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內科/廖華君醫師
感冒后咳嗽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大多表現為發熱、惡寒、流涕、頭痛、全身疼痛....等癥狀結束后,唯獨還遺留咳嗽不止,有些病人往往咳嗽持續10天,半個月,甚至一二個月都不見好。從臨床上看,感冒后咳嗽大多常見于余邪戀肺證、外寒里飲證、痰熱壅肺證三種證型。
1. 余邪戀肺證,患者表現為咳嗽呈陣發性,白天較重,咽癢嚴重,遇冷空氣則加重,干咳,或少痰,舌象基本正常,脈稍浮。治療上宜選用止嗽散+三拗湯。
2. 外寒里飲證,患者表現為夜間咳嗽重,白天相對較輕,咯痰量多,痰大多清稀,易咯,咳聲清脆,伴有畏寒、無汗、手足涼等表現,舌淡苔水滑,脈浮滑。治療上宜選用小青龍湯加減。
3. 痰熱壅肺證,患者表現為咳嗽痰多,痰粘不易咯出,痰黃稠,咳聲不爽,口渴喜飲,大便偏干,舌淡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上宜選用清氣化痰湯。
總之,感冒后咳嗽還是十分常見的,辨證準確,有時用方1劑或2劑就見明顯好轉,但是,臨床同時又是很復雜的,有時連續治療1星期,病情也很難得到明顯改善,所以古代有醫家說:“名醫不治咳”。臨床上,對于久咳20天以上還不止的,一定要讓病人做驗血、影像學等相關檢查,以免誤診漏診。
2019.4.9 三月初五 清明后7天 周二
感冒后咳嗽半月余,服中西藥不解,中藥麻黃湯加味,現癥:咳嗽陣發性劇烈,咽癢甚,痰少,咳久則咯出少量白色粘稠痰,口干,惡風,夜間甚于白日,納可,大便硬,舌尖稍紅,苔黃,脈左緩,右浮緊而澀。
小青龍湯加味
麻黃5 桂枝5 干姜10 細辛3 法半夏10
赤芍15 五味子15 鉤藤20 蟬蛻5 炙甘草5
3劑
2019.4.23 三月十九 谷雨后3天 周二
服上藥后咳好轉,夜間咳1次,半夜3點陣發性咳,氣緊,喘,痰粘難咯,咽癢甚,納可,惡風,易汗出,大便干結,小便可,咳甚則小便難以固攝,舌苔稍膩,脈軟緩滑無力,雙尺空虛,左寸偏旺。
小青龍湯+金水六君煎
麻黃3 炙甘草5 桂枝5 干姜10 細辛3
法半夏10 赤芍15 醋五味子15 熟地黃40 當歸20
陳皮10 茯苓20
7劑
隨訪:愈
2019.3.22 二月初十六 春分后1天 周五
3天前感冒,服藥后好轉,現癥:咳嗽,稍喘,痰不易咯,量多,色黃,質稠,汗多,口干,惡風,納眠可,二便可,舌紅,苔可,脈浮洪數,搏指,聽診雙肺未聞及干濕性啰音。
麻杏石甘湯+清氣化痰湯
麻黃6 生石膏40 杏仁10 炙甘草5 瓜蔞皮20
黃芩10 法半夏10 茯苓15 浙貝母15 桑白皮15
炒枳實10 薏苡仁30 陳皮10
3劑
2019.3.26 二月初二十 春分后5天 周二
咳嗽明顯好轉,喘消失,痰仍不易咯,量減少,痰仍黃稠質粘,惡風,口唇干燥,不喜飲,流清涕,舌紅減輕,苔可,脈右浮洪數,極有力,左寸部洪數,沉取力欠。
麻杏石甘湯+千金葦莖湯
麻黃6 生石膏30 杏仁10 炙甘草5 瓜蔞皮20
厚樸5 法半夏10 蘆根20 冬瓜仁20 薏苡仁40
桃仁10 麩炒蒼術15
3劑
隨訪:愈
(以上中藥與劑量,需要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