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
漢朝祖光祿小的時候家里很窮,但非常有孝心,他經常為母親做飯。
大官員王平北聽說了他的好名聲,就送給他兩個丫鬟,后來又推薦祖光祿為中郎官。
有人嘲諷祖光祿說:“你的身價是丫鬟的好幾倍喲!”
祖光祿說:“對頭!你沒有聽說過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買來的嗎?”
百里奚是虞國人,家里貧窮,30多歲才娶了妻子杜氏,生了個兒子叫孟明視。百里奚有經世之才,不甘心在家碌碌無為,想出去做大事,可又舍不得賢妻嬌兒。杜氏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現在正年富力強,不出去謀事業,難道要守著妻兒過一輩子貧困生活嗎?你不要顧慮我們娘兒倆,我們會自己謀生。”百里奚見妻子深明大義,決心去外面闖蕩一番。
杜氏把家中唯一的母雞殺了,看看灶下連劈柴都沒有,就把門閂劈了當柴燒,又煮了僅有的小米,讓百里奚吃了一頓飽飯,算作餞行。
百里奚先到齊國。可到了那里無人引薦,只有靠討飯度日。后來他流落到了宋國,在那里遇到了一個隱士蹇叔,兩人情投意合,結成知己。二人都想有所作為,可偏偏事與愿違,找不到有道明君。后來。蹇叔建議到虞國去,因為他在虞國有個朋友叫宮之奇,可以有個依靠,于是二人就到了虞國。
后來的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百里奚成了俘虜。
晉獻公聽說百里奚很有才能,想委他官職,百里奚痛恨晉獻公滅亡了他的國家,不愿在敵國做官,既然這樣,晉獻公就將百里奚同其他俘虜一樣,當作了奴隸。
公元前655年,秦晉兩國通婚,晉獻公將女兒(就是后來的穆姬)嫁給秦穆公為妻。秦穆公派公子縶前往迎親。晉獻公就把百里奚作為陪嫁的奴仆,跟到秦國去了。對此,百里奚感到十分恥辱,半路上乘人不注意時就偷偷地跑了,他一氣跑到了楚國,誰知又被楚國當作奸細抓了起來,把他押送到南海去放馬。公子縶以為跑了一個老奴仆沒有什么關系,并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在途中,他看見一個人拿著大鋤頭鋤地,力大無比,就把他帶回秦國。此人叫公孫技,是晉國人,到了秦國后,被封為大夫。
秦穆公完婚后,查看陪嫁人員的名單,發現少了一個名叫百里奚的奴仆。一查問,才知此人在半路上逃跑了。便問從晉國來投奔他的大夫公孫技:“你在晉國時,聽說過百里奚這個人嗎?”
公孫技說:“百里奚原是虞國的官吏,很有本事。晉國滅了虞國后,他當了俘虜,晉文公想重用他,他寧為階下囚,不做敵國官。他真是個難得的人才,可惜沒有遇到明主。”
秦穆公正在四處訪才問賢,聽到百里奚的情況,很有感觸,他特敬重此人寧愿做奴仆也不為敵國效勞的高貴品質,就派人四處打聽百里奚的下落。探聽之下,知道百里奚正在楚國南海放馬,就想派使者帶著厚禮去向楚國贖回百里奚。
公孫技趕忙勸阻:“主公不可這樣做。楚國人讓他看馬是因為不知道他有本事,要是帶著厚禮去請他,就好像是告訴楚王秦國要重用他,楚王必定不肯放他回來。”
秦穆公恍然大悟,就按照當時奴仆的一般價錢,派人帶了五張羊皮去見楚成王,說:“奴仆百里奚私自逃跑,現在躲在貴國,敝國國君大為震怒,逃走一個百里奚事小,但怕別的奴仆也跟著逃跑,所以請讓我們把他贖回去,重重罰他,以儆效尤。”
楚成王不愿得罪秦穆公,便收下羊皮,派人去南海找來百里奚,讓秦國的使者押送回秦國。
百里奚一進入秦國國境,大夫公孫技已經在等候迎接,陪他一同到秦國都城。秦穆公見他滿頭白發,老態龍鐘,不免有些失望,問:“先生今年多大歲數了?”
百里奚回答說:“我還不到七十歲。”
秦穆公惋惜地說:“可惜太老了!”
百里奚說:“大王如果派我上山打老虎,我確實是老了;如果用我坐下來商量國家大事,我比姜太公還年輕十歲呢!”
秦穆公感到他的話很有道理,就和他單獨深談了幾次,秦穆公感到百里奚真的是難得的治國之才,就要請他當相國。
百里奚卻說:“我的朋友蹇叔比我能干得多。他現在在宋國鹿鳴村,大王如需干一番大事業,必須把他請來。”
秦穆公依言立即派公子縶前往宋國鹿鳴村禮聘賢人。蹇叔本不想做官,因為百里奚遇到了明主,為了成全好友,也就跟著公子縶來到秦國。同時,他還將自己兩個兒子西乞術、白乙丙也帶了去。秦穆公又和他們暢談一番,三人的談吐和精辟的見解,使秦穆公感到心悅誠服。于是就拜蹇叔為右相,百里奚為左相,西乞術、白乙丙為大夫。從此以后,在蹇叔和百里奚的輔佐下,秦穆公積極推行各種改革,使秦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
有一天,百里奚在相府舉行宴會。樂工在堂下奏樂,一個在相府洗衣的老太婆走到堂下,過了一會兒她對彈琴的樂工說:“我也曾彈過琴,可否讓我試試?”彈琴的樂工沒聽說洗衣服的老太婆也會彈琴,覺得很稀罕,就把琴遞給她彈。老太婆熟練地彈了一曲,曲調凄慘感人,使樂工暗暗欽佩。
她對樂工說:“我還會唱歌,能否讓我到大廳唱上一曲?”
樂工不敢擅自作主,得到了百里奚的同意后,那洗衣婆便走到宴會大廳唱:“百里奚,百里奚,身價只值五羊皮。想當年,熬青菜,煮小米,燒了門閂燉母雞,臨行叮囑淚沾衣;唉,今日富貴了,丟了兒子忘了妻。”
百里奚一聽,跑了過來,見那唱曲的老太婆果真是妻子杜氏,兩人抱頭痛哭。百里奚忙問兒子在哪里?杜氏回答:“在山上打獵。”百里奚趕緊派人去把兒子孟明視招來相府。原來,杜氏在丈夫走后不久,就遇到了災荒,她便帶著兒子去逃荒,受盡千辛萬苦,到了秦國。后來,聽說國君任用了兩個老頭為相,其中一個叫百里奚,是用五張羊皮從楚國贖回來的,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丈夫。她求人說情,進相府當了洗衣的女仆。
秦穆公聽說百里奚夫妻團圓,賞賜了很多東西,又了解到他們的兒子孟明視武藝高強,就任命他為大夫,和西乞術、白乙丙共管軍事。秦穆公對百里奚和蹇叔兩位賢相言聽計從,秦國國勢昌盛,軍隊也日益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