在長久的生活之中若得不到調節,可引致各類疾病的發生:
氣虛體質:
易致各類慢性炎癥疾病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內臟下垂疾病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和便秘脫肛等;以及自汗癥、遺精早泄、女性月經過多等。
陽虛體質:
女性月經紊亂、痛經;男性性功能低下、早泄;下肢浮腫;慢性腸胃炎等。
陰虛體質:
便秘、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失眠多夢、耳鳴、遺精等。
體質調理是一項復雜而專業的事情,很多患者虛實夾雜,單憑癥狀難以識別,尤其是已患有一些疾病的患者,則需要標本兼治,先解決疾病的主要矛盾,再進行虛性體質的調理。
因此,若您有體質存在明顯的偏性,或不清楚自己屬于何種體質,建議還是先找醫生面診咨詢。
想了解更多健康養生問題
可長按下方二維碼
進群交流
(長按圖片即可預約醫生)
簡介
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先后擔任龍華醫院婦科主任、婦科教研室主任、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辦公室主任和科技處處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不孕不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婦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0年獲上海市衛生局優秀青年臨床中醫師“希望之星”稱號。
共承擔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疾病聯合攻關項目”和市科委、市衛生健康委項目17項;參編《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中醫婦科實訓》;在《中醫雜志》和《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等雜志上發表臨床研究論文35篇。擅長
不孕癥、復發性流產、月經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和卵巢早衰、更年期綜合征、產后病的膏方調理。
出診時間
周三下午 固生堂上海神華中醫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