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埃塞俄比亞的新聞與國際上有關烏俄戰爭的報道極為相似,埃粉和西粉的記者們都帶著有色的墨鏡尋找符合他們文章主題的素材,因此讀者看到的往往是在同一國家不同地點發生的不同事件。
有關埃塞俄比亞的新聞報道,一邊是戰火連連流離失所,一邊是招商引資碩果累累。
這兩幅極不相符的畫面給讀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惑,哪一方的報道更加屬實?埃塞俄比亞的局勢究竟如何?目前在該國生活工作是否安全?還在打算過來投資的中資企業是否可行?
我們不妨從多方視角來觀測在埃塞俄比亞發生的不同事件,以中立的態度來客觀地分析發生在該國的人與事。
02
———停火之后的戰區———
自3月24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人道主義休戰之后,第二天與政府作戰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也回應了政府的呼吁,同意停止敵對行為,并敦促政府盡快放行國際組織向提格雷地區運輸緊急救援物質的車輛,以解救面臨饑餓危機的數十萬平民百姓。
從提格雷與阿法爾地區得到的最新消息表明,與TPLF結盟的提格雷國防軍(TDF)和聯邦部隊之間的大規模戰斗已經平息。但是,據地區官員和國際外交官表示,上周宣布的停火在阿法爾某些地方并沒有得到實施,阿法爾地區的新戰線正在危及著和平談判的努力。
3月28日阿法爾警察局長艾哈邁德哈里夫告訴路透社記者,在提格雷武裝人員占領的六個地區中,還有兩個地區正在交戰中,并且在提格雷和阿法爾邊境地區的提格雷部隊正在“大量”集結。其他兩名人道主義工作者也證實了戰斗的繼續。但是,TPLF的發言人格塔喬否認了這些地區的沖突,他也沒有就軍事集結的指控發表評論。
所以說,如果阿法爾的戰斗還在繼續,埃塞俄比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自從2020年11月內戰開始之后,埃塞俄比亞政府并不是第一次宣布停火。政府曾在去年7月宣布過一次單方面停火,并將聯邦軍隊撤出提格雷,而TPLF則宣布聯邦軍戰敗出逃,將其視為“笑話”并繼續戰斗,宣稱和平的關鍵條件尚未得到滿足。
這次的停火是在兩敗俱傷、政府面對國內外重重壓力下提出的。TPLF被打得焦頭爛額糧盡彈絕,而政府也在面臨著外匯短缺、通貨膨脹、援助枯竭的危機,應該是做下來好好談判的最好時機了。但至于是否真正實現停火,還有待觀察后續。
03
———物質短缺物價飛漲———
在埃塞俄比亞的外國人發現,該國的生活成本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今天買到的食品,明天的價格一定比今天更高。雖然外國人并不特別敏感本地的食品價格,畢竟與本地人相比,外國人擔負生活的基本消費是沒有問題的。而企業的影響就比較大了,原材料價格飛漲,員工工資不斷提高,企業各種消費也隨之而漲。
面對本地市場的企業發現,隨者生產成本的增長,企業也不得不提高商品的價格,其結果是大多數商品的消費出現了低迷的狀況。除了那些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之外,普通產品的銷售額正在遞減。目前,只有生死攸關的藥品仍然保持著供不應求,甚至是有價無貨的狀態。
有的企業家說,好不容易等到停火了。戰爭結束了,可以不必終日惶惶而安心生產了,但是他們又突然發現,本地的銷售量發生了斷崖式的遞減,埃塞人的消費能力也大大地縮減了。
還有的投資者說,比爾留在賬戶里天天都在貶值。雖然通過特殊渠道兌換出去了,但政府卻開始全力以赴地追究企業賬戶現金的來龍去脈。
有幸的是,到非洲投資的企業家們大都具有強大的抗壓力,只要還有一線的希望,既來之則安之。況且,對資金集中在非洲的投資者來說,豈能遇到困難說走就走?
