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剛記事的時候,模糊的記憶中見過小姑幾次面,后來聽奶奶說小姑遠嫁山西了,至于婆家為啥找那么遠,不得而知。奶奶說我還有大姑和二姑,我沒見過面,可惜大姑二姑都因生病沒治好,都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大姑去世的時候才二十八歲,可憐的二姑也只有三十三歲。奶奶嘆了口氣說:“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醫療條件差,能有口吃的就很好了,哪有錢去醫院看病啊,不比現在想買啥藥就買啥藥,你的兩個姑呀,如果趕上現在這個好社會的話,或許能夠有救,這都是命啊。”奶奶一邊說,一邊抹著傷心的眼淚。
小姑兄妹四個,上邊兩個姐姐,下邊一個哥哥(也就是我爸爸),小姑排老四,所以家里人習慣叫她小四,或許有哥有姐緣故吧,小姑從小就被奶奶慣得不行,脾氣大,性子急,一副大小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聽爸爸說,小姑讀完高中就不上了,當年女孩子能讀書到高中,已經是不錯的家庭了,家景不好的,早早地就退學干活、結婚做了家庭婦女。她從年輕就是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性格活潑開朗,思想進步,熱心有主見的女子,接受過新的教育,屬于新時代個性很強的女性。
自從小姑嫁到山西后,我就一直沒去過小姑那兒,直到八歲那年,爸爸第一次帶我去了小姑家,是坐火車去的,那個時候沒有表也不知道幾點,黑燈瞎火地坐了一晚上,只聽見火車有節奏的咯噔、咯噔響著。也不知道多長時間,隨著吱吱刺耳的剎車聲,只聽見列車員高喊著:“太原車站到了,終點站到了,各位乘客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準備下車了?!北澈脰|西我跟著爸爸,隨著擁擠的人流來到出站口,小姑和姑父已在站外等候,姑父操著一口山西老西腔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吾呀吾呀,來了呀,累了吧。”姑父的山西話我是一句也沒聽懂,只覺得好笑,小姑叫了一聲哥就哭得說不出話來,和爸爸緊緊抱在一起,我看見爸爸也哭了,畢竟好多年沒見面了,姑父在一邊催促著:“好了呀、好了呀,莫哭,趕緊回家說話吧?!?/span>
小姑家住太原市尖草坪區的柴村,一個大院子寬敞整潔,北面是五間正房,還有東西偏房、大門樓子,西南兩面環山當地人管他叫西山,四面有路,綠樹滿山,景色宜人,出行非常的方便適合居住。小姑有一個兒子,二個女兒,(一個表弟,兩個表妹),一家五口平凡而又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大院里。
在小姑家住的那段日子里,我還鬧出了一個“意外”。小姑讓她小姑子(姑父的妹妹)帶著我和表弟表妹們去商場玩,商場太大人又多,商品琳瑯滿目,三轉二轉我和他們走散了,人生地不熟的、說話又聽不懂,當時我也是嚇懵了,好在我記性好,出了商場門,靠著記憶順著道邊一個人找到了姑家。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的功夫,姑的小姑子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跑回家,還沒進大門就大聲喊叫著:“哥、嫂子可不得了了,孩子丟了,小海(我的小名)找不見了,急死人了?!甭牭胶敖新暎职?、姑、姑父一起出來,告訴她我剛回來。