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像上古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媯、姞,其中姬、姞同源,源于黃帝軒轅氏。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而周的祖先后稷是黃帝的后代,承繼姬姓,周武王姬發分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為上古第一大姓。《百家姓》中由姬姓演化出來的姓共411個,占《百家姓》總姓504姓的82%,由此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
姜姓起源于炎帝神農氏。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妘姓起源于帝嚳高辛氏;嬴姓起源于少昊金天氏;姚、媯同源,源于帝舜;姒則起源于大禹。今天,中國的大多數姓氏都是由此上古八姓演化而來。
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后,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古姓,多為圖騰之遺留。像秦之姓嬴,是瑞獸之名;夏之姓姒,為妊娠的藥草;古“風姓”即以鳳凰為圖騰,甲骨文“風”字即“鳳”字;而殷商帝族姓“子”,乃因其始妣簡狄吞玄鳥子(卵)而生契。另外,“羊”是姜姓之圖騰,“鷹”是扈姓之圖騰,“龍”是董姓之圖騰,“鼓”是彭姓之圖騰,“棗”是曹姓之圖騰,等等。
來看《百家姓》前四個姓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