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乙肝戰友在與HBV抗爭的這些年里,一定對HBV相關知識越來越了解,更不用說檢查中的重中之重----肝功檢查。
肝功主要檢查的是肝臟是否發生炎癥,受到損傷。如果發生損傷,則需要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或者采取其他降酶的措施。
肝功能中的ALT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可以幫助患者和臨床醫生了解肝臟的情況。
當然,除了了解抽血這個時間點患者的肝功能情況,ALT還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以往研究提示,當慢乙肝患者啟動抗病毒治療1年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的正常時,其患HBV相關肝臟疾病的風險就會較低。
然而,科學家們尚不清楚早期ALT正常化是否與慢乙肝患者較低的肝細胞癌(HCC)風險相關,這個因素是否獨立于脂肪肝或肝硬化。
今年,一項新的研究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該研究入組了4639例慢乙肝患者,這些患者是用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治療,之后收集這些患者的數據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正常ALT定義為≤35U/L(男性)和≤25U/L(女性),而非我國大多數實驗室的小于40U/L。病毒學應答定義為血清HBV DNA<15 IU/mL。
在平均5.6年的治療中,509名(11.0%)患者發生了肝癌。治療1年時,入組患者ALT正常化的發生率為65.6%,治療2年時為81.9%,這些ALT正常的患者患肝細胞癌的概率更低。
并且這個風險與ALT達到正常的時間有關,即越早達到ALT正常,患肝癌的幾率越低。研究證明了與6個月內可達到ALT正常的患者相比相比,治療6-12個月、12-24個月和>24個月的ALT正常延遲與HCC風險增加相關,而與基線時的是否為脂肪肝或肝硬化無關。
在接受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早期ALT正常化與相應的較低肝癌風險獨立相關,而與基線時是否是脂肪肝或肝硬化無關。
讀完本文,各位看官相信都對ALT有了新的認識:啟動抗病毒治療后,越早ALT能復常預示著患者之后患肝細胞癌的幾率越低。不過這里的ALT正常值指的是≤35U/L(男性)和≤25U/L(女性),這比用40作為臨界值更難達到。
希望各位戰友可以在開始治療開始就將自己的各項檢查單數據做個整理,方便看自己疾病恢復的情況,也方便在向自己的主治醫師詢問病情、向vili專家詢問病情或是向醫學生提問時對方更快的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