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道 外媒稱,有朝一日,你的孫輩可能會打開教科書,了解大象、老虎和獅子這些曾在地球上游蕩的大型滅絕生物,就像猛犸象和三角龍一樣。這是由世界各地數十位自然保護生物學家新近撰寫的一篇研究論文傳達的信息。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29日報道稱,論文作者認為,如果不采取強力措施,許多大型猛獸可能在2100年前滅絕。論文說,為阻止那樣的未來,各國政府和自然保護組織應當采取一些行動。
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大型貓科動物保護組織潘瑟拉的彼得·林賽在一項聲明中說:“生物多樣性、尤其是大型動物群的快速消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可能比氣候變化更緊迫。”
許多最受鐘愛的物種瀕臨滅絕,這已經不是新聞。一些研究顯示,偷獵和人類定居地不斷向野外擴張已經造成犀牛和大象數量大幅減少,把大型貓科動物趕入越來越小的領地,并迫使野生動物與居住在它們棲息地邊緣的人類發生沖突。
為了弄清世界大型動物群的生存前景有多么黯淡,專家編撰了六大洲瀕臨滅絕物種的目錄,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清單的全球物種。
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研究目錄中每一個物種的未來時,預測結果都很糟糕。如果不采取關鍵舉措,大約59%的世界大型食肉動物(體重超過15公斤),比如孟加拉虎,以及60%的大型食草動物,比如白犀牛和西部低地大猩猩,有可能從地球上消失。
論文寫道:“世界許多最具標志性的物種有可能活不到22世紀?!?/p>
在擁有世界大部分生物多樣性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這一威脅尤其可怕。
論文第一作者、俄勒岡州立大學生態學家威廉·里普爾說:“我越研究世界大型陸地哺乳動物面臨的趨勢,就越擔心我們有可能失去它們。是時候該真正思考保護這些動物了,它們的數量和棲息地正在快速減少?!睂<艺f,大象、犀牛和獅子這類標志性物種的滅絕將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這篇論文發表在27日出版的美國《生物科學》月刊上。
不過,大型動物滅絕的未來也并非不可避免。研究小組概述了為防止這一情況出現所能采取的13項舉措,包括尋求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幫助來阻止傷害一些瀕危物種,想辦法把這些大型動物群的價值注入人類社群(比如利用窮國自然保護區的旅游收入幫助住在保護區附近的居民)。
研究小組還希望就這場危機的緊迫性達成國際共識。專家說,還可以利用經過時間檢驗和科學驗證的方法把大型生物重新引入它們曾經滅絕的地區。
資料圖:泰國老虎廟涉走私動物,小老虎整只泡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