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與陌生人交往的36條心理學原理
沒有人是交際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個深諳此道的老手告訴你問題出在哪里,你該怎樣一步步地改進。
——唐·加博爾
與人打交道的學問不是一早一晚所能學盡,所以也有賴于經驗的積累,想要改進自己說話和做事的方式,也需要一天天地慢慢來。
——戴爾·卡耐基
內容簡介
人際交往是心理的較量,“陌生”這個詞本身就是人際心理的距離。如何將陌生人轉化成自己的朋友、客戶和生意上的伙伴?要達成這個目標必然需要掌握人際交往的心理規則。心理在人際交往中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但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心理的規則。針對這一問題,本書總結了42條人際關系心理學原理,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人際交往的真實內涵,以期能幫助不擅長與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們突破心理壓力,洞悉陌生人的真實心理,從而有效地與陌生人建立友誼。本書不是一本單純的禮儀教程,而旨在用心理學總結出來的最高智慧,將你武裝成社交場上所向披靡的社交強人!
與陌生人交往的36條心理學原理
第一章 突破心靈阻力
1.社交焦慮——改變自我信念,一切隨之改變
2.直面拒絕——別讓拒絕成為心靈的困擾
3.自信法則——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名片
4.中心品質原理——熱情是最容易吸引對方的品質
5.移情效應——多為對方著想,對方也會考慮你的感受
6.刻板印象原理——換個角度也許看得更準
7.表征性啟發——帶刺的不一定是玫瑰
8.暈輪效應——點不能蓋面
9.投射效應——與人交往不可盲目揣度
第二章 三分鐘決定成敗
10.首因效應——人最難忘的是第一印象
11.情緒效應——好情緒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
12.多維度觀察——細致入微地觀察有助于更好地溝通
13.名片效應——讓他看到你和他一樣出色
14.善用他人的影響力——利用名人的影響力拉近對方
15.菜斯托夫效應——讓最突出的個性成為對方記憶的焦點
16.細節迷惑效應——主導對方的注意力
第三章 掌握關鍵細節
17.“美女”效應——明朗的形象更容易走近對方
18.多點調味品——閑聊是拉近距離的良方
19.握手研究——正確的握手透露正確的心理信息
20.坐向效應——千萬不要面對面的“座談”
21.瞄準對方的興趣點——關注對方的興趣點,盡量聊他熟悉的事情
22.7±2法則——有條理的談話會讓人印象深刻
23.生動效應——讓自己變得生動起來
24.瀑布心理效應——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25.暗示效應——暗示是拉近距離的妙方
第四章 攻心為上
26.情境同一性——創造與對方共鳴的情境
27.相似相惜律——投其所好,尋找共同點
28.登門檻效應——交往不可操之過急
29.冷熱水效應——降低對方期望,做出意料之外的成果
30.配套效應——利用對方看重的東西,間接實現自己的目的
31.預防針效應——打預防針,不要把話說滿
32.印象整飾——察言觀色,改變自我
33.順序效應——人們的答案容易受到問題或選項順序的影響
34.飛鏢效應——不知所終容易引起反感
第五章 摘掉陌生的帽子
35.紫格尼克效應——制造下一次見面的機會
36.刺猬效應——不可過遠,也不可過近
37.見面長不如常見面——交往次數勝于交往的時間長度
38.利益關系原則——互惠雙贏才能友誼長青
39.補償效應——用另一種需求滿足對方的愿望
40.青蛙效應——溫和地、不知不覺地說服對方
41.睡眠效應——時間可以美化一切
42.關系金字塔——良好的關系是通過步步深入來實現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