這個年月,與中國相比,在非洲畢竟還是相對容易掙錢的。所以,已經在埃塞俄比亞建廠的中國私企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是不會離開的,即使在遭遇了海關刁難、稅務野蠻、政策不明等各種不公待遇之后,也會抱著對未來的希望而努力地前行。
對外國人而言,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與生活最可怕的就是醫療問題了。如果身體還是健康的,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即使是企業家,必須要離開時也就是放棄了機器設備,日后還可東山再起。
因此,至今還留在埃塞俄比亞的華人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沒有封城,沒有隔離,正常生產,抱團取暖,照樣吃喝,自由自在。
04
———驅逐回國的大軍———
從3月30日開始,將有超過100,000名埃塞俄比亞移民被沙特阿拉伯驅逐回國。當天,約有900名移民已經到達亞的斯亞貝巴國際機場。
這些大規模的海歸者將對政府和國際移民組織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據報道,預估需要1100萬美元來幫助來自沙特阿拉伯的100,000多名埃塞俄比亞移民。
按照慣例,埃塞俄比亞政府正在呼吁捐助者、聯合國機構和其他人道主義行動者提供慷慨的支持。但是,由于內戰爆發后與國際援助機構以及幾個贊助國關系欠佳,叫窮喊助已經遠遠不如以往奏效了。那么,今后估計只能通過加強苛捐雜稅讓企業挑起重擔了。
據估計,目前約有750,000名埃塞俄比亞人居住在沙特,100,000名被驅逐之后還有多少人將被遣送回國也難以預料。回返者的遣返和安置工作都將給這個傷痕累累的國家帶來極大的壓力。因此,埃塞俄比亞外交部領事事務總局認為,關鍵合作伙伴的國際組織參與這一目標的規劃和實施至關重要。
大批返送回國的人員與失業大軍的增加將讓埃塞俄比亞的經濟雪上加霜,希望政府能夠意識到外國投資在創造勞動力機會、減少失業、穩定社會治安方面所起的作用,真正為外國投資企業提供可能的便利,而不是一味地加壓索取。
05
———IPDC捷報頻傳———
埃塞俄比亞工業園發展公司(IPDC)是政府招商引資中最年輕與強壯的隊伍,不論是在疫情的困境中,還是在戰火紛飛的年月,這支隊伍始終保持著只報喜不報憂的埃塞樂觀主義精神。
這是一支自帶品牌的隊伍,統一的制服,明星的陣腳,大肆的作秀,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讓我們感受到埃塞俄比亞從來也沒有經歷過蕭條,永遠都保持著幾年前非洲“小中國”的生機。
Kombolcha誓言現場
3月30日,Kombolcha工業園正在努力為實現本預算年度超過130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而造勢。IPDC宣稱該園區已從TPLF恐怖組織的搶劫和破壞中恢復,開始正常運轉,并取得了超過34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而工業園企業提出的戰爭賠償問題似乎尚未列入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盡量回避)。
局長傾聽中資企業匯報
3月30日,埃塞俄比亞投資局局長帶隊走訪東方工業園,訪問期間,他們與園區內的投資者面談,就他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進行了討論,并確定了解決的方向(厲害!)。
陣腳強大的媒體
3月29日,Debre Berhan工業園準備迎接有意的本地和外國投資者。超過15家私營和國營電視臺、廣播電臺和印刷媒體參加了IPDC舉辦的招商熱場宣傳會,而參加的媒體人員似乎超過了有意愿的投資者(呵呵)。
盛大招商論壇
3月16日,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迪拜領事館和工業園區發展公司共同組織了投資論壇,該論壇在迪拜舉行,重點關注埃塞俄比亞農業產業的投資潛力。
IPDC還呼吁中國政府鼓勵中國企業踴躍到埃塞俄比亞投資,這個時候最能體現出,中國才是他們的真正后盾。
但也有園區企業抱怨,噓寒問暖的官員太多,實際操作的人員太少,解決問題的拖拖拉拉。但是,深入思考,如果連作秀的都沒有了,也就無人問津了,屆時還遭地方官猛撈一把,豈不就更加悲催了?
埃塞制造
人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分析埃塞俄比亞的今天和未來,也應該兼聽則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