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場步”寫作法
作者:莫眲Mone
圓場步,中國古典舞民族舞中的基本步法之一,具有以下特點,以此來對應寫作之間的關系:
1.小、快、均勻:步伐小而碎,快速且均勻,注重腳步的細膩和流暢。
對應寫作:切入點要小,入題要快,且沉住氣。
2.上身穩定:在走圓場步時,上身需保持穩定,不能亂晃或扣胸、撅臀。
對應寫作:坐下要恭,成竹在胸,入題要穩,主題要明,不能胡亂搖擺。
3.膝蓋放松:膝蓋需保持放松狀態,略帶彎曲,不可僵直。
對應寫作:心態從容,寫作要松,游刃有余,不僵硬。
4.先慢后快:通常從慢到快,逐漸提高速度。
對應寫作:選擇角度,入題精準,沉穩之后,拓展內容,轉折收尾,快速簡潔。
5.文化意蘊:圓場步不僅是舞蹈技巧,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蘊和審美特色。
對應寫作:內容充實,立意高遠,人文關懷,文化底蘊。
解析如下:
有一種獨特的舞步,不求華麗繁復,卻能在平實中見真章,如同古典舞中的“圓場步”,看似簡單,卻內含千變萬化的節奏與韻味,這就是文章的“總分總”結構法。
**一、開篇總領,如鷹擊長空**
文章的開篇,如同舞者初登舞臺,一個高遠的動作便能引人入勝。開篇總領,便是這高遠的動作,要求作者以宏大的視角,高屋建瓴地概括全文的主旨,如同雄鷹展翅,直擊長空。比如:“人生百態,如舞如歌。'總分總’結構法,演繹出十個部分。”這樣的開篇,既點明文章的主題,又給人以期待。
**二、分述內容,如柳絮輕揚**
分述內容,便是文章的主干部分,如同柳絮輕揚,層層展開。這里要求作者將總標題(主題)分解成若干分標題(小主題),逐一進行闡述。每個小主題都應當緊扣總標題,相互獨立而又緊密相連。比如,“總分總”結構法,每一個部分都可以作為一個分主題,分別進行詳細的解析和舉例。
**三、各個分部,如花開滿園**
在分述內容的過程中,各個分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如同花開滿園,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具體的例子,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具象可感,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演繹某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用一篇具體的文章或故事作為例子,讀者在實例中感受到這部分內容的妙處。
**四、引經據典,如古韻悠長**
引經據典,是使文章更具說服力和文化底蘊的重要手段。它如同古韻悠長,為文章增添一抹歷史的厚重感。“總分總”結構法,可以適當引用一些文學名著或經典理論作為支撐,使文章更加有深度和廣度。
**五、深入淺出,如清泉流淌**
深入淺出,是寫作中的一種高超技巧。要求作者在闡述復雜問題時,能夠以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表達,如同清泉流淌,讓人一目了然。“總分總”結構法,應當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的術語或復雜的句子結構,而應當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進行解釋和闡述。
**六、對比襯托,如峰巒疊嶂**
對比襯托,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通過對比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來突出某一方面的特點或優勢。“總分總”結構法,可以通過對比不同部分的特點和場景,來突出每一部分的獨特性和優勢。比如,可以對比“開篇總領”和“結尾總結”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兩部分的重要性。
**七、排比鋪陳,如波濤洶涌**
排比鋪陳,是一種通過連續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強調某一主題或情感的修辭手法。它如同波濤洶涌,氣勢磅礴。“總分總”結構法,可以運用排比鋪陳的手法來列舉各部分內容的特點和優勢,使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八、借景抒情,如月照清泉**
借景抒情,是一種通過描繪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寫作手法。如同月照清泉,將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總分總”結構法,可以借助一些景物來形象地說明某一部分的特點或優勢,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九、夾敘夾議,如溪流婉轉**
夾敘夾議,是一種將敘述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如同溪流婉轉,時而平靜流淌,時而泛起漣漪。“總分總”結構法,可以在敘述某部分內容的特點時穿插一些議論和分析,使讀者在了解內容信息的同時,也能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意義。
**十、設問解疑,如懸絲診脈**
設問解疑,是一種通過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的方式來引導讀者思考和理解的寫作手法。如同懸絲診脈,通過巧妙的設問和解答來揭示問題的本質和答案。“總分總”結構法,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出某一部分內容的特點和優勢,并通過解答問題來深入闡述其內涵和應用。
▼
【散文家的寫作課】
6位當代知名散文家
(劉亮程、蔣藍、胡竹峰、沈念、蘇滄桑、江子)
20+年散文寫作獨家秘笈
從底層思維到核心技法
幫你系統構建散文寫作能力
21節音頻課+6場直播答疑+作業批改
+社群伴學+投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