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醫治療慢性蕁麻疹70例療效分析

吉林省集安市中醫院皮膚科 武軍 

通化市中心醫院心內科 王春艷

方法:選取7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 根據臨床分型采用疏風解毒、清熱瀉火;益氣養血、疏風止癢;疏風清熱止癢的辨證治療方法。

結果:7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經過中醫辨證治療, 臨床治愈42例, 有效22例, 未愈6例, 總有效率為91.43%。

結論:中醫治療慢性蕁麻疹當以祛風為主, 并根據夾寒、夾熱的不同, 酌用清熱或散寒之法, 具有治療效果好, 副作用輕, 治愈率高等優點,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蕁麻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病, 通常被人們稱作“風疹塊”, 是一種皮膚過敏現象 。

中醫認為蕁麻疹是腠理不密, 汗出受風, 正邪相搏, 瘀于皮膚而發疹, 日久化熱、傷陰引起的氣虛血虧 。從這方面來說, 中醫治療蕁麻疹有很多的方藥, 對該病的治療效果也不錯。近年來筆者對慢性蕁麻疹施予中醫治療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皮膚科門診于2007年9月~2010年1月收治慢性蕁麻疹患者70例, 其中, 男21例, 女49例;年齡19~71歲, 平均45歲;病程0.5~3.0年;其中, 風熱內郁、營衛不和型19例, 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26例, 濕熱蘊膚型25例。

1.2 方法

1.2.1 風熱內郁、營衛不和型 

(1) 臨床表現:

風團反復出現, 顏色鮮紅, 癢而灼熱, 煩躁難忍。舌紅, 脈細滑。 

(2) 治法:疏風解毒, 清熱瀉火。

 (3) 方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 

(4) 藥用:炙麻黃6 g、連翹12 g、桑白皮12 g、梔子10 g、赤小豆15 g、荊芥10 g、防風10 g、生石膏30 g、知母10 g、僵蠶10 g、蟬衣15 g、金銀花15 g。

風團塊多、咽痛及咳嗽加牛蒡子、桔梗、杏仁。水煎服, 每日1劑, 早晚各1次, 7付為1個療程, 3個療程見效。

1.2.2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

 (1) 臨床表現:皮疹反復發作, 午后或入夜加重, 兼見頭昏頭重等證。舌淡, 苔薄白, 脈沉細。

 (2) 治法:益氣養血, 疏風止癢。

 (3) 方用:當歸飲子加減。 

(4) 藥用:當歸10 g、生地10 g、川芎6 g、白芍15 g、黃芪30 g、制首烏10 g、白蒺藜30 g、荊芥10 g、防風10 g、甘草8 g。

惡寒者加制附子、桂枝。服藥7劑后復診, 皮疹明顯緩解, 在原方基礎上, 加服苦參8 g, 服用1周后, 皮疹一直未再起, 繼服上方2個月病情痊愈后即停服。

1.2.3 濕熱蘊膚型

 (1) 臨床表現:

風團反復發作, 色紅灼熱瘙癢, 此起彼消。舌紅, 苔黃膩, 脈滑數。

 (2) 治法:疏風清熱止癢。 

(3) 方用:消風散。 

(4) 藥用:荊芥10 g、防風10 g、苦參15 g、胡麻仁10 g、生石膏30 g、知母10 g、木通8 g、當歸10 g、牛蒡子12 g、蒼術10 g、甘草6 g、生地30 g、蟬蛻10 g。水煎服, 每日1劑, 早晚各1次, 7付為1個療程, 3個療程見效。

1.3 療效標準 

治愈:風團消退, 臨床體征消失, 不再發作。有效:風團消退30%或消退后復發間隔時間延長, 瘙癢等癥狀減輕。未愈:風團及瘙癢無明顯改善, 或者消退不足30%。

2 結果

7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經過中醫辨證治療, 臨床治愈42例, 有效22例, 未愈6例, 總有效率為91.43%。

3 討論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反復發作且頑固難治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治療也很棘手。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方法, 對慢性蕁麻疹進行辨證施治, 可大大縮短慢性蕁麻疹的病程,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風熱內郁、營衛不和型方中麻黃、杏仁、桔梗、桑白皮宣肺達表, 通其腠理, 逐邪外出;生石膏、連翹、赤小豆、牛蒡子、梔子、知母、金銀花清熱除濕解毒;荊芥、防風、僵蠶、蟬衣解表袪風, 涼面活血;藥證相符, 效如桴鼓。

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方中當歸、生地、川芎、白芍、制首烏養血滋陰;黃芪益氣固表;防風、荊芥、白蒺藜疏風止癢, 宣通腠理, 使氣機得暢, 營衛得行, 又加桂枝、白芍入營血而息風, 桂枝得附子之力攘之于外, 芍藥得甘草安之于內, 以斷正氣內變, 上藥合用, 使機體陰陽趨于平衡, 營衛協調, 因而療效滿意, 1周后病情即明顯緩解, 后于原方中加入苦參一味, 以清熱祛風止癢, 并有補陰益精、安五藏、通利七竅之功效。

濕熱蘊膚型方中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疏風透表;蒼術健脾除濕;木通滲利濕熱;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活血, 滋陰潤燥;甘草清熱解毒, 調和諸藥。方證相應, 病情得以迅速緩解, 隨著病情的減輕, 舌質轉為淡紅, 脈象轉沉細而治愈。

總之, 中醫治療慢性蕁麻疹當以祛風為主, 并根據夾寒、夾熱的不同, 酌用清熱或散寒之法。慢性蕁麻疹日久則多屬虛證, 應配以益氣養血之法。因此, 中藥治療蕁麻疹有治療效果好、副作用輕、治愈率高等優點,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皮膚風疹瘙癢?請這樣分型辨治
論文:消風散合過敏煎治療慢性蕁麻疹30例療效觀察---中大網校臨床醫學論文網
中醫治療蕁麻疹一例
治蕁麻疹秘方
中醫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總結
陳彤云:慢性蕁麻疹的辨治體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新沂市| 连州市| 沙湾县| 阿尔山市| 聊城市| 柏乡县| 仁寿县| 安仁县| 廊坊市| 尉氏县| 平罗县| 临泉县| 罗江县| 霸州市| 涿州市| 郑州市| 伽师县| 依安县| 昭平县| 皋兰县| 于都县| 营山县| 灵台县| 定襄县| 新余市| 益阳市| 丽江市| 陇南市| 柳林县| 盱眙县| 栾川县| 湘潭市| 石棉县| 雅安市| 中牟县| 昌图县| 华阴市| 宜君县| 台中县| 南郑县|