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輪回,總是這樣循環往復。
每年的八月底九月初,我國的各類學校,就要進人新的學期。新學年,學生們都升了一級,少男少女們都有一種青春的激動和憧憬,家長們也不例外。從小學步入中學乃至大學,那一個學期無不傾注了家長們的心血,那一個階段都令家長操碎身心。事實做家長的都清楚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道理。所以我們的農民、工人、市民、一般的工薪階層,往往是毫不吝嗇地把有限的金錢去滿足孩子們所在學校的各種要求。
一代代人升小學,一代代人升中學……人類就是這樣一代接一代,循環往復,永不停歇。社會就在人們的接替中發展前進。
最近逛超市感覺文具攤位的人比往常熱鬧多了,家長帶著孩子在那里駐足,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學生們似乎摸透了家長的心理,抓緊時機總是提出各種要求。
晚上散步,看見附近的館子店這些天格外熱鬧。有些大學中榜的考生,在館子店大擺謝師宴,甚至掛上醒目的條幅,還要放一掛震耳欲聾滿地紅的鞭炮。現在就連升了重點中學的學生家長,都要在比較 豪華的餐飲店,請任課教師觥籌交錯一番,一是昭示子女的不同凡響。
我的一個在重點中學的教書的同學,很興奮地說,這些天光的應付謝師宴的飯局就焦頭爛額,整天臉熱耳憨,還能附帶一大堆精美小禮品。另外一個在普通中學任教的同學,他的學生大部分只能在三本和高職。他就沒有重點中學的老師那樣風光,但也有他的獨到之處,因為目前的高職院校招生就不像本科院校那么風光,于是他們也會使出渾身解數,拿錢來收買普
現在父母與老師都有一個盲區,家長都認為孩子都是自己好,孩子聰明是因為自己遺傳基因好,成績不好則是老師的水平有限;老師們卻大都認為學生成績差是自身條件欠缺,是缺乏家教或是智力有問題,如果學生成績優秀就沾沾自喜,覺得是自己循循善誘嘔心瀝血的結果。我曾對一個重點學校的老師說,你說你們老師真的有水平的話,有本事就把普通中學的學生培養成211以上大學的學生,沒有必要搜羅各地中考高分的學生,甚至在全省范圍廣泛地不擇手段地掘取高分者。他笑總說,就連北大清
是呀,千人千面,人們的智力傾向也是千差萬別,僅僅用高考成績來衡量人是智商是極度片面的。過去有報道說搞導彈的不如買茶蛋的,我覺得是正常,也說明有的文盲在現實生活中絕對不輸給所謂高智商的專家。人有人道蛇有蛇道,大自然中的生物都是組成地球的元素,都是色彩斑斕世界中的重要一環。同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是相互依存的,誰也離不開心,我們不能用學歷的高低來評判人的優劣。小平同志的學歷就今天的觀點看頂多是個初中生,即便在法國留學,也沒有讀什么書。只是個抽煙打橋牌的主。1974年小平在會見一個美國的大學代表團時說:“我沒有上過大學,但我一向認為,從我出生那天起,就在上著人生這所大學。”就是這樣學歷的人,居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改變了中國的進程。
去年我國的高校(含高職)的錄取率已逾90%。許多省市的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不足兩百分!有人就說:我國的高考到了不想考上都很難時候了。我覺得學生上什么樣的學校,老師是教不出來的。在諸多家長的理念中只有一本二本才是大學,三本高職是垃圾啦。這種觀念依然傳統卻非常不正確。但傳統的觀念根深蒂固,要想改變談何容易。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家長們要把眼光放遠點,可憐天下父母心!
成績不意味成功 起點不代表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