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蘇軾,對妻子深情至極,妻子死后他寫下千古絕句,但卻有人說他“以妾換馬”,逼死小妾,把女人當(dāng)物品交換?
蘇軾的妻子王弗是一個才情橫溢的女子,二人一直恩愛有加,沒曾想王弗在27歲時病逝,丟下了兒子和丈夫,這讓蘇軾深受打擊。后來,蘇軾為了更好的照顧兒子,娶了王弗的堂妹做續(xù)弦妻子,但他從未忘記過王弗。
在王弗十年祭日那晚,他夢見妻子坐在窗邊梳妝,還是原來那熟悉的場景……醒來后,更加思念亡妻,悲痛地寫下了千古絕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表達了對亡妻的哀思之情。
就是這樣一位深情的才子,卻被傳用懷孕的小妾換馬!
明代文學(xué)家馮夢龍,在書中提到過關(guān)于蘇軾逼死小妾之事——當(dāng)年蘇軾被貶黃州,啟程之前,一位友人前來踐行,席間,是蘇軾的婢妾春娘為友人斟酒,友人一眼相中美麗的春娘,試探性的問蘇軾即將離開,春娘作何打算?
蘇軾說除了讓春娘回娘家,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安排。友人又問蘇軾出行是否配有馬匹?提出要用自己珍貴的白馬換春娘。沒想到蘇軾竟然答應(yīng)了,白馬難得,而自己又正好需要,春娘的命運由他做主。
說完,性情剛烈的春娘一頭撞死在了院里的槐樹上,蘇軾懊悔不已。
這則故事讓很多人相信了,這些夸張的說法引得大家對蘇軾人品產(chǎn)生質(zhì)疑。其實這樣的野史是沒辦法證實的,馮夢龍是明朝人,相隔幾百年,怎會那么清楚蘇軾的私事?這些事歷史上并沒有記載,不過是杜撰罷了。
之所以那么多人信以為真,也是因為大家都相信古代男人大多三妻四妾,而妾的地位確實低。
所謂妾所指的很多:姨太太、陪房、偏房、側(cè)室、妾侍等,妾在歷史演變來看,最初是有罪的女人,妾是指奴隸,在和男主人有關(guān)系后,就有了某種身份,封建社會后慢慢的演變成了小老婆的概念。
而古代男人也并不是誰都娶得起三妻四妾,還得有身份地位、有實力才行。他們也只能一妻多妾,不是三妻四妾,就是說妻子只能有一個,要再娶妻除非正妻不在了,才能續(xù)弦;妾就不同了,妾可以有很多個,她們地位極低,受正妻管制,連跟正妻爭風(fēng)吃醋的機會都沒有。
妾是男主人家購買來的,而且購買妾的來路也必須要是良民家庭,妾不可以成為正妻,因為她一半是奴隸身份。她們的人生不由自己做主,她們屬于主人的私有財產(chǎn),可以進行買賣、交換。
在家里,妾的地位只是比奴婢高一點點而已,有的甚至還不如受寵的奴婢,每個家族對妾還有不同的規(guī)矩,她們要想方設(shè)法討男主人歡心,稍有差池可能就丟了性命,所以在有些朝代,男人打死妾,不會擔(dān)法律責(zé)任。
而她們生的孩子也只能叫正妻為母親,自己跟孩子只是血緣上的關(guān)系,宗法上與妾毫無關(guān)系。這些庶出的孩子不能繼承家產(chǎn),只能分得少部分流動現(xiàn)銀。
所以,妾不僅自己身份低微,連孩子都受影響,她們不是飛上枝頭變鳳凰,是活在了被逼無奈的牢籠里,不僅生前沒有地位,連死后都是不能入葬祖墳的。
因此,在蘇軾那個朝代如果真的把婢妾送人,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這傳了幾百年的蘇軾“以妾換馬”,才讓眾人相信,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