她小姑子沖進屋里一把抓住我,操著一口山西話連珠炮般大聲訓著我:“你咋一個人回了嘛,咋不告俺一聲嘛,你可把哦嚇壞了,以后可不敢自己跑了阿?!蔽冶凰摹斑B珠炮”嚇得不敢說話。多年之后,再去小姑家的時候,又見到了當年訓我的那個姑,當年活潑年輕,性格率直的姑娘,已是滿頭白發年近七十的老人了,閑聊中又說起了那場“意外”,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1987年末,爸爸接到小姑的電報說姑父得了病,爸爸和娘商量著讓我去山西看姑父,爸爸不停地詢問我自己去能不能行,我告訴他我長大了,自己去沒問題。娘給我收拾好要帶的東西和路費,把我送到火車站,一個勁地囑咐著,什么第一次出這么遠的門,在火車上注意著點啊,什么下車的時候拿好東西啊等等。經過一夜漫長的長途顛簸,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坐了多長時間,終于第二天早上到達了太原火車站。
隨著簇擁的人流很快來到出站口,姑和姑父知道我來,早已在站口等著接我,姑、姑父,我揮手叫喊著,剛見姑父的面,就發現他的臉色很黃,但精神頭還不錯,姑拉著我的手,抹著眼淚說,坐了一夜的車,累了吧,走趕緊回家。吃過飯后,和姑、姑父說了一會話,問問姑父的病情,才知道姑父得的是肝硬化晚期,也就是肝癌,病情很不好。姑說好不容易來一趟,這會多住些日子啊。姑父的山西話一句聽不懂,而姑的話依舊是地地道道的山東味,即便是這么多年沒回過老家,仍是鄉音不改,聽著是那么親切,就像在家一樣。
轉眼就到了年底,或許是我在的緣故吧,姑父身體和精神好了許多,還讓我跟著他去集市買了肉、魚、青菜、零食等食品,年貨置辦得很豐盛。姑在家忙著蒸饃饃、年糕、豆包、還有面魚啥的又好看又好吃。雖然相距千里之遙,山西的年和山東年差不多一樣,貼對聯,貼福字,大年三十晚上,也是放鞭炮、放煙花、就連守夜、拜年的習俗都一樣。
過年的時候,按照當地風俗習慣,要在自家門口用煤塊壘一座煤塔(也叫旺財塔或旺火),寓意家人平安如意,紅紅火火。煤塔高約2米左右,中間是空的,在姑父的指揮下,我和表弟妹一起搬煤塊,很快一座高大的煤塔順利壘完,姑父一聲令下,抱柴點火,我點燃了木柴,大火順著煤塔的肚子呼呼地燃燒著,不一會整座煤塔都燒著了,火苗子呲著火星呼呼地往上竄,足足有兩人高,還有借著余火烤餃子、烤饅頭的習俗。這時,鄰居的幾座煤塔一起點燃了,通紅的火光連成了一片,映紅了半邊天。姑父笑著說:“看看這火多旺啊,明年一定會人旺、財旺、事事旺??!”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來小姑家已有二十多天,我和姑、姑父說要回山東。小姑再三挽留,說:“好不容易來一趟再住幾天吧?!蔽艺f:“家里事多,姑父這段時間挺好的,過些時候再來看你和姑父?!蹦翘煨」冒盐宜偷教疖囌?,給我帶了吃的喝的,還有一個大包裹,囑咐注意安全,一到家就寫回信(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手機很不方便,特殊情況只有拍加急點報)。揮淚和小姑告別,踏上回家的火車,又是一夜的長途顛簸,第二天清早到達張店火車站,然后改坐汽車回家。
1988年—1989年,小姑曾帶著表弟表妹來山東老家住過兩年,那時姑父已經去世了,后來聽小姑說,在我走后不久,姑父的病又復發了,爸爸和娘收到小姑的加急電報后,趕緊買車票去了山西,等姑父的后事料理完,爸爸不放心姑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在山西,就把姑和孩子帶回山東老家。兩年后,不知啥原因,姑帶著孩子悄然返回山西,唉,這一去我竟然和小姑失去聯系竟長達二十多年,沒有一點音訊。
