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日前報經省政府同意后印發實施。規劃提出,支持河北中醫學院建設成為中醫藥大學。
力爭升格為中醫藥大學
在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姜建明表示,我省將著力推進河北中醫學院建設,重點支持其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增加學科門類,調整專業設置,提升辦學質量,力爭升格為中醫藥大學。
河北中醫學院概況
河北中醫學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建校50多年來,培養了2萬余名高級中醫藥人才,為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坐落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擁有杏苑和橘泉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7.0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
1956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在保定市興建河北省中醫專科學校;
1958年河北省中醫進修學校并入,定名為河北中醫學院;
1962年遷至天津,與天津中醫學院合并;
1969年遷至石家莊,與河北醫學院合并組建河北新醫大學;
1983年,河北中醫學院恢復獨立建制;
1995年與河北醫學院、石家莊高等醫學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河北醫科大學;
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恢復獨立建制。
2014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協議,河北中醫學院成為省局共建高校。
2014年11月被確定為河北省屬重點骨干大學。
《河北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還有這些好消息與你息息相關↓↓↓
今后看中醫更方便
每市均建三甲醫院
強化公立中醫醫院建設,改善省中醫院基礎設施條件,每個設區市均建有1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所有縣中醫院達二甲
所有縣級中醫醫院完成基本建設任務、達到二級甲等水平
普遍建設“國醫堂”
規劃提出,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的鄉鎮衛生院建有國醫堂。
據介紹,2014年,我省即提出要利用三年時間在全省建設1000個高標準的國醫堂。“國醫堂”建筑風格以古色古香的中式風格為主,內部中醫臨床科室集中設置,多種中醫藥方法和手段綜合使用,中醫藥文化氛圍濃郁,被稱為“老百姓家門口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按照國家要求,我省將繼續大力推進國醫堂的建設工作,讓河北的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更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建設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網絡
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網絡建設。推進省市級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完善縣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設置,支持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立治未病科(室)。
家門口能看京津名中醫
鼓勵京津知名中醫醫院與我省中醫醫院深入合作,通過設立分院、組建醫聯體等帶動提高我省中醫診療水平。
中醫人才培養有實招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我省將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健全以“5+3”(5年中醫學本科教育+3年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3+2”(3年中醫學專科教育+2年中醫類別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標準化、規范化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體系。
到2020年,培訓中醫住院醫師總數達到2400名左右,力爭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中醫臨床醫師接受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比例達到100%。
評選“國醫大師”
通過“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以及“教學名師”等評選,切實把代表我省最高水準的醫學大家推向全國。
繼續評選河北省名中醫。
通過實施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著力培養500名傳承型中醫藥人才,建設100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京津進修1年
為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我省將大力實施縣級中醫醫院臨床技術骨干培養項目,將項目學員分別送往北京、天津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進行為期1年的進修,“十三五”期間為每個縣至少培養5名臨床技術骨干。
免費培養農村定向醫學生
通過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等途徑,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類別全科醫生的培養;
通過對在職在崗鄉村醫生進行中醫藥專業知識與技能輪訓,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
支持兩高校建海外中醫孔子學院
重點加強與捷克等中東歐國家中醫藥合作,支持華北理工大學、河北中醫學院等建設海外中醫孔子學院。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到海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和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扶持安國中藥產品出口貿易發展,打造國家級中藥出口示范基地。
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
建設省中醫藥博物館、省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體驗中心、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動各市建設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
讓中醫國寶發揚光大,為咱河北的老百姓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中醫藥服務加油點zan!
來源:河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