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公共廁所這件事上,男性似乎比女性“優越”很多,無論在電影院、景區還是商場,對比一旁幾乎空置的男廁,女廁門前總有一支焦灼的長隊。
從隊尾到坑位的咫尺距離,來自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煎熬,時刻考驗著女性的膀胱。
話題“女廁所為啥總在排長隊”曾在微博上引發熱議,多條評論讓不少網友直呼“真實”。
排尿時間,男女差不多
你可能想不到,關于“排尿時間”的研究曾獲得2005年“搞笑諾貝爾獎”。該獎項是為表彰一些略顯冷門和搞笑的科學研究,評委中也有真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這項摘得當年“搞笑諾貝爾獎-物理獎”的研究表明:所有哺乳動物,不論個頭大小,只要體重超過3公斤,都可以在21秒(誤差不超過13秒)內完成排尿。
該研究同時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由佐治亞理工學院生物物理學教授胡立德發現。
研究團隊用倒空小瓶礦泉水比大瓶速度快舉例指出,尿道就像一根虹吸管,尿道越長,排水越快,以此可知尿道的長度可以調節排尿速度。
在動物的進化過程中,大型動物的尿道變長,幫助快速排尿,從而避免在排尿過程中被其他動物攻擊。
這項研究可以側面反映, 單從排尿這一過程來說,男女所用的時間差不多。
為什么女性上廁所時間更長?
盡管從科學的角度上看,男女排尿時間差別不大,但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女性上廁所平均時間為89秒,男性為39秒,女性所花時間是男性的2.3倍。
這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
憋尿能力
男比女強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女的尿道長短、肌肉力量、膀胱容量等都有差異。通常,男性的尿道要比女性的長,有兩個生理彎曲和三個狹窄,這也是醫生給男性插尿管更困難的原因。
男性尿道周圍所“包裹”的肌肉組織也比女性多,雖然男女的膀胱容量總體來說差不多,容量范圍在300-500毫升左右,但由于女性尿道短且直的特點,憋尿反應比男性更加敏感,因此上廁所的頻率相對更高。
小便姿勢
男比女更省時間
由于男性尿道更長,加之開口指向靠前,尿液能夠形成更集中的液流,采用站姿就可以,并且沾濕面積小。
女性的尿道開口向下,容易沾染周圍皮膚,并且“射程”短,因此只能采用蹲姿。一蹲一站之間,男性排尿時間顯然稍短一些。
如廁流程
女比男更繁瑣
拿小便這件“排泄工作”來說,男性僅需要完成“解拉鏈”的流程。而女性的步驟則繁瑣得多——“鎖隔間門-脫去下裝-蹲下-擦拭-穿上下裝-開門”。
其中,脫下裝的步驟還要考慮不同季節穿衣服層數、裙子或上衣太長、連體衣等情況,延長如廁時間。
此外,女性生理期如廁頻率更高,還會在如廁中處理月經、更換衛生巾等,導致如廁時間再度延長。對于特殊人群,孕婦因增大的子宮擠壓膀胱,不僅上廁所不易,也會出現尿頻。
廁位數量
男的“站位”多,更省面積
因為對稱設計的偏好,城市公廁的男女廁建筑面積配比一般都是 1:1。相同廁所面積下,男性小便池占用空間更小,導致女廁內馬桶間數較男廁小便池加馬桶間少很多,這也是女洗手間排長隊的原因之一。
男女衛生間結構對比
3個方式 解決女性如廁難
世界廁所組織發起人杰克·西姆說:“廁所是人類文明的尺度?!?9世紀以前,女性鮮少參與公共事務,因而當時的公廁只供男性使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公共空間,她們對公共設施的需求催生了女公廁的出現。
進入現代社會,女廁所除了解決生理需求,還同時兼備照顧嬰孩、整理儀表、私密空間的功能,女性需要使用廁所的頻率更高。
解決公共場所女性如廁難的問題成為不少人呼吁的聲音,各地采取了不同方式。
1
設立無性別公廁
2016年,上海首座無性別公廁投入使用,公廁包括10個不限制性別的通用廁位(6個坐廁和4個蹲廁),同時配有獨立于通間之外的男性小便間和方便照顧異性老人和孩子的第三衛生間。
臺灣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陳詩盛與賴昱儒設計出“紳士廁所”(Gentolet),解決女廁供不應求的問題,并獲得有“設計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
該設計的理念是將共享馬桶間建在男女廁中間,把男廁使用率較低的馬桶間與女廁共享。因為兩側都有門,只要一邊開啟或鎖上,另一邊的門就會上鎖,避免誤入的同時,有效節省空間。
2
增大女性廁所面積
2005年發布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05)》提到,男蹲(坐、站)和女蹲(坐)的比例基本是1:1~1:3,但如果算上小便器的話,男用便池遠多于女用。
為緩解女性廁位緊張的問題,2016年新版《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修改了上述比例,改為“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比例提高到3:2;在人流集中的場所,女廁位與男廁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應小于2:1”,并對男女公共廁所廁位比作出以下規定:
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示例
3
設立第三衛生間
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指出,在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4A級以上旅游景區逐步實現全覆蓋,鼓勵、倡導A級旅游景區和其他旅游場所建設第三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是用于協助老、幼及行動不便者使用的廁所間,男女都能使用。
衛生間內基本配備了成人坐便位、兒童坐便位、兒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兒童洗手盆、嬰兒多功能臺、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桿、掛衣鉤和呼叫器等,使用面積不小于6.5平方米。
殘疾人、老人、幼兒可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有效節省廁所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