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詩集萃150】
端午篇:雷池詩社詩友集
天下興亡多少事,汨羅自古永留芳
本期上刊詩人(排名不分先后)
黃葉樹/崔國慶/蘭子鈺/李成東/毛煒/劉長海/農月/金屬/釋覺舟/劉水洲/蔣為民
【黃葉樹】
七絕·端午
端午天晴晝變長,玉雕仙女影湖塘。
數枝蒿艾門前掛,節(jié)日歡欣粽子香。
七律 · 端午情懷
壬寅佳節(jié)彩云霞,端午歡欣月巷家。
萬里橋邊飛鳥雀,九江城外種桑麻。
隨風竹葉煙波闊,出水蓮花夕照斜。
老伴兒孫嘗粽子,喜翁愉悅品香茶。
七律 · 端午
炊煙裊繞今端午,晨旭云霞互映輝。
喚鶴橋頭聲細細,棲鸞樹底影微微。
沿堤草色嬌鴉噪,隔岸花香喜鵲飛。
一路風光心欲醉,袁翁信步院村歸。
端午節(jié)幽思
榴月端陽楚水幽,艾香蒲味避邪流。
屈原義舉清名在,賢圣才高厚德修。
諍諫千言遭主怨,離騷一曲訴臣憂。
雄黃追遠汩羅約,競渡龍舟報彩頭。
【蘭子鈺】
七絕 端午有感
米粽清香旖旎天,桑干麗水祭高賢。
神差一夜蛙聲靜,艾草新符萬戶安。
悼屈原
1.
濃情端午念屈平,米粽飄香悼正翁。
美政舉賢修法度,聯(lián)齊抗霸意恢宏。
九歌天問千秋頌,離騷楚辭萬代雄。
穢草美人開逸韻,詩壇從此有新風。
2.
桑干河畔祭江神,葦葉青青艾草新。
已見輕舟行碧浪,但驚蛙鼓禁悲吟。
凜然正氣乾坤敬,大愛情懷汨水欽。
天問神思驚碧落,英雄一躍勵后人。
【李成東】
壯志馳心在,尊神待客存。
酬勛悲獨醒,效績恨無言。
石抱沉江去,魚游溺水吞。
懷王如逆耳,楚國幾知恩。
月落通天問,年來喊地冤。
非情忠噬骨,有幸蕩泉根。
節(jié)又時重午,家將艾掛門。
雄黃摻酒烈,虛白換煙渾。
角黍投湘汨,夏花祭溯源。
龍真雞德懼,虎假鳳儀煩。
大業(yè)香何處,九州色滿園。
中華平步越,柱砥景多繁。
端午祭屈平
汨水濤濤水自流,江間老少舞龍舟。
迎風逐浪憑天問,解粽飄香任客投。
縱越千尋尋萬里,難消一念念三秋。
年年痛灑冤魂淚,誰又青絲變白頭。
【劉長?!?/span>
五律·端午憶屈原
端陽憶屈平,汨水泣無聲。
報國豐碑立,捐身盛德呈。
離騷成絕唱,天問載遺情。
懣望朝堂遠,悲傷社稷傾。
七律·端午習俗吟
時臨五月又端陽,角粽青青馥郁藏。
門插菖蒲和艾草,身拴彩線與香囊。
龍舟競渡平湖上,魚鼓爭鳴野岸旁。
更喜雄黃斟一盞,驅邪避禍保安康。
七律·端午閑吟
黍粽飄香進我家,柴門葫掛客臨斜。
遠郊覓艾沾清露,野水尋蒲擾雨蛙。
閉戶細聽泥燕語,倚窗靜賞石榴花。
堂前把盞吃黃酒,月下傾杯品綠茶。
注:葫,指彩紙疊成的葫蘆。
七律·端午閑吟
角粽飄香進我家,薔薇次第矮籬斜。
遠郊覓艾沾清露,野水尋蒲惹雨蛙。
閉戶細聽泥燕語,倚窗靜賞石榴花。
堂前把盞吃黃酒,月下傾杯品綠茶。
端午節(jié)
菖蒲艾草掛門框,遙祭忠魂送???。
天下興亡多少事,汨羅自古永留芳。
【釋覺舟】
端午節(jié)
喜慶端午節(jié),歡心拔粽葉。
稀飯端一碗,素菜炒幾碟。
豆糕拼冷盤,瓜果自采摘。
壺中煮香茶,舉杯邀明月。
端 午
包裹箬粽割艾葉,菜著滿桌少賓客。
千古風俗今猶在,不見喜氣情熱烈。
牽腸掛肚留守淚,望穿雙淚滴心血。
舉杯無有對飲人,好冷一個今月夜。
【劉水洲】
端陽節(jié)
端午除魔祈??担瑧移褣彀绶泵?。
妻賢灶下煮香粽,笑與親朋眾口嘗。
【黃葉樹】
蝶戀花 · 端午重新雙柳記
端午重新雙柳記,
隨父離鄉(xiāng),葉落談何易。
無限戀鄉(xiāng)難入睡,追思禪寺青松翠。
耄耋傷悲言語字,
明月窗前,感嘆蕭條意。
何日回歸來作計,完成心愿含清淚。
注:雙柳、禪寺,是指我的故鄉(xiāng)新洲縣雙柳鎮(zhèn)和報恩禪寺。
浣溪沙 · 端午戀鄉(xiāng)
初五端陽已去涼,熏風身上背心裳。
夏初過后白天長。
懷友了無新意味,戀鄉(xiāng)難改舊衷腸。
攜孫重返鎮(zhèn)山梁。
雙雙燕 · 端午抒懷
浴蘭節(jié)日,家人喜,斜陽石榴松挺。
漁舟唱晚,鸞鳳共鳴憧憬。
遲暮兒孫膝繞,又何懼、腰躬身影。
曾經歷盡辛酸,耄耋悠閑仙境。
湖景,煙波萬頃。
澄月島,情人手牽游艇。
肉心甜粽,喜悅口中高興。
翁媼齊眉互敬,盼米壽、金婚銀杏。
熏風五月院村,迷醉酒醇芳茗。
【蔣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