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情緒的力量》一書中提到: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努力獲得更多的幸福,而是應該想辦法接納自己所有的心理狀態,包括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的,并合理應對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簡單來說,我們要接受的是全部的自己。
人性是精神活動的體現,而情緒則是人類精神世界無處不在的存在。
“今天我心情不好”,這是沒什么道理可講的,就是心情不好。在客觀認識之外,人的活動絕大多數都受制于各種情緒,包括前面提到的迷信、虛妄之想等各種,情緒對事物的反應很多時候超越了五官,也超越了大腦。
情緒,雖然確實是理智的敵人,但也絕非妖魔鬼怪。如果一個人時時刻刻都理智客觀的話,那么這個人也確實和一個機器人沒什么區別,沒什么人味。如果人人時刻理智的話,雖然這個世界可能秩序井然,但這個世界也不會有什么英雄,不會有什么溫暖,因為理智可不認同這些。
很多時候,正面的情緒可以成為人行動的推動力。人,容易被情緒感染,也意味著同樣可以被鼓舞。無論喜怒哀樂還是其他情緒,在人內部就是壓力;如果將之釋放,那么就可以成為動力。情緒,終究是要自我認識和疏導的。
當然了,類似消費者被操控的那些情緒被操控,防不勝防;不過也就成了社會經濟的推動力了。呵呵。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感情、情感、情緒,這些內心的活動,是人都會有。也是人們享受生命酸甜苦辣的一個生命活動環節。一般情況下,情緒總有起落規律,按照身心的自然方式運行。我們享受情緒的多姿多味的時候,順應生命的自在進程,身心舒坦。但有時候,明知道情緒不可以有,但偏偏不受控制地爆發而出。如果這個被情緒傷害的對象,還是自己很在乎的愛人或者父母兄弟的時候,這種情緒失控的心理壓力,給愛人們帶來傷害的結果,都會讓情緒失控的我們,痛苦萬分。
情緒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感覺,人類比其他生物或者存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因為人類擁有各種各樣的感覺,很多很多,比如:開心,快樂,喜悅,和平,悲傷,難過,失落,憤怒,痛苦等等,那么所謂的管理情緒這個詞就是錯誤的說法,你的感覺能被管理嗎?只有人類能發明出管理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