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支點思維。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很多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之后,就遭遇了瓶頸,總是無法突破,無法再上一個新臺階,于是就會延請作為“外腦”的咨詢公司來問診把脈,就會不斷融資,試圖用更多的錢來換取更大的市場,就會不斷擴張,不但是人員的擴張,而且是市場的擴張,總嘗試著不斷獲取新渠道,打開新市場,尋找新客戶…..
其實,這都是在試圖利用外在的力量來改變目前的困境,很少有企業,更很少有老板從內在的因素中尋求升華和飛躍。
請一定相信,一個處于瓶頸期的企業,如果老板沒有改變,沒有脫胎換骨,這個企業是無法有效地涅槃重生的。
那么,回到這篇文章的緣起,老板,你為什么成就不了霸業?甚至,連個瓶頸都突破不了?
原因之一:革不得自己的命
提到革自己的命,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騰訊,馬化騰用微信革了QQ的命,于是再造一個帝國,但就其時機和機遇來講,這其實是一個太過于成功太過于超然的案例,甚至有點可遇不可求的仙氣在籠罩著。
在更多更現實的企業發展道路上,革自己的命,是有很多途徑的,不僅僅是微信和QQ這樣的產品,而更多的情況是,老板的心智,企業的靈魂,管理的思維,決策的定位。
可這一切,恰恰是很多企業碰不得的禁區。一個老板,能把企業帶到一定的高度和規模,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但也真因為如此,使得自己總認為不能背叛自己曾經的成功和輝煌,一定要在故紙堆中樹立起自己的歷史來,于是,思維定式,靈魂困境、慣性決策和心智僵硬固化,都接踵而至,成為自己看不見摸不到但卻無處不在的那把劍,懸在自己的腦門上,隨時都會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一個怕死的老板是沒有勇氣轉型、沒有勇氣顛覆自己的,一個怕輸的老板是沒有膽量放下歷史而去著眼未來的,一個固執的老板是不會意識到天大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的:他們有著對自己的迷戀和對外在的排斥,他們的心態已經不是創始人的心態,他們寧可相信手里握著的,也不相信懸在眼前的,他們有著巨大的恐懼,他們已經喪失了對于自己的信心。
很多老板都拿著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對著鏡子嘀咕:與其讓別人革我的命,不如我自己革我自個的命。可惜的是,狠了狠心,跺了跺腳,下不了手,最后貼著鏡子抱頭大哭。
革不得自己的命,那就只好被別人革了你的命嘍。
原因之二:甩不開猴子
大家或許會說,這個“猴子”怎么也算是一個成就不了霸業的原因?其實,這不是原因,而是病因的冰山之一角,之所以甩不開猴子,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放不得權。
老板們常常以“自己忙”來表示生意興隆,但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宣示著自己的集權。一說到集權,很多人就會舉出諸如宗慶后、王永慶、喬布斯等等的大企業家來說明其中的好處和優勢,但就一個普遍意義來講,高度集權的企業,一萬家中不會走出一個宗慶后或者王永慶來,十萬家中走不出一個喬布斯來,這樣的企業家,時也,命也,難以復制。
絕大多數的老板們還是要走一個放權的道路,不要總是試圖去做神,不要把自己不當人來對待。一個食人間煙火的老板,是不會把所有的猴子都自己來背的,他懂得團隊的力量,他懂得管人而不是管事的奇妙和偉大,他懂得統御全局而不是沉溺于瑣碎。
諸葛亮凡事親力親為,鞠躬盡瘁,可他死后,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雍正皇帝置六部于不顧,單設軍機處,自己高度集權,最后活脫脫把自己累死,當皇帝的樂趣是一點也沒有享受到;王永慶去世后,偌大的家族和企業,竟無一人可以接班,最后搞出一個七人團隊來,這只能說明無一人可以挑大梁。
甩不開猴子,那就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甘苦自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正因為你甩不開猴子,整個企業都經不起任何的風吹草動,背猴子的老板強,則企業強,背猴子的老板弱,則企業連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都難說。
一個企業,從來不是根據老板背了多少只猴子來評判強弱的。
其次,信不過人。
放不得權,甩不開猴子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信不過人。
我們常常會發現這么一個有意思的對比現象:一個高度集權的企業,最厲害的那一個,一定是老板,而不是下屬,而且,根據層級,逐級而下,能力遞減;一個懂得放權的企業,卻是另外一番情景,其中會有各種高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職,各逞其才,而老板,最大的能力,就是讓這些高人聚攏在自己的麾下。
信得過人的老板,管人,信不過人的老板,管事;信得過人的老板,甩猴子給下屬,信不過人的老板,常一竿子插到底,搶下屬肩上的猴子;信得過人的老板,不怕下屬比自己有本事,信不過人的老板,就怕駕馭不了有本事的下屬;信得過人的老板,懂得創造空間和機會給下屬,信不過人的老板,常抱怨自己的下屬不爭氣沒本事。
所以,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的下屬,老板的心腹,一定是老板的影子,如果你不好評價一個老板,那么,就評價他的下屬,尤其是追隨他時間最長的那個下屬,一定會找到答案。
于是,大家就會發現,一個信不過人的老板,是無法獲得下屬信任的,下屬也無法分享老板的權力,這樣的企業,很難聚集起自己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也就無法擁有發展的驅動力。
最后,分不得錢。
在“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個問題上,下屬的猴子,老板很少有背的,而主動背這猴子的老板,更是少之又少,但回過頭來看,你會發現,這些少之又少的老板們,幾乎個頂個都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或者正在成就霸業的路上。
老板背這只猴子是有方法的,甩這只猴子也是有方法的,比如股權激勵,比如期權激勵,比如升職加薪,比如諸侯一方,比如……凡是那些調動了下屬積極性、激發了下屬潛能的老板,都是成功把下屬的猴子放在自己背上,然后又成功甩給下屬的典范。
可是,絕大多數的老板,都是防著下屬的,都是精于算計的,都會讓下屬感到絕望:無論怎么努力,自己都逃不出老板的算計。那這就壞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家就會風流云散了。
請相信,一個處處表現得自己比下屬聰明的老板,是留不住人才的,尤其是一個在錢的方面處處表現得精明的老板,是讓下屬感覺很窩囊的,更加讓下屬無法接受的是那些,處處設防的老板、不分錢比分錢理由多的老板、在錢的問題上不透明的老板。
那些解決不好錢這個問題的老板,是無法將企業帶上巔峰的;那些解決不好錢與下屬關系問題的老板,是做不到“天下人才,為我所用”的;那些解決不好錢跟客戶關系問題的老板,是注定無法縱橫捭闔馳騁市場的。
請相信,一個連自己企業都領導不好的老板,是無法駕馭市場的,更無法成為行業的霸主。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支點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