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經理人究竟要管理什么
2011-07-15 09:16:43 星期五
經理人于
管理的三大難題:
擅長業務,疏于管理。
重視投入和手段,忽視成果。
關注短期,而非長期。
經理人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經理人的管理質量與水平決定著企業的成長與衰落,但在實際工作中,經理人們大多數的時間并不在在做管理工作,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諸個業務工作上面,致使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比比皆是。舉例來說,大多數經理人忙于接待客戶、銀行融資、編寫統計報表等具體業務工作,而沒有做管理這些業務的工作。
難道這些工作,管理者不需要做嗎?當然需要。更需要做的是:要重點開發那些客戶?目標顧客的需求是什么?應不應該融資、最佳融資方式是什么、融到資金的使用效用如何?應該提供哪些信息?由誰提供?怎樣使用這些信息?
一言而蔽之,如何使組織的投入產生最大的
績效。而不是只干具體業務工作。
因此,經理人首先要考慮的是管理什么
管理組織的績效
無論是管理一個企業,還是一個部門,經理人的一個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創造績效,這也是衡量經理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道理雖然明白,但是,我們還是重效率而忽略產出;重手段而忽略成果。
只有績效才是產出,才是成果。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管好“戰略價值鏈”,也就是管理好實現戰略的有效途徑。一個最簡單的邏輯關系是:戰略目標指標——完成指標的動因——現場KPI指標。
管理員工
經理人的下屬也有管理者,也有普通員工。要管理好員工有兩項重點:一是要尊重他們。人是有個性的,也有公民權利,其能力也是不同的,當然工作表現也就會不同,他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要尊重他們就是要采取激勵的方法,就是要“通過管理工作來解決,而且只有管理工作才能解決”(德魯克語)。
第二個重點是對員工負責。“首先應該確使其部屬均能知道和了解部屬本身的使命”這意味著要領導、指導、幫助、培養他們完成工作,并承擔責任。
切記不能只顧自己的工作,借口沒有時間,而忘了管理好員工的
任務。
管理業務工作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資源的分配和使用管理。
工作目標的管理。
PDCA循環。(或其他管理方法)
在這點上,經理人要把重點放在管理上,而不要過于陷入具體的業務之中。同時,我們不能過于追逐管理方法的時尚潮流。
管理上級
作為經理人,應當對于上級所確定的工作有所貢獻,這就需要要很好的配合好上級做好工作。德魯克在這方面有精辟的論述,我們可以重溫一下:
應該問一問自己:老板的長處是什么?老板的局限在什么地方?針對老板的長處和局限,問一問:我應該做什么?我做哪些事情對老板有幫助,哪些有妨礙?
要了解老板的紛紛各,選擇恰當的方式來工作。
要確定老板知道他能指望你干什么,你能做的和所做的是如何幫助他實現他的目標。
除此之外,德魯克也指出了兩條永遠不能做的行為準則:
永遠不要讓老板經常感到意外。
永遠不要貶低老板。
做好自我管理
包括不斷的培養自己和做到以身作則。主要包括:
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要專注自己的長處。
要清楚自己做事的方式和特點是什么。
要對組織和成員負責,講究誠信。
終身學習。
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管理明天
經理人不僅要做好今天的事情,也要為明天著想。這就需要創新。有一點肯定的是,明天肯定不是今天的重復。今天成功的經驗,明天未必管用,甚至還會成為阻礙,成為明天失敗的種子。
我們處于一個混沌狀態,而不是線性的。在混沌狀態下,充滿了危機,也充滿了機會。所以,我們不是要適應未來,而是要領導未來,創造未來。
因此,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也可以贊美過去,但是,也需要學會放棄過去。否則,就不會有創新。
管理明天,就意味著要從零思考,為明天的成功做決策。
在弄清楚經理人要管理什么以后,其次,要弄清楚管理的目標是什么?最后,要運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無論怎樣,作為經理人而言,管理就是組織一個整體,做好資源的調度和使用,以產出最大的績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