2016年的一個晚上,朋友在酒店賀孩子,在喧鬧的房間里,手機不停地響著,拿起手機一看號碼不認識,猶豫了一會,還是接聽了電話,請問你找誰?。渴謾C那邊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我找長海啊,我是她小姑啊?!笔裁矗鞘ヂ撓刀嗄甑男」脝幔课矣悬c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太突然了。“你是小姑嗎?”我驚訝地問道?!拔沂俏沂?。”手機那邊老人哭著回應著?!肮冒。K于有了你的消息了?!蔽业难蹨I流個不停。姑在那邊也是失聲痛哭:“我想你們啊,想你啊,就是聯系不上你們,這是我去新村玩的時候,碰巧遇見一個老鄉才打聽到你的手機號碼。”“姑,這些年你和孩子們都好吧?你身體好吧?”“放心吧,姑一切都好,別掛念。”“姑,你好好注意身體,過段時間我就去看你?!睊炝穗娫挘镁貌荒芷届o,心里又高興又激動。
自從那天通話后,小姑隔三差五就打電話、發個視頻、微信聊天啥的,姑可高興了,這不,前幾天發了照片過來,說去香港和澳門旅游的來,這是誰???戴著墨鏡,肩背小包,穿了條紅褲子,精神頭十足,這是我小姑嗎,整個一歸國華僑啊,老太太挺趕時髦呀。
小姑今年72歲了,四月十三剛過了生日,雖然已是七旬的老人,但從姑的穿戴、舉止行動上看,一點看不出是一個七十多的老人,玩微信、QQ、視頻聊天、語音聊天、發個發短信、圖片,那是樣樣精通而且相當熟練,她的這些“本事”讓那些同齡的老姐妹羨慕不已,還專門向她請教呢。
小姑今年由于得了白內障,秋后做了手術,現在已康復如初,在家還養了兩只寵物狗打磨時光,每天雖然照顧狗的喂食、衛生、遛狗等事項,累著,卻也樂在其中。
國慶節放假,我和妻子商量著準備借放假去趟山西看看小姑,也了卻多年姑侄的團聚心愿,就當是一次旅游吧。說走咱就走啊,買好東西,定好車票,立馬出發。我們先坐車到張店火車站,晚上坐十點二十青島—太原的k882列車。上車不久,妻子嫌累先休息了,我由于興奮心情激動,期待和小姑團聚,一直沒有睡的意思。路邊的樹和線桿唰唰倒下,瞬間被遠遠拋在后面,那火車有節奏的咯噔咯噔聲響源源不斷傳來?!按蠹倚研蚜?,換票了,馬上要到終點站了。”乘務員的叫聲把我從夢中驚醒,看了一眼手機是凌晨6點18分,收拾好東西下車,隨著嘈雜擁擠的人群來到出站口。小姑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到了嗎,我們在廣場等著了,我和小萍這就過去?!币惠v黑色的轎車停在面前,小姑和表妹走下車,小姑放聲痛哭,我們四個人緊緊抱在一起,淚水早已流滿臉頰。
從火車站到小姑家有20分鐘的路程,不一會就到家了。一座六層高的大樓映入眼簾,小姑告訴我這是小萍前年剛蓋的樓房,大部分租出去了。我們住一樓,出入很方便。晚飯后,我妻子和小姑表妹四個人一直聊到凌晨四點鐘,訴說著這些年發生的許多事,說一陣哭一陣,深夜了,竟然都沒有困的意思。
次日,表妹拉著姑、我和妻子去了祁縣,參觀了著名的喬家大院。原計劃要去五臺山和壺口的,可轉眼間已過四天,我連放假、請假一共六天時間。她們一個勁挽留:“好不容易來一趟,俺侄媳婦第一次認識,再住幾天吧?!薄肮梦一厝ド习喟?,以后我們還會來看你的。”說話間,姑和妻子表妹哭得和淚人似的。
車終于慢慢開動了,沒辦法只得揮淚告別多年不見的小姑和表妹,直到相互看不見對方的身影,回到座位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幾十年不見,依然親切如初,沒有半點生疏的感覺,這就是親情所致吧。
作者:初汝彬,華興鋼構公司安全員,文學愛好者。
初汝彬先生在《濱州文學》發布作品,請點擊標題欣賞
責任編輯:長安、張心靜;版式設計:東方。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