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這里,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作者:海綿媽媽
來源:優秀媽媽(ID: vipss3)
好的家庭教育,等于一百個好老師。
每個孩子剛出生都是一無所有的小乞丐,有人說,神無處不在,而寶寶就是神獎勵給大人的禮物。
家庭教育是每個孩子人生必定經歷的一條路。
克魯普斯卡婭說:“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性格孤僻,自卑,膽怯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
01
“比較式”家庭。
孩子做什么都不好,就算是考試第一名,回到家,也只是聽到一句:下次努力,考滿分。
還記著這句話嗎?你看某某某家的孩子學習那么棒,你看誰誰家的孩子成績那么好。
我們從小就在這樣的語言熏陶下長大,現在要用這句話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嗎?
想想小時候聽到這些話是多難過啊,自卑,傷心,感覺自己的父母一點都不喜歡自己,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小胡從小就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小胡小時候,成績不是太理想,每次他爸爸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總會說道,你看你們班那個誰一天學習那么好,回到家不用人輔導也能自己做作業。
你再看看你,有人輔導還寫得那么費勁。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小胡也從一個孩子長成了一個小伙子,小胡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也不會經常給家里打電話。
當一個同事問起,才知道緣由,就是因為這從小到大的“別人家孩子”,導致了小胡自卑,孤僻,平時不喜歡多說話。
也不喜歡家里,寧愿一個人在外地,沒有親朋好友也不愿回家。
每次提到“別人家孩子”,其實對自己孩子就是一次次的貶低,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使本來開朗的孩子變得內向,孩子的積極努力得不到認可。
造成孩子形成孤僻,自閉的性格。
02
“不尊重孩子決定”家庭。
你是一個渴望被尊重的人嗎?
當你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創意時,是否希望領導能稍加思索一下你的思路而不是急于否定。
當你在和父母,和老公提什么建議的時候,是否希望他們能站在你的角度考慮你的問題,而不是直截了當的反對你。
其實孩子也是這樣的,也需要家長的尊重,我們總是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不需要什么面子,什么尊重,其實錯了。
我一個大學同學叫圓圓,性格孤僻,自卑,總是獨來獨往。不過她很會畫畫。
一次學校舉辦繪畫比賽,全班同學都推薦她去參加,可是不管怎么勸她就是不去,很多老師都說,如果圓圓參加肯定會是第一名。
那圓圓為什么會拒絕那么好的機會呢。
其原因就是因為在圓圓高中的時候,曾告訴父母,想學習畫畫,父母卻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否定她說道:學什么學啊,那玩意學了有啥用啊,考試也不考畫畫。
你就要好好讀書,將來才有出息,那畫畫有什么好的。
圓圓聽完很是心酸,就覺得自己就是父母的學習工具,根本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這樣一昧的去以“過來人”的身份去否定孩子的興趣,主意,對孩子的身心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導致孩子一點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就一輩子活在家長的這種“溫暖”之下。
這樣的不尊重很容易造成孩子膽怯,缺乏膽量,以后到了工作中也不會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
知名演員黃磊對女兒的教育就是尊重式教育,他的女兒很喜歡演戲,黃磊就經常會帶著女兒多多同臺演出。
今年十二歲的多多已經參加演出了很多次舞臺劇。
03
“情感不合式”家庭。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恐懼,有些人甚至會怯懦、膽小,還有些人容易暴躁,還有暴力傾向。
美國,有一個即將被處死的犯人說出了他犯罪的緣由,小時候,他的父母感情不和,總是吵架,有時候甚至會大打出手。
一次他忍受不了這樣的狀況,朝父母大吼,于是從那以后,他便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每次有煩惱的事兒就會通過暴力發泄出來。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極度容易導致孩子走向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膽怯,恐懼,不敢與人交流,即使受到了欺負也是默默承受。
或變成情緒極度不穩定的施暴者,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都是無憂無慮的,而他們的性格都不是一出生就自帶的,都是后天的接觸,教育形成的。
而其中家庭教育就是孩子們記憶最深處的一堂課。
好的家庭教育,等于一百個好老師!
來源:優秀媽媽(ID:vipss3)孩子身心健康、夫妻相處之道,家長里短,酸甜苦辣,我們陪你一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