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艷幽蘭圖
——春夏秋冬話蘭花
蘭花,蘭科多年生生草本植物。蘭花大部分份品種原產中國,因此蘭花又稱中國蘭,并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有春蘭、蕙蘭(又稱夏蘭)、建蘭(又稱秋蘭)、墨蘭(又稱冬蘭)、寒蘭(又稱四季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蘭花中也有外來品種,如蝴蝶蘭。君子蘭、吊蘭等則都不是真正的蘭花,君子蘭屬于石蒜科的草本植物,吊蘭屬于百合科的草本植物)蘭花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喜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
蘭花在我國古代文化中被賦以極高地位,被稱花中君子。是素淡、雅致、清幽、潔凈的風格與忠貞、廉潔、質樸、堅韌的情操的完美結合。南宋《蘭譜》云:“竹有節(jié)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然蘭獨并而有之。”松、竹、梅、蘭稱寒歲寒四友,唯蘭兼有花、葉、香。要知蘭以其花、其葉、其香而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因為蘭,好文、良友都沾上了“蘭章”、“蘭客”的雅號。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是宋代詩人楊杰眼里的蘭姿,他說春蘭嬌羞得像個美人。
若說楊杰寫的是春蘭,那么,朱熹的“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說的可是蕙蘭(夏蘭),說古今蘭花系同名,柔和美麗香到好處。還有,東晉陶淵明的“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宋代陸游的“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贊的都是蕙蘭。清朝康熙皇帝一句“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更是道盡了蕙蘭花與葉的姿、態(tài)、香。
“秋蘭蔭玉池,池水清且芬。”這是晉代傅云贊建蘭(秋蘭)。雖是盛夏金秋,烈日炎炎,可池水沾香了,那幽幽蘭香已在池間彌漫,讓人忘憂解愁。建蘭的魅力盡在不言中。
“飛瓊散天葩,因依空巖側。守墨聊自韜,不與眾芳碧。”這是元代元梅潑灑的墨蘭(冬蘭),清逸高雅,花飛滿天如仙女,唯蘭依附空谷旁,隱居自得其樂,不與眾花爭奇斗艷。當然,墨蘭有時也在池邊墨守成規(guī),如清初石濤的《墨蘭》:“大千香過有誰并,消受臨池灑墨時。”但不管墨蘭身在何處,人們總是“偏愛風寒清影竹,更嘆玉潔墨蘭身”。
“細葉寒蘭賞韻致,闊葉寒蘭賞氣勢。”(這兒說的是四季蘭)難怪古人云,賞葉勝看花。寒葉之美,勝似觀花,賞寒蘭就賞其葉,葉細小,便得其韻;葉壯闊,便得其勢。
蘭花家族里的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五大派系都在古人筆下有色有香,有姿有態(tài),栩栩如生。
本篇收集到100種蘭花的圖片,取名《百艷幽蘭圖》附于此,希望大家能喜歡。
百艷